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错怪的米格-15:“米格走廊”的宽度,其实是一款雷达决定的

图片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70周年,关于这段历史,其实还有很多细节不为普通人了解。
本篇所讲的“米格走廊”,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历史名词。但是,这个“米格走廊”是怎么形成的,有些传统的解释其实并不严谨。
图片
米格-15的作战半径,比F-86A大得多
“米格走廊”,是指1951-1953年在中国、朝鲜、苏联空军奋战下,在朝鲜半岛清川江以北、鸭绿江以南形成的一个掌握临时制空权的区域。这个区域面积其实不大,南端在清川江一线,最远也仅达到平壤,纵深宽度大约只有150公里,最多不过200公里。
“米格走廊”为什么这么窄?中朝苏的米格-15战斗机,作战区域为何不能继续向南延伸?除了空战技术和经验不如美军外,很多人将原因归咎于米格-15的“作战半径太短”。甚至有人公然将“机场保卫者”的名号,错误地戴给了米格-15。
图片
但是如果我们对比米格-15和美军F-86的性能,就会发现这些说法是错误的!
米-15在不携带副油箱的前提下,最大航程约为1200公里,携带两个副油箱后可提高了1780公里。相比之下,美军F-86A不携带副油箱只有1060公里的航程,携带两个副油箱后增加到了1700公里。全天候型F-86D的航程更短,不带副油箱竟然只有600公里航程。到了改进型F-86F,美国将其改为可携带四个副油箱,最大航程猛增到了2400公里,但是内油少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图片
由此可见,和F-86相比,米格-15并不存在“航程短”的缺点。理论上,米格-15不带副油箱,也能从北到南往返飞过整个朝鲜半岛。
反倒是F-86A和F-86D由于内部燃油不多,如果在“米格走廊”内遭遇空战丢掉副油箱,那么就只能最多停留20分钟,否则就无法返回南边的水原机场。
那么在朝鲜战争中,米格-15的作战范围为何被严格限制在距离鸭绿江150-200公里以内呢?
图片
P-20雷达:抗美援朝空战的关键一环
米格-15被严格限制出击距离,有不少解释,但无论是“空战技术差”还是“国际关系原因”都是不合逻辑的。在笔者看来,唯一能够合理解释这个问题的,只有地面雷达的因素。
“米格走廊”宽度为150-200公里,这个数字不是斯大林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当时苏联制造的防空雷达最远探测距离就是这么多。其中意义最重要的,就是1950年代初期苏联P-20预警雷达,又被称为“波-20”雷达。
图片
当时,苏联性能最先进的主力防空雷达是P-20和P-50,前者是移动式雷达,后者是固定式雷达,两者均为S波段(现在的E/F波段)的三坐标雷达。P-50雷达探测距离更远,可达到300-400公里,但由于是固定式雷达,所以只用于保卫苏联国内的重点战略目标。苏联用于支援抗美援朝,担当地面防空主力预警任务的,还是P-20移动式雷达。
P-20移动式雷达,最大探测距离150-200公里,后期提升到250公里,可识别13公里高度的目标。该雷达于1946年开始研制,在1949年开始装备部队。作为一种移动式雷达,P-20的组件被安装在八台ZL-151卡车上。工作时,P-20的雷达天线和操作台都要固定安放在选好的地点,与现代的机动式雷达还是有区别的。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P-20雷达可说是志愿军空军用于预警和指挥空战的关键工具。
图片
对雷达引导的依赖,限制了米格-15作战范围
说到P-20雷达的空中指挥作用,这充分反映了当时苏式防空作战的特点——战斗机空战严重依赖地面指挥。
从理论上讲,当时不管是中国、朝鲜还是苏联的战斗机,都不可能脱离地面指挥员掌控的范围。而从技术上说,这个范围实际就是P-20雷达的探测距离,因为当时的地面指挥必须实时跟踪雷达信号,来对空中形势进行决策和判断。假如米格-15为了追击美机,超出了150-200公里的雷达探测距离,那么地面指挥不仅看不到美军飞机的位置,连米格-15也会找不到。从实战角度看,这种地面引导式的战法确实比较落后,但也有着现实的必要性。
图片
在当时,由于美国空军掌握着制空权,我方的大型地面雷达根本无法在鸭绿江以南落地。所以,P-20雷达的探测起点只能从鸭绿江以北开始。
其实,志愿军有不少中小型雷达部署在鸭绿江以南地区,有的甚至安装在了三八线附近,这些中小型雷达遇到空袭警报,更易于转移。但是,这些中小型雷达探测距离都没有P-20远(最多可达100公里),也起不到指挥空中作战的能力,只能发挥警戒作用。
图片
由此一来,米格-15的活动范围就被限定在了P-20雷达的作用距离内,也就是鸭绿江往南延伸150公里,最多200公里的范围。可以说,“米格走廊”和P-20雷达覆盖区域基本上是吻合的。
所以说,“米格走廊”的形成与P-20雷达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很多战史研究可能忽略的地方。(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