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鼓楼:一座城的历史记忆

在宁夏众多地标性建筑中,银川鼓楼无疑是最厚重的一座。
银川鼓楼,始建于公元1821年。
图片
《银川市志》在古代建筑一章中这样记载:“钟鼓楼俗称四鼓楼、四牌楼、鼓楼。”
银川鼓楼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他是一座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古代建筑物。
在20世纪20年代末鼓楼还流传着一段“挂着国民党的牌子,开展共产党的工作”的佳话。
1926年,国共合作时期,宁夏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中共宁夏特别支部,以及国民党县党部的办公地址,就设在钟鼓楼上的东北角坊。
图片
1926年9月27日,冯玉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率部在五原誓师,改国民军为国民革命联军。当这支部队入甘援陕进入宁夏时,部队中的中共地下党员也随之来到银川。同时,中共绥德地委也派出了李临铭等20多名党员和进步青年经银川前往兰州学习。两支党的地下力量汇聚银川时,决定在鼓楼上建立中共宁夏特别支部,这是国共合作时期宁夏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组织。
李临铭和其他同志走上鼓楼,在大军过境的喧哗中,在鼓楼东北角的一间房间里,成立了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和共青团宁夏组织,同时成立了国民党宁夏县党部。李临铭既是中共宁夏特别支部书记,也是国民党宁夏县党部常务主任,他和国民革命联军中的党员马云坤都住在鼓楼的那间房间里,以国民党的名义开展共产党的日常工作。因此,在鼓楼留下了一段“挂着国民党的牌子,开展共产党的工作的”佳话。
图片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银川的鼓楼上四角各有一个小亭,四个亭子内有大皮鼓,定时而擂,老银川人便称呼鼓楼为“四鼓楼”。
1937年-1939年,日军轰炸机三次袭击银川。在第一次空袭之后,一座4.2吨重的大铜钟被运往鼓楼,遭遇空袭时敲钟示警,使百姓在钟声中逃过炸弹的袭击。
图片
而整个20世纪40年代,银川的鼓楼上出现了鼓钟并存的情形。
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9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以及宁夏地方知名人士,一同在钟鼓楼上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仪式。
那天的入城仪式上,12辆坦克开路,汽车拉着几十门大炮,解放军战士紧跟其后,穿越鼓楼进驻银川。那天,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宁夏地方知名人士,一同在钟鼓楼上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仪式。鼓楼东西的大街是银川城的主道路,东西大街旁的店铺门前,挤满了欢迎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