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建在“垃圾堆”上的长江源首座民间自然保护站

中国网11月26日讯(记者 吴佳潼)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保护长江水生态环境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源头的保护对于长江上中下游来说尤为重要。近日,中国网记者跟随“大江大河大征途”长江考察团走进长江源头第一镇——唐古拉山镇,探寻长江源第一座民间自然保护站——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在长江源头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图片
图为位于海拔4536米的长江源头第一镇——唐古拉山镇的长江源水生态自然保护站。任万里 摄
建在“垃圾堆上”的自然保护站
长江源,位于海拔4700多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这里湖泊密集、高原生灵繁多,以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和北源楚玛尔河组成扇形水系,是母亲河长江的发源地。
然而,随着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工业产品进入青藏高原,伴生大量以包装物为主的垃圾。但当时,垃圾处理工作明显滞后,导致垃圾随处可见。
2003年,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简称“绿色江河”)启动青藏高原长江源地区垃圾调查项目。2011年,绿色江河启动了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行动。2012年9月30日,长江源第一座民间自然保护站、中国民间第二座自然保护站——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在沱沱河畔落成,当地牧民亲切地称它为“红房子”,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由此跨入崭新阶段。
然而,当地牧民告诉记者,“红房子”的前身却是一片“垃圾堆“,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垃圾,一到下雨天,便臭气熏天。最终,经过各方努力,在“垃圾堆”上建成了今天的“红房子”。
“红房子”主要负责长江源地区的垃圾清理与调查,通过志愿者招募和系列项目的实施,推动长江水源地垃圾污染状况的持续改善,为高原牧区的垃圾收运和处置作出示范。每年约有200名志愿者来到“红房子”,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克服高反高寒,不取分文报酬,与保护站工作人员一起,撑起了这里大大小小上百个项目的运营和维护工作。
图片
图为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站长吐旦旦巴。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保护长江第一滴水”
藏族小伙儿吐旦旦巴土生土长在唐古拉山镇,见证了家乡环境从山色和湖水交错的大美之地,到水坑发黑发臭、垃圾成堆的过程。痛心之余,吐旦旦巴于2011年辞去青藏铁路的稳定工作,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事业中。如今,他是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站长。
“垃圾靠人捡是不可能捡完的,要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吐旦旦巴感叹,建站至今,保护站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志愿者们深入牧区开展有关垃圾危害的相关教育培训,帮助牧民解决垃圾去向问题,以“垃圾换物品”的奖励方式,鼓励牧民从遥远的牧区把不可降解的垃圾带到保护站,并给予牧民一些生活用品作为奖励,比如用5个塑料瓶换1瓶饮料等。
为解决不可降解垃圾长距离运输问题,“垃圾运输激励机制”建立——通过向途经保护站的自驾车和空返车进行环保宣传,动员大家带走一袋垃圾至格尔木指定回收点进行后续处理。
为打通垃圾流通“缺环”,实现“分散收集、长途运输、集中处置”的垃圾收运模式,2017年,青藏绿色驿站一期在青藏公路青海境内格尔木到唐古拉山镇420公里路段建立6个站点,并正式投入运转。
图片
图为志愿者捡拾公路旁的垃圾。任万里 摄
通过保护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接续努力,大家的意识逐渐增强,长江源地区的垃圾污染明显减少。8年来,“红房子”共清理包括塑料瓶、金属罐、废旧电池等垃圾近百万件,完成青藏线垃圾调研8项,并协助政府初步建立起常见远地区的垃圾处理体系。
如今,走在唐古拉山镇的道路上,不再是随处可见的塑料袋和易拉罐,而是公路旁堆放整齐,等待回收的各类垃圾。
“我们在长江源头,要保护长江第一滴水,守住生命第一道关。如果不做好保护工作,中下游再治理也没有意义。”吐旦旦巴说,“虽然这几年我们取得了成绩,但还要继续努力,这是一份长久的事业。”
图片
闲暇之余,保护站站长吐旦旦巴(左)、志愿者臧明微(中)与管理者张思瀛回忆起保护站的往昔故事。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保护长江源头就是保护我家乡的水”
“红房子”管理员张思瀛来自上海,小时候住在苏州河畔,“那里的水像墨汁一样,方圆两公里以内经常散发着一股恶臭。后来搬到黄浦江旁边,经常看到有死猪、垃圾漂浮在江上。”张思瀛回忆。
虽然现在苏州河治理得很好,但小时候的场景让他无法忘怀,他总在想,这些水是从哪儿来的呢?源头的水也是这样吗?“爸爸从小就告诉我,水资源来之不易,并不是用之不竭,要懂得保护和节约,有机会要到源头去看一看。”
2018年,张思瀛作为斑头雁保护志愿者来第一次来到长江源,随后便一直参与志愿工作。2020年,他放弃银饰设计的工作,来到保护站做了管理员,除了保护站日常工作外,还要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
从志愿者到管理员,张思瀛感慨:“铁打的‘红房子’,流水的志愿者。”
图片
图为志愿者将在公路边捡拾的垃圾分类投放。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身材瘦小的志愿者臧明微是位河北姑娘,利用工作空档期来到“红房子”做志愿者。“每个志愿者服务期1个月,前3天适应高海拔,之后就参与巡站、测温、打扫卫生、到唐古拉山镇的主干道及109国道进行垃圾调查。”臧明微介绍,调查工作完成后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并做数据统计和分析,积累起来为后续自然保护站的建立、学术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持。
“志愿者服务时间短,能做的事情也有限。这里的生活很清苦,但是我们就像一粒种子,把所见所闻在自己的领域内传播出去,可以影响更多的人。”臧明微说。
在张思瀛看来,从事这份环保工作对他意义很大,“我从长江尾来到长江源头,虽然长江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名字,但我们共同守护的都是母亲河。我现在守护长江源头,就是在保护我家乡的水,我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