沧州市区这个现代化医疗集团怎么形成的?一文告诉你!

新华路上,运河岸边。

沧州市中心医院综合大楼,这座宏伟的建筑,犹如一个巨人,伸展着宽厚的臂膀,安然伫立,倾听着千年运河流水汤汤,讲述着百年名院岁月悠悠。

特别是2001年至今,沧州市中心医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满足百姓就医需求、整合自身医疗资源出发,脚踏实地、强基惠民,逐步建成“大三环”医疗服务新格局,铺就了一条为民发展的康庄大道。

数字无声,但数字又是最权威的见证。

20年来,医院建筑面积由原来的3万平方米增至59万平方米,住院床位由不足600张扩增至4499张,年门诊量从不足60万增至293.35万人次……“让基层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的愿景,俨然已成现实。

适逢全市开展“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沧州市中心医院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绩向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汇报。

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

——不畏艰难险阻,相继建成外科楼、综合楼为轴心的“一环”医疗体系,规模在河北省首屈一指,环境在狮城有口皆碑,也开启了“老院”向“大院”“强院”转变的征程

2001年初的沧州市中心医院,接诊能力偏低,仅有500多张床位;建筑设施陈旧,大部分还是1948年建的青砖瓦房。

这与中心医院百年老院的身份不匹配,与沧州经济社会加速崛起的发展不适应,更满足不了群众对医疗卫生日益增长的需求。2001年10月,市委决定组建新的中心医院领导班子,时任市传染病医院院长温秀玲履新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市委看中的,正是温秀玲不屈不挠的改革精神,7年间,把一所濒于倒闭的传染病院,打造成全省传染病医院的佼佼者。

上任第一天,温秀玲就在门诊楼上找了一间小屋,把“家”安在那里。她找医生谈心,找病人聊天,下农村基层摸情况。逐渐地,她对医院现状有了清醒认识:一方面是几乎停滞不前的门诊量,一方面是群众广泛的就医需求。两者强烈的反差让温秀玲久久不能平静,“唯有大踏步做大做强医院服务体系,大幅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才能对得起群众期盼和自己的职责。”

中心医院外科楼工程,2000年立项,2001年10月12日完成初步设计。设计规模偏于保守,不适应医疗发展需求——经过广泛调研,温秀玲得出了这一结论。后经各科室主任专题论证和院长办公会决定,由原计划地上17层增至地上20层,建筑面积由2.3万平方米增至3.2万平方米,可容纳床位增至743张。

▲2005年外科大楼投入使用

“现在再回头看,温书记当时真是站位高、魄力大。”中心医院第七党总支书记、原基建处主任宋淑敏回忆道,为了外科楼早日投入使用、服务狮城百姓,温秀玲带领干部职工吃住在一线,把白天黑夜都模糊了。工地上,工人经常看到穿着三层棉袄的温秀玲,顶着寒风深一脚浅一脚地奔波着。小至一块瓷砖,大至关键部件的安装、各道工序的调整,她都一一过问,以致很多工人把她错认为工程师。

外科楼工程,是当时沧州市规模最大、投资最大、功能最全、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但在全院努力下,大楼桩基施工一年,主体施工一年,内外装修也只用了一年,2005年9月9日投入运营,形象提升了、条件改善了,中心医院在沧州区域乃至周边地区知名度、影响力陡然大增。

2013年夏,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影像专家鲁宾教授应邀参加沧州市中心医院举办的超声年会。临别,在医院广场以综合楼为背景频频留影,他说:“我要让同事看看,中国有这么漂亮的医院。”

的确,这栋于2007年秋季开工,高22层,建筑面积83895平方米,时为沧州市单体面积最大的综合大楼,不仅建设难度大,建设速度令人称奇,更有别于医院传统的白墙蓝窗,这里楼内楼外暖色调的设计,给人以柔和温馨的感觉。“这样设计就是出于一个理念:病人本来就心情沉重,医院环境氛围不能再让他们压抑。”温秀玲坦言,其实并不多花钱,就是理念不同、选材不同。

▲沧州市中心医院综合大楼施工建设的两年多,无论眼下寒冬,温秀玲几乎天天守在工地,从工程质量到工程进度,现场办公,现场调度,带领干部职工和施工团队以令人称奇的质量和速度完成当时全市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综合大楼。

