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寿宴,唱大戏,老太过百岁生日,寿碗发了500只仍不够

11日,高邮市卸甲镇潘阳村翁当连老太喜过百岁生日,来祝寿的亲戚和周边群众络绎不绝。当天下午,高邮市及卸甲镇老龄委、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也分别登门,为百岁寿星送上慰问金、慰问品。据了解,连同翁当连老太在内,卸甲这个水乡小镇健在的百岁老人已增至十位。
办寿宴,唱大戏,寿碗发了500只仍不够
当天下午3时许,记者在百岁老太翁当连家采访,看到穿着红色衣服的翁当连老太,正坐在堂屋中间的“寿”字前与家人聊家常。老人家门口,竖立着红彤彤的彩虹门,一条长龙式的喜棚内放着一张张酒桌,门口一处空地上,戏班子应邀前来唱祝寿大戏。
图片
百岁寿星
翁当连老太的儿子杨在龙告诉记者,老母亲育有1儿1女,他69岁,姐姐74岁,现老太和自己住,一大家子17口人,五代同堂,其乐融融。记者看到,翁老太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1921年9月26日,经过事先商议,子女们于11月11日(农历9月26日)为老太置办百岁寿宴。由于前来道喜祝寿的人不断增多,寿宴也随之增加,寿碗供不应求,一直添加到500多只。
图片
老人成了“明星”
记者了解到,百岁寿诞当天,,翁老太共收到寿桃20担,儿女们为她准备了足够的“红包”,派发给前来磕头祝寿的每一位晚辈。老人现场高兴坏了,因为这么一大家子人,平时正常只有儿子媳妇陪在身边,很少有机会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健康老人生活起居有规律,不让干家务还“生气”
“老母亲身体很不错,你别小瞧她,100岁了,家务活照样抢着干!”杨在龙告诉记者,老太闲不住,一有时间扫扫弄弄,忙个不停。儿媳孙庆香说,她平时在镇上的企业上班,丈夫在家门口附近修车。平时家中里里外外搞卫生,几乎全被婆婆包了,中午烧饭前需要择菜,老太从不让旁人插手。家人也劝说过,后来见她有点生气,也就顺其自然了。
图片
老人平时闲不住
据介绍,翁老太平时生活起居很有规律,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冬天天冷时七八点钟起床,一般都是她自己穿衣洗漱,只有在天气很冷的情况下,老太才让家人将早饭端到床头。老太平时省吃俭用,自己从不浪费,也不允许晚辈铺张浪费。
儿女感念老母养育恩,孝老接力棒在家中传递
“我6岁时,爸爸就去世了,妈妈年轻时吃了不少苦,含辛茹苦养活我们,和男劳力一样在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平时有好吃的总留给我们,过年自己从来不做新衣服,都是给我们做。”谈及养育之恩,杨在龙动情地说:“要不是妈妈整天操劳支撑这个家,就没有我和姐姐的今天。”
“现在妈妈岁数大了,我们应该让她老人家晚年过得幸福一点。”杨在龙说,他平时在家门口附近修车,总忘不了按时回家陪伴母亲。老太也不时跑到自己的修车摊点,说说话,拉拉家常。儿媳孙庆香一下班回家,就会忙着照顾老太。老太偶尔会感冒、生病 ,杨在龙夫妇都是第一时间为她请医问药,使其及时康复。
据悉,老太饮食不挑剔,有粥吃粥,有饭吃饭,偏爱吃素食。夫妇俩会根据老太的口味不停变换花样,注重荤素搭配。比如昨天烧骨头汤,今天就烧西红柿蛋汤;明天杀只鸡煨汤,后天就做鱼汤,尽量让老太开胃。
采访中记者发现,杨在龙夫妇的孝老举动赢得邻里一致夸赞。晚辈们更是争相接过父母的孝心接力棒,对老太都很孝顺。节假日,大家都会看望老太并为她买这买那,这些令老太倍感开心,笑口常开。
通讯员 吴继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