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人的“服务区生意经”,高速公路上的“偏门”生意有多大?

图片
做了20多年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生意,浙江桐乡人沈建强对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颇有自信。他把自己旗下的服务区称为“作品”。但对于“作品”在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喜提热搜”这件事,沈建强多少还是有点意外。他问记者:“我听人说,网上关于服务区的文章加在一起有几个亿的阅读量,真的假的?”包括苏州阳澄湖、无锡梅村、太仓沙溪等在内的数个江苏服务区,一跃成“网红”,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高速服务区“厕所加便利店和小吃摊”的印象。
沈建强是嘉兴市凯通投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阳澄湖和梅村这两个服务区,皆由该公司设计建设并负责运营。也就是说,江苏“网红”服务区背后,“操盘”的其实是浙江老板——更准确地说,是浙江桐乡的老板。
在行业内,这并非新鲜事。包括沈建强在内的桐乡人,早在20多年前就已涉足高速公路服务区这个“偏门”生意,随着我国高速路网的不断加密、高速公路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桐乡人的服务区生意也越做越大。
图片
阳澄湖服务区内部以苏式园林为主题进行设计。于量 摄
国道改走高速,嗅到商机
浙江嘉兴下辖的县级市桐乡,有水乡乌镇,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地濮院市场,还是杭白菊的主产地之一。乌镇、羊毛衫和杭白菊,随便哪一样的名气都很响。
用了20多年时间,桐乡人悄无声息地几乎“承包”了中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半壁江山。截至2019年末,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4.96万公里。按照平均每50公里一对服务区的标准粗略计算(高速公路为双向,服务区大多也是成对设置),约有3000对以上服务区。据初步统计,其中1200余对服务区由桐乡企业经营或部分经营。桐乡的统计数据显示,桐乡目前经营范围内含有“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的公司共计347家,其中主营为“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的有190家,注册资本总额64.7亿元。
不仅规模大,服务区生意的营收也不错。业内人士估算,目前桐乡人经营的服务区产业,年产值超过百亿元。公开的企业信息从侧面反映出桐乡老板们买卖兴旺:当地服务区行业带头人之一李梅冬的小圆满房地产有限公司,2019年纳税约6070万元,去年在桐乡开工的小圆满大厦,总投资达3.5亿元;另一桐乡“服务区大鳄”邵坤元旗下的菊韵人家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9年1至11月纳税约2600万元。
为什么服务区成了桐乡人的生意?沈建强答,一个“早”字。
桐乡人最早承包下的服务区是哪一个,如今已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20多年前,我国高速路网建设开始提速,桐乡人就嗅到了商机。沈建强说,这一批桐乡服务区老板的发家史大同小异,彼此之间知根知底:“最早都是在320国道边上卖菊花茶的,谁不知道谁呀。”当时,杭白菊是颇受过路客青睐的伴手礼。他记得“看到上海牌照的车子,就知道生意要来了”。
1996年,沪宁高速通车;两年后,沪杭高速通车。大量320国道上的车辆改走高速,杭白菊生意每况愈下。但是,沈建强始终认定“有上海人的地方就有销路”,于是打起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主意。1998年,沈建强在无锡梅村服务区租下了两个柜台继续卖杭白菊,年租金6万元。
不仅是沈建强,桐乡人四面出击,在高速公路上寻找新机会。苏浙两地的高速公路的服务区里,桐乡人越来越多。从国道到高速服务区,他们靠杭白菊掘得了第一桶金,也在服务区里抢占了先机。沈建强说:“高速公路建设刚起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占好了位置。后来高速路网发展得越来越快,我们的嗅觉也变得越来越灵敏。高速公路修到哪里,我们就把生意做到哪里。”
很快,沈建强和同乡们不再满足于在服务区里租柜台卖杭白菊了。2002年9月,安徽合肥至安庆的合安高速通车。次年,沈建强和3个同乡共同承包下了合安高速上的丰乐、陈埠、香铺3个服务区。与此前包柜台不同,除了加油站,服务区里的超市、餐饮、汽修等经营项目和停车、保洁、绿化等物业服务,全数由沈建强等人负责,整体承包。
3个服务区的租金,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是数十位桐乡人共同出资凑的。乡里乡亲愿意掏这个钱,因为看到有人因此发了财。在上海金山枫泾服务区起家的李梅冬,承包服务区第一年,就买了辆奥迪车,过年回乡轰动一时。
