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滇人才奖”获奖者巡礼】寸发标:推动民族手工艺创新和带领家乡人民勤劳致富的“手艺人”

图片
在大理,说起寸发标,就让人想到新华村,提到新华村就一定绕不开寸发标。
40多年来,鹤庆县新华村的工艺大师寸发标凭着精湛的银器手艺先后荣获“大理州农村乡土拔尖人才”“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荣誉称号,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在刚刚评出的云南省第五届“兴滇人才奖”中,寸发标荣获技能类人才奖。在他的带动下,新华村从一个传统的高原小村蝶变为“云南十大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俗文化村”
远走他乡到返乡创业
新华村最早叫做“石寨子”,是当地公认的“小炉匠村”,祖祖辈辈以打制银器为生。那时候的新华村,手工艺人不叫大师,叫“小炉匠”,挑着担子走村串巷只为了谋生。寸发标从16岁起继承父辈手艺走南闯北,走遍云南的东西南北,又远赴贵州、四川、甘肃、西藏。
1994年,寸发标到了西藏,他打制的银器唐卡、布达拉宫等手工艺品受到当地人的青睐,渐渐小有名气,西藏民政部门聘请他去当民族用品加工部的经理。此时,再也不用挑着担子四处走的寸发标,生活较之前有了较大改善,并带了五六个徒弟。
“我有今天要感谢一个贵人,是她点醒了我。”寸发标说的“贵人”,是当年云南日报援藏女记者任琴。1996年盛夏,受当雄县的邀请,寸发标去参加当地的林卡节,他当时身着藏装和当地人一起摆起了银器手工艺品。
“老乡!”寸发标身后传来熟悉的云南话。“你怎么知道我是云南人?”“看到这些银器我就知道你是云南人。”寸发标没想到会在异乡遇上老乡,而且还是身背相机的女记者。交谈中,他得知任琴在拉萨街头买过银器,有人告诉她在西藏有几个云南鹤庆人做银器做得很好。
“你为什么不在家乡发展?在家乡可以照顾家人,干嘛跑这么远?”寸发标回答说,“在鹤庆,面对的只是白族妇女身上的几件银饰,根本赚不到钱吃不饱饭。”“你错了,你面对的不是鹤庆人,也不只是云南和西藏,你要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应该回去开个头,家乡的发展也有你一份。”任琴的话深深打动了他,那天晚上,寸发标盯着天花板陷入沉思。
1996年,寸发标回到家乡新华村,村里人觉得他傻,放着在西藏的好工作不干,他跟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父亲直接甩给他两个字“做梦”!
照葫芦画瓢到自我创新
万事开头难。回家后的寸发标尝试着做出一套代表鹤庆八景的“鹤阳八景”壶,拿到大理、丽江等地售卖,但是销路不畅,“鹤阳八景”壶只代表了鹤庆,在外面没有人“买账”。
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被市场和大众认可?寸发标想到,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何不做龙的图案呢?
从自己设计图案到上百次的工艺实践后,寸发标构思多年的“九龙壶”系列变成了现实。“九龙壶”由一把壶、八个杯子和一个托盘组成,在纹饰上结合了汉、藏文化和白族文化,以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龙为主题纹饰,九条龙活灵活现,象征和寓意着中华民族的腾飞与和谐。
“九龙壶做好那天,我正在清洗,我后面站着一个人,问壶怎么卖?我随口说壶里装酒刚好可以倒满八杯,一滴不多一滴不少,怎么也要卖六七千元。”令寸发标想不到的是,对方当场就把壶买走了。
过了几天,买家打电话给寸发标,说九龙壶倒八杯酒真的一滴不多一滴不少。九龙壶令他名气大涨,也从此打开新华村的设计大门,匠人们开始学着寸发标自主创新打制银器产品。
“小炉匠”到工艺大师
个人的名气大了,但要推动新华村的发展还很难。
“当时的新华村有多穷?路是田埂上的羊肠小道,我们进城买个自行车骑到村外就要扛着回家。”寸发标说。
为了能让漂泊异乡的新华村匠人回乡一起发展,寸发标想了很多办法。
1996年,机遇来了。有省委领导到新华村调研,寸发标汇报了自己的想法,随后省里决定给新华村修路、建交易市场。1999年,随着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召开,新华村及其银器工艺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曾经远走他乡的新华村匠人们纷纷返回家乡发展。
寸发标创新出九龙火锅、九龙烟筒、九龙桶等工艺品,他所创作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大型银雕屏风,现已被国家民族文化宫收藏。
在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同时,寸发标致力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养技能人才,直接带徒386名,间接带徒1600多名;同时担任各高校客座教授,在校培训高校学生2000多名。
新华村也获得 “云南十大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俗文化村”等称号,鹤庆银器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每一项荣誉都是党和国家对我的关心和认同,对我来说是责任、是鞭策。”得知自己获得云南省第五届“兴滇人才奖”时,寸发标感慨地说,“今年我才58岁,离退休还早,我现在要做的就是传承好手艺,教育好子女,带着大家用我们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云南网记者 黄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