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漫谈】山为筋骨水为魂

来低冚红色村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

特约撰稿/曹杰

在粤中古邑,山城龙门,山水之间,错落分布着许多村落。这些或居群山环抱之中,或处绿水萦绕之地,或以宗族迁徙而落担,或以商贾聚集而开基。以山为筋骨,以水为灵魂,一村一姓有之,多姓杂居有之,数百年来彼此交融,守望互助,形成了稳定而持久的关系。有些村落一脉相承,十分古老,甚至比龙门建县还要早数百年。

山是龙门的底色与根基,九连山脉与罗浮山脉延伸于此,万峰林立,绵延不绝。整个龙门县海拔超过1000米的大山就有7座之多,位于惠州县区之首。群山之间形成了诸如路西、麻榨、永汉等谷地,水流丰沛,田野广袤,在乱世中是难得的世外桃源。

“崇山复岭,盘迥深阻”,在明代之前,此地人口鲜少。明朝中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明初的编户齐民纷纷摆脱原来里甲户籍的束缚,成为流民。闽西、赣南、湘南等地与惠州接壤相通,道路众多,很多流民翻山越岭,来到龙门,成为耕耘大山的矿民。其中位于龙门西南部的南昆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林木资源,聚集的矿民尤其多。

这些矿民采矿之余,手持刀枪,与猛兽搏斗,鼓铸不息,对抗暴政,大山砥砺了他们的身体和意志,让他们如铜筋铁骨一般。清代康熙以后,社会逐渐安定,他们也受感召,纷纷下山开基定居。在南昆山东麓的永汉低冚村中,至今还保留着一通立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二月初八”的石碑。碑文里记载了反清复明的十八姓21位好汉“归化”低冚的历史。英雄的血脉自此播撒到低冚人心中,为凝聚人心,数百年来,十八姓同尊聚和堂,亲如兄弟。在南昆山及其周边山脉,有很多聚落都是因山而成型,或多或少,都与低冚有着相近的历史。

时光流转,大山的精神熔铸成低冚人的个性。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有“大众救国会”,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爆发了一场远近闻名的低冚伏击战。至今,这里还保留着低冚村大围祠堂、低冚伏击战遗址、妇女夜校遗址、聚和堂宗祠和前阵哨岗等红色遗址。循着功臣之路,初心如磐,低冚红色村成为广东省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

如果说南昆山是一位伟丈夫,那西林河便是一位奇女子。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作为龙门的母亲河,龙门依赖于此,龙门县有很多村落,都散落在西林河和其支流上,如同玉带穿起的珍珠,连绵不绝。“花环树外将山绣,船到陂门带水飞。此景凭谁同领略,江头杨柳正依依。”正是这条河流,使得山城龙门,多了一些江南水乡的味道。

在解放之前,万山之中的龙门,陆路交通并不发达,西林河仍是龙门县的主要交通要道。位于龙华镇的龙华村,便是西林河畔一颗明珠。这里毗邻西林河,是大货船从广州北上所能到达的终点,也是大货船从龙门南下珠三角的起点。龙门所产的稻米、竹木、柑橘、蜂蜜、松香、笋干、腐竹等从这里扬帆南下;然后带着广州、佛山等所产的洋布、食盐、火柴、煤油、瓷器等生活物资到达这里,再转小船或陆路集散到全国各地。

至今屹立在龙华村口的望江亭、龙眼树、断碑,曾经见证了无数家庭的分别与团圆,惊喜与落寞;也见证了无数商贾的光荣与梦想,坎坷与沧桑,在龙门,很多傍水而居的村落,都有一段像龙华这样的故事。以水为灵魂的龙华人,有着勇敢坚韧,积极乐观的性格。解放战争时期,在龙华及水坑一带成立龙华常备中队,隶属于增龙博独立大队编制,为龙门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949年7月,面对着节节胜利的形势,东三支队一团大队长李觉等为减少战斗伤亡,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通过跟盘踞在龙华村新楼下的自卫中队谈判,达成投诚协议,解除反动武装,并收缴机枪一挺,其他枪支30多支,弹药一批。从此,龙华地区宣告解放,龙华的和平解放也拉开了龙门解放斗争的序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门多奇山异水,每一座山,都蕴藏着深刻悠远的故事;每一处水,都积蓄着开拓千里的能量。散布其中的村落,凝聚着乡愁与故事,浸润着山之雄伟,水之灵秀,值得我们细细聆听,细细体悟。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