图片
服务区内甚至有专售大闸蟹的摊位。于量 摄
“网红”香自苦寒来
不过,建设和运营服务区,不能立竿见影看到回报,需要耐心。用沈建强的话说,“三五年看不见效益,是很正常的事情”。
“入行”22年,沈建强经手的服务区越来越多,各服务区的生意几度起落。在沈建强看来,在一定程度上,服务区可以视作经济的风向标,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总会投射到高速公路的车流和人流上。今年疫情平缓后,各地迅速复工复产,今年十一长假服务区成“网红”,沈建强把服务区的经营情况看在眼里,因此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很有信心。
沈建强说,服务区绝非包赚不赔的生意,但是深耕其中,总有空间。在他看来,前段时间“网红服务区”的出现,便是国有企业与民营资本携手,充分利用市场,共同打造出的结果。
2015年底,江苏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始实施“双提升”规划,即提升服务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规划出台后,江苏交通控股公司连续发文,要求经营10年以上的服务区全部进行功能改造,宁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率先启动全线服务区经营模式改革。
随着民营资本的引入,以沈建强为代表的桐乡生意人得以更直接、更深度地参与高速服务区的运营管理乃至设计建设中。2017年9月,梅村服务区改建完毕,沈建强投资1.2亿元,将这个自己当年租柜台卖菊花茶的服务区打造成了初代“网红”服务区。2018年5月,沈建强又投入1.8亿元,开始对阳澄湖服务区升级改造。2019年6月,阳澄湖服务区开始试运营。5个月后,阳澄湖服务区便获颁中国公路学会授予的“最美园林文化服务区”。
阳澄湖服务区的许多细节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建筑造型中有飞檐、粉墙和黛瓦;循着园林式的圆洞门走进去,穿堂而过就到了实体山水园林;亭台水榭有着最具苏州特色的“一街(观前街)三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元素。此外,阳澄湖服务区引进了32种不同的业态,名创优品、绝味鸭脖、肯德基、猫屎咖啡……服务区非餐饮类业态占比已超过70%。在非遗文化艺术中心,苏绣、宋锦、核雕陈列其中。日本、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内人士,都去阳澄湖服务区取经。
图片
透过服务区餐厅的落地玻璃,就能看到一处精致的园林。于量 摄
除了阳澄湖和梅村服务区,沪宁高速上一批服务区先后完成了改造:镇江段的仙人山服务区以“从西津渡到秦淮河”为主题,打文化牌;常州段的芳茂山服务区用恐龙元素包装,“将恐龙牵进高速公路”;在南京段,改造后的黄栗墅服务区诠释“汤山印象、南京味道”主题……
江苏省国资委2018年末的一份报告指出,自“双提升”工作开展后,江苏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收入平均增长77.62%。同时,服务区转型发展有效解决就业1.3万人。
图片
阳澄湖服务区内“藏”着一处苏式园林。于量 摄
“服务区经济”呼之欲出
做了多年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意,桐乡人自家门口也将拥有服务区。桐乡市相关负责人透露,苏台高速公路桐乡段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加速推进,而这一高速路段上的服务区建设已提上议事日程。
展望未来,沈建强认为服务区还要继续转型创新。
“2000年到2010年,那是1.0版,服务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司乘人员在旅途中的基本需求;2010年到2015年,是2.0版,服务区开始引入品牌,按照商业综合体的模式去建设;2015年至今,开始进入3.0时代,就是要在商业综合体的基础上,满足人们文旅享受的需求。”
“当红”的阳澄湖是沈建强打造的“3.0版”服务区,而梅村则只能算“2.5版”。他说,长三角区域内的各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多还停留在“2.5版”水平:“不管是饭店还是超市,看上去都比较像样了,但是依然有提升的空间。”
他表示,梅村和阳澄湖主打的是颜值:“衡量一个服务区好不好,我的标准就是,车停下来之后会不会有人拿起手机拍照,拍完照是不是会发个朋友圈。按照这个标准,我认为这两个服务区是成功的。”
图片
服务区内,两个小女孩正在等待传统糖画出炉。于量 摄
相比城市内的商业综合体,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商业体,不太需要人们操心停车的问题。“我们希望以后车主可以留出更多时间在路上,逛逛沿途的服务区。我们的目标是形成品牌,让过往的人对服务区产生一种信任。将来,人们停在服务区不光是为买瓶水或是买罐红牛,而是在服务区里买手表、买珠宝。”
“服务区经济”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