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豪饮”葡萄糖水:被神化的医生和被滥用的知情权

图片
「人类把这个世界从根本上看作英雄主义的舞台,医生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11月6日,抖音博主@Dr_zhengtao在网上分享了一段自己术后“豪饮”葡萄糖水的视频,并配文“幸福就是4点下台的葡萄糖,第二天接着科室会,出门诊,筹备峰会。”这一视频发出后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图片
郑涛医生抖音截图
在这次事件中,郑涛医生本来只是想记录自己的工作状态,以及术后的“放松”和能量补充,然而事件的发展和网友的评论却出人意料。
不少网友看到视频后评论:“手术室的葡萄糖你给钱了没?”,这一评论的发出立马引发了大家的讨论,有人产生了同样的疑问,但也有人认为这部分网友的关注点偏移了,医生也不是铁打的,真正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医生这么晚又挽救了一个生命,值得赞扬和歌颂。
图片
抖音评论
这次事件再次将医生这个群体推到了公共话语体系的讨论中心。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社会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似乎除了医生之外,没有其他的哪个职业面临着如此多的非议和不解,甚至是人身安全的威胁。医生这个职业成为了在网络上被热议最多也是最有争议的职业之一。
此次争论的发生归根结底是医生与病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等、权力不平衡导致的。网友对于这一事件点关注的偏移,反映出的不仅仅是能不能喝葡萄糖水的问题,更是医患关系之间的异变。这种异变既来源于如今医患之间强弱关系的流动,也来自于媒介对于医生形象的神化建构。
//事件关注的偏移,
权力强弱流动下的医患关系//
类似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2016年5月,央视新闻就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里,医生陈磊和十余位医护人员为器官捐献手术忙了一天后,陈磊因头晕瘫坐在地上,护士长便拿出两袋葡萄糖为他补充体力。
在这则报道的最后,媒体打上了一句“致敬”,然而却同样被网友质疑葡萄糖水的来源和费用问题。
图片
2016年新闻截图
为什么有网友会纠结于这一问题,并且对医生群体产生如此大的苛责和敌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患者及大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保障。
在传统的医患关系中,患者进入医院便处于被动的位置,看病就医都要听医院和医生的安排,对于专业知识的甚少了解和对于自己身体的不确定性,导致患者在与医院和医生的关系博弈之中,成为在权力场中稍显弱势的一方,很多时候只能听之任之。
然而,也因为这种强烈不对等的信息和权力关系让病人对医生产生了越来越多负面的刻板印象。当患者的身体没有及时得到医治或感觉遭到忽视的时候,便会对医生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甚至是质疑。认为医生不够专业、乱用药,担心医生在医院中的额外支出都算在自己头上,也因此要求自己拥有更多的知情权。
所以在质疑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郑涛医生就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上进行了解释。他表示:这瓶水是算进科室成本里的,不会算在病人身上,手术中算进病人的费用,必须是开具处方的。
图片
郑涛医生抖音截图
如果说在过去的医患关系中,病人是所谓的“弱势群体”,那么到了今天,医患之间的强弱关系其实是在不断流动的。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前不再是一无所知的,他们对于自己的病情有基本的判断,对于就医的流程有基本的了解,对于医生有自己的批判标准和选择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权力开始不断得到强化,对医生和医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事件发生后,网友不仅仅是一味地表达情绪,转而开始关注到其中”监管层面”的问题,关注葡萄糖水这类医疗资源的使用是否合规、关注医院在使用物资上如何进行资金分配。网友当然具有质疑的权力,如果是正在做手术的病人或病人家属,就更具有知情的权力,但如果把握不好语言的界限,知情权的使用就可能变了意味。
//逐渐模糊的边界,
合理发问与恶意揣测//
医患之间权力强弱关系的流动,冲破了大众关于正当与过度之间的那堵墙,网络舆论的不断发展,更是让知情权的边界和正当性变得模糊不清。在这次事件中,网友在不了解事实情况的基础上,就直接把关注点放在“喝葡萄糖水,你给钱了吗?”,也的确带有些恶意揣测的意味。
郑涛医生事件网友评论
同时也有不少“网红医生”出来说话,对葡萄糖水的使用及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普及和解释。
图片
知乎科普
为什么医护人员大半夜下了手术只能喝葡萄糖水来补充能量?医院对于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是否存在漏洞?郑涛医生提到第二天还有科室会、出门诊、筹备峰会等工作,医生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如何保障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安全?
