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士官到教导员,这个少校的“兵缘”真不一般

文、图丨杨梦德、李晗晖、张毛
皮肤黝黑,面容严肃
身材健硕,嗓音洪亮……
当这些形容词出现在一名教导员身上
会是一副什么场景
图片
▲刘国席(左三)在训练间隙与官兵谈心交心
从士官到军官,从班长到教导员
当兵19年,无论角色怎么转变
他都能和官兵打成一团
形成团结友爱的官兵关系
下面请跟随镜头
让我们一起走近第72集团军某旅
政治教导员刘国席
一起探寻他的兵之初和爱兵之道——
图片
刘国席,第72集团军某旅政治教导员,少校军衔。入伍19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热爱本职岗位,工作兢兢业业,曾多次参加军委、战区组织的大项任务。获得原南京军区士官优秀人才奖,被集团军评为爱军精武标兵1次,优秀共产党员3次,荣立三等功5次。任连长期间,连队连续3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基层建设先进连”;2018年任教导员以来,营队连续2年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营”。
士兵提干,他是别人眼里的“兵王”
2001年,刘国席入伍成为一名侦察兵。从小不愿服输的他,从一开始便暗暗与身边战友较劲。
图片
▲与战士们进行单杠小比武。
5公里训练别人跑轻装,他负重2支枪、8枚手榴弹;别人跑平路,他去冲山头;据枪训练别人练1小时,他挂水壶练1.5小时;别人休息时,他却主动给自己“加餐”……长期训练下来,他的鞋子磨坏了好几双,蹭破的肘皮往往伤口刚结痂又被蹭破……
图片
▲车炮场日,刘国席和战士一起保养装备。
因为军事素质过硬,当年还是义务兵的刘国席,便代表连队参加全团5公里越野综合比武,并一举夺得全团第一。这使刘国席在连队迅速脱颖而出,当班长、入党、立功……2007年,他被推荐提干。
岗位建功,他始终保持着“兵样”
走上连长岗位后,刘国席始终保持“硬核状态”:连战术对抗演练,面对“敌”工事封锁和火力拦截,他利用烟雾弹掩护,带领进攻分队迅速展开穿插渗透行动,成功夺占“敌”指挥所。
图片
▲传授新型装备驾驶技巧。
接到集团军“观察报知与指示目标”课目巡回示范任务后,在家休假的他立即返营,带头日夜攻关,总结推广“模拟训练、情况诱导、小组对抗”三步组训法,使全连该课目优良率提升40%。在官兵的眼里,刘国席就是一名素质过硬、作风扎实的好干部。
图片
▲与官兵们交流驾驶心得。
转岗换位,他掌握第一手“兵情”
2018年,刘国席转岗担任合成营教导员。当时恰逢营队组建之初,全营官兵来自原来13个不同的连队,人员思想差异大,加上营长在外学习,长期单主官在位的他,既要抓带兵育人,还要抓全面建设。从那以后,刘国席成为一个在训练场上吼声震天,在生活中温声细语的“军政主官”。
图片
▲与战士进行象棋“拼杀”。
为了让“四个知道一个跟上”更加扎实有效,他广泛开展“合编合心合力合拍”群众性大讨论活动,让连队战士畅谈各自老连队传统,让多个连队的传统实现有机融合,增进官兵对新营队的认同。
图片
▲参加教育课后,与官兵进行讨论交流
任职教导员两年以来,他持续更新“官兵家庭情况一览表”和“官兵成长规划图”。“义务兵苏渊学过摄影”“士官邝孟强表演能力强”“排长罗俊当过节目主持人”……官兵的闪光点记在刘国席的心里,刘国席的真诚也感动着战士。在他的带领下,全营官兵齐心协力干工作,营队连续两年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营”。
扎根兵中,源自他知兵爱兵的“兵缘”
“全营几百份思想汇报,抄袭一份肯定发现不了。”上等兵王垚因受恋爱问题困扰,训练受到影响,工作积极性下降。不承想,遇上了明察秋毫的刘国席,王垚的“暗度成仓”自然难逃其法眼。
图片
▲跟战士讲解司号制度的由来。
在询问了解到王垚的思想压力后,刘国席一边悉心宽慰,一边耐心引导。几经开导后,原本心情沉重的王垚渐渐释怀。走出刘国席的房间,王垚从心底涌进一股暖流:“教导员的心连着我们每一名官兵的心。”
图片
▲带领全营官兵在党旗下宣誓。
前不久,在旅开展“大谈心”活动中,还没等刘国席走进班排,便有不少官兵主动敲开刘国席的门,就情感困惑、工作压力、军旅规划等话题与他敞开心扉交流。看着一个个走进房间的官兵,刘国席精神振作,因为他始终相信:知兵爱兵、以情带兵是永恒的主题,只有真正走进官兵的内心,才能换来官兵的真诚相待……
刘国席,为你点
东部战区权威发布
感觉精彩,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