综合楼外表大气亮丽的背后,也凝聚了中心医院人的创新实干与责任担当:设计规划,全院干部职工反复推敲了8个月才得以制定,大到科室楼层的分布,小到患者就医等待区设施的排布;经费周转,由于自行筹资建设,医院采取延期8个月交付医疗器材、药品货款,既可维持百姓就医和项目建设正常运转,也淘汰实力较小供应商,便于以后整体采购,降低百姓医疗成本;项目建设,整体建筑呈弧型,异型材料需要再加工,加之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可想而知……即便如此,偌大一座特殊结构的医疗综合门诊楼,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建成投用,而工程造价还比原设计节省4600多万元,在业界创造了又快又省的奇迹。

弹指一挥间,由综合大楼、外科大楼、办公楼和2005年建成使用的新放疗楼、2010年改建装修后的南病房楼,共同构成了设施完备、功能先进、格局合理的医院现代化建筑群,床位达到3000张,建有百级净化、千级净化等40间现代化手术间……在河北,规模首屈一指;在狮城,地位深入人心。

▲2009年综合大楼投入使用

以人民群众就医更方便更满意为发展点

——坚守责任使命,构建了以脑科院区、眼科医院、儿童医院等20个专科医院为支柱的“二环”医疗体系,以“精”取胜,让百姓享受到更加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

沧州市中心医院“二环”建设,是从2003年兼并沧州大化集团职工医院开始的。不过,当时医院还没有“二环”之称,但延伸发展的理念已然形成。

新世纪初,国有企业改革如火如荼,沧州大化集团开办多年的医院、学校、幼儿园等职工“福利”,让企业负担沉重,企业分离医院的意向日趋强烈。

“接手大化医院不仅要负担100多人的开支,还要担负起医院业务运行的经费。即便配上较强的技术力量,仅有的100张床位也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温秀玲回忆道,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中心医院有管理、人才优势,依托大院办特色小专科、特色医疗卫生业务,并立足于为社区居民提供全科服务,能够带活这所医院。“况且,作为一所负责任的公立医院,有义务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

很快,双方办理交接手续,沧州大化医院更名为中心医院大化分院,打造以康复理疗专业为主导、以服务社区居民为主的全科医疗,并开展社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的健康体检和职业病体检。2017年9月又更名为沧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康复院区,成为拥有50间病房的特色康复专科医院。

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年份,对发展步骤、速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正是“二环”建设进程的特殊时期,脑科院区与水专院区也深深铭刻在医院的年轮记忆里。

与中心医院相距1.5公里的沧州市中医院,几经易手,到2011年已破败不堪,难以为继。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中医院划归中心医院所有,并负责近300名在职职工的安置上岗及医院债务。对于综合大楼刚建成不久、还未“喘口气”的中心医院来说,这个负担不小。

“卫生事业用地,只能用于人民群众卫生健康事业。”中心医院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勒紧腰带”,在原址重新规划建设新的医院大楼。

2013年11月28日,仅用两年时间,设计有880张病床的脑科院区正式启用,院本部神经内科6个科室、神经外科5个科室同时搬迁。脑科院区成立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技术互补,学科融合,成功开展溶栓、动脉介入取栓等高新技术,并被国家卫健委脑病防治委员会认证为“高级卒中中心”。

▲2013年脑科院区投入使用

时间继续锁定2013年。为了全力发展专科院区,向院外疏导优势医疗资源,中心医院按市场价购置了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老院区,将校区内的教学楼、实验楼规划改造为医院教学科研基地;2019年5月29日,临街的新建公寓楼,被改造成我市唯一一家儿童专科医院;2020年5月18日,浮阳大道沿街的一栋办公楼,被改建成耳鼻喉专科分院;不能使用的老楼,将规划新建床位1000张的沧州市中医院和肿瘤院区……一张宏大的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儿童院区投入使用

致力于改善群众就医需求和服务,租下宏泰宾馆,2015年相继改建为体检中心和国医堂;针对群众对美的追求,购买市妇幼保健院老院区,2016年10月改建为医学美容中心;肩负社会责任,2017年全面接手沧州眼科医院和市迎宾馆……发展势头正劲的中心医院,正以“千里马的气势、老黄牛的精神”前行不止,前进路上的开疆拓土,也折射出以人民群众就医更方便更满意为发展点的不懈追求。