这些值得关注和“知情”的合理发问无人问津,反倒是一些博眼球、激化医患矛盾的问题活跃在评论热榜上。
对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很多人似乎都会用思维定式来解释问题,将自己看不懂的事情当作行业内幕,比如看选秀的时候怀疑有人做票、去餐馆吃饭的时候怀疑都是地沟油,这些事情或许真的存在,但一定不是绝对的。
合理发问应该是建立在对事件有基本认知和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性讨论。而自认拥有知情权的人以程序正义的名义要求医生作出解释,在不了解医院基本规章制度和医学常识的基础上,怀疑医生把这笔钱记到病人头上,强硬地要求医生给出解释和证明,这已经逾越了合理发问的边界,甚至走向对对方人格的怀疑。
逾越合理发问边界,被恶意揣测的不仅是郑医生一个。10月31日,在广州中山三院就发生了一起持刀伤人事件,行凶者闯入诊室将一名医生砍伤,对于这样的医患纠纷,底下的评论却是恶意满满。
图片
图片
中山三院伤人事件新闻及评论截图
医生术后喝一瓶葡萄糖水,不管医生累不累,就去质疑这瓶葡萄糖是否合规,这个时候我们谈的是标准,谈的是制度;但当有人持刀砍伤医生,后又跳楼自杀的时候,却质疑医生没有良心和医德,又讲的是人性,讲的是道义。这种双重标杆把医生们压得无处可逃。
病人进入医院消费,了解药用在了哪钱花到了哪当然是病人的权利。不能因为医生辛苦就不去合理发问,而回应患者的正当问题,也是社会监督的一种体现。但当探求问题的过程变得咄咄逼人,这种发问便失去了其正当性,逐渐走向恶意和揣测。
被“揣测”的不止是医生如何运用医疗物资的行为,还有医生“超乎常人”的意志。在大众媒体的塑造之下,医生被打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 他们变成了天使,变成了超人,在许多人的眼里,医生似乎成为了不需要吃饭睡觉可以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的永动机, 一点正常的生理需求都会被无限放大,一瓶葡萄糖水也是不被允许的。
//被标签化的医生,
媒介塑造下的英雄神话//
媒体对于医护人员长期标签化的宣传方式,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医生的刻板认识。随便在搜索引擎中打下“辛苦”“累趴”“致敬”等词,就能自动关联到各种各样有关医生的新闻报道。尤其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职业剧和纪录片的出现,医生这个职业逐渐被神化了。
图片
百度搜索“医生累趴”截图
威廉· 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类把这个世界从根本上看作英雄主义的舞台。”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英雄,但并非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为了克服自己内心的挫败感,我们会选择一个公认的英雄,在他们的身上投射某种情感,并产生英雄崇拜。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医生们便成为了公认的“战疫英雄”。
从甘肃援鄂护士集体剃光头,到海南一医生因为拒绝值班发热门诊和隔离区遭到开除,种种新闻报道让医生仿佛被钉在道德的十字架上。在其他行业看来,可能只是是否敬业的问题,在这个行业却成为了无法跨越的道德门槛。
图片
援鄂护士剃光头新闻截图
图片
海南医生新闻截图
当大众对“英雄”有着无限高的道德期望后,医生所做的一切奉献都变成了理所应当,一旦有喝葡萄糖水这样不符合大众期待的事情出现,舆论便会出现争论和质疑。张文宏医生就曾在疫情期间对媒体说:请停止歌颂无谓的牺牲。
图片
张文宏医生接受媒体采访
在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行业越来越细分,每个职业有着各自的使命和职责。诚然,医生的使命是治病救人,但这也只是一种工作而已,过度的宣扬和歌颂将本应是恪尽职守的医生神化为了无私奉献的英雄形象。
尽管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医疗纪录片出现,也有诸如丁香园、Do医生等医疗领域的公知活跃在网络世界,但大众对于医疗领域仍是缺乏知情权的,事件能够引发争议,根本还是在于医生与患者之间无法共情,被神化的医生形象套住了大众,也困住了医生自己。
诚然,我们需要英雄,在英雄的外延和内涵不断被扩大的今天,在某些特殊关头,医生也的确能被称之为英雄。但英雄不代表着神话、不代表着他必须具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和牺牲、更不代表着他有义务冲锋陷阵而不求回报。
在被塑造为英雄之前,他们都只是普通人;在被称为白衣天使之前,他们都首先享有做人的权利、累的权利、享有休息和被理解的权利。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