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5G套餐后,我后悔了

“开通5G套餐一周后,我后悔了”,科技君一个朋友如此说道。
作为第一批预定iPhone 12的人,他在10月23号当天便拿到了新机,兴奋不已地将提前开好5G套餐的手机卡装了上去。
图片
然而没过几天,就开始抱怨了:
“这破手机用不得5G,一开那电量哗哗地往下掉,后壳也热到烫手。除了下载时网速快一点,没感觉到5G带来什么体验上的质变,我现在都把5G给关了。”
确实,从外媒实测来看,iPhone 12在开启5G后,续航较4G网络下减少了多达2个小时。
图片
对于续航本就不长的iPhone 12来说,感知非常明显。
图片
回不去的4G套餐
既然不用5G了,那昂贵的5G套餐自然不用再保留,他想将现在129元的5G套餐,换回58元的4G套餐。
反正4G套餐也可以用5G网络,即便限速到300Mbps也完全够用了。
可没成想,在降级回4G套餐时,遇上事儿了。
他之前是通过人工客服升级的5G套餐,但想降级回去时,却被对方告知,需要通过联通手机营业厅才能办理。
图片
尽管有点恼火,但他还是下载了一个联通手机营业厅。气人的是,App里居然又要求他去线下营业厅办理。
图片
这不耍猴吗?他当时就是一句国骂出口。
“通过人工客服和App,都可以升级5G套餐,为什么降级4G套餐要去线下?不就是故意给人设置障碍,强迫大家继续用昂贵的5G套餐!”
科技君试了下发现,这个事还不是个例,三大运营商手机营业厅里,都取消了4G套餐办理入口,逼迫你去线下营业厅办理。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图片
为何5G没有带来颠覆级体验?
“概念林志玲,落地罗玉凤”,这句话用来形容5G再合适不过。
在5G到来之前,大多数人都觉得,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什么自动驾驶、远程医疗、万物互联......
可在5G进入我们生活一年后,大家却发现,除了下载时速度快一些,并没有其他什么变化。
图片
抛开5G覆盖不足的问题,此前说得最多的,是5G没有配套的杀手级应用。
3G落地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智能手机普及,人们从文本向图文迁移。
4G普及的时候,短视频横空出世,大家从图文迈进了视频时代。
至于5G,落地一年多了,原本预想中的AR和VR时代,并没有到来。
以至于有人调侃:拿着5G手机,用着4G套餐,在只有3G信号的地方,打有2G网就能打的电话。
图片
究其愿意,一方面是5G落地时间还短,杀手级应用仍在酝酿中,像短视频也是在4G落地两年后才大火的。
另一方面,则是受限于Sub-6GHz频段,5G没有完全发挥其实力。
早前在科普5G时,科技君有提过5G三大特性: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
当下的5G,唯有高速率这一特性,容量和时延上相比4G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有应用上毫米波频段后,才能真正称得上完全体5G,厂商们才能利用这三大特性,开发出颠覆级的应用。
拿VR来说,网速延迟越低,越能带给你身体其境的体验。
图片
当然,这里不是说咱们主推Sub-6GHz是错误的,毫米波频段在传播距离和穿透能力等方面,远逊于Sub-6GHz,成本也更高,无法满足信号覆盖的需求。
咱们的做法,是先通过Sub-6GHz解决5G的覆盖,再推广毫米波与它做互补。
如利用其大容量的特性,覆盖在车站、机场、体育场馆等人口密集的地方,满足更多人上网。
今年3月份,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里面就有提到5G毫米波频段的使用规划。
未来两三年毫米波频段普及后,我们之前所期望的诸多应用,才会一一来到我们身边。
图片
进退维谷的运营商
对于消费者来说,5G可以缓缓,但对于运营商来说,却一点都缓不得。
据财报披露,仅2020年,三大运营商在5G上的资本开支总和,就将超过1800亿元。
5G基站不仅建设费用远高于4G基站,运营成本也是如此。
相关数据表明,5G单站功耗是4G单站的2.5~3.5倍,但覆盖范围要小一大截,故同一区域内的5G基站耗电量接近4G的10倍。
图片
也就是说,如果用5G套餐的人太少,三大运营商不仅建设成本收不回来,每月的运营成本都要亏一大笔钱。
逼得不少地区运营商,选择在夜间让5G基站休眠。
不过,以上这些,都不是运营商们,给用户降级4G设置门槛的理由。
大家有想降级4G的,直接找人工客服,态度强硬一些。如果他们还是不同意,拿着录音去工信部投诉,一投一个准。
图片
科技君觉得,如果运营商推出一些低价的5G套餐,大家的接受程度会更高。
当下的5G套餐最低都要79元(流量卡),正常的都去到了128元以上。
如果能和4G套餐一样,做到18-588元逐级覆盖,科技君肯定愿意换成同价位5G套餐,流量话费啥的少一点也没关系。
图片
相当于薄利多销,前期可能会难受些,但等用户量上来,大家习惯了5G的速度并开始升级套餐后,就能逐步收回成本。
多点诚意,少点套路,生活才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