当下,新华路东西通衢,浮阳大道贯通南北,两条主干大道在沧州市中心地带交叉,在这个黄金十字上,分布着以院本部为中心,环绕20余所专科院区的“二环”布局,一个现代化医疗集团已经形成。

2013以保障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为落脚点

——再出发,坚守初心,逐步建立以河间分院、盐山分院、水月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三环”医疗服务体系,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

如果说“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是新世纪中心医院发展的速度,那么“始于初心,成于坚守”则体现了时代变迁的温度。

在中心医院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从农村长大的温秀玲,始终坚持“城市的中心医院做大了,可与农村基层群众的距离不能拉大”的理念,并暗下决心:要让中心医院与基层建立血肉相依的联系,让老百姓就近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2016年底,河间市委、市政府动议,将运行举步维艰的河间市中医院出让,消息一出,多家医院伸出橄榄枝。

在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上,没有比“机遇”更能赋予发展的意义。温秀玲立即与河间联系,并表示:“别的医院给什么条件我们全给,而且更优;河间有什么要求,我们都同意。”中心医院的诚恳、远见与发展规划,让河间市委、市政府为之动容,且与其内心期待不谋而合:体制上不是托管几年,而是长期的一体化运行;硬件建设上不是修补,而是再建设一所全新的医院;职工待遇不是发工资保稳定,而是全方位培养提升。

河间市委、市政府随即作出合作决定。2017年6月29日,新建的河间市中医院奠基仪式在河间市人民医院原址举行,新医院设计面积10万平方米,规划床位近900张。今年年底建成后,将成为具有三甲水平的高标准、高等级、现代化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满足河间、任丘、肃宁等周边十县市百姓的就医诊疗需求,还可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优质医疗保障。

▲2020年底河间分院即将投入使用

一种理念之所以趋者云集,是因为它引发了并肩偕行、逐梦未来的时代共鸣。

2017年,盐山县委、县政府向中心医院表达了合作建设盐山县中医院等“三院一馆”的意愿。没有迟疑,10月26日,中心医院与盐山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当月,以租赁院区形式的中心医院盐山顺德医院首先运营,中心医院顶级专家常驻县城,整合各方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全面提升盐山县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需求。

“与县级医院的合作,构建起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双向转诊、医疗保健、健康体检为一体的医疗服务圈。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基层群众医疗费用支出。”温秀玲介绍,由于收费标准的基数不同,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往往比三级医院低50%以上。现在,实施医疗合作,基层群众在享受同等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将大大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如今,继与河间、盐山县共同建院后,吴桥县也表达了合作意愿;沧州市区,在承办水月寺和南环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金鼎社区和输油管道社区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相继建立,“三环”医疗服务体系正加速扩充。

以让百姓享受精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基准点

——“重器”强院,百万元以上的设备达200台(件),并配备有国内一流的层流净化手术室和国际最先进的消毒供应中心、重症监护室,不断提高诊疗精准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19年12月14日,中心医院引进的第三代全息数字化PET/CT,在平稳试运行3个月后正式开机启用,凭借第三代全息数字探测器、创新性Ultra-TOF技术、3分钟完成全身扫描、业内最佳0.28mm可视空间分辨率的超强性能,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彻底结束了沧州百姓做PET/CT不得不跋涉京津、预约和检查均需长时间等待的历史,也标志着中心医院正式迈向分子影像诊断新时代。

这只是中心医院致力让百姓享受精准、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一个缩影。20年来,在加快项目攻坚的同时,中心医院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坚持“重器”强院,大力改善诊疗硬件设施:全国第二家引进东芝公司320排640层动态容积CT;在全省率先引进美国Selenia数字化乳腺钼靶机;引进我市首台SPECT-CT,该设备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SPECT-CT系统;引进了荷兰飞利浦Allura Xper FD20数字血管造影机(大C臂),这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血管机机型;引进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Discovery MR750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这是当今全球最先进的临床科研型大孔径3.0T MRI……

▲世界最先进的全息数字化PET-CT

截至目前,中心医院已购置了百万元以上的设备达200台(件),并配备有国内一流的层流净化手术室和国际最先进的消毒供应中心、重症监护室,不仅保证了诊疗的精确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率,真正实现了高新设备搭台,专家“唱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温秀玲表示,走过120多年漫长岁月的沧州市中心医院,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土壤,秉承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的发展理念,中心医院将依托“大三环”战略格局,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为健康沧州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沧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大三环”医疗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