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的“新主人”——神秘的黄氏兄弟

11月17日,市场热议的荣耀“单飞”最终落锤,深圳国资将与30余家代理经销商成立合资企业以完成对荣耀的收购。25日晚间,爱施德与天音控股同时发布增资公告,而这两家上市公司的实控人为亲兄弟,增资完成后,黄氏兄弟合计将获得参与合资公司41.69%股权,成为荣耀的“新主人”。
11月25日晚间,接盘荣耀的五位核心代理商中的两家——爱施德、天音控股分别发布公告,将通过各自子公司向星盟信息(荣耀收购方)增资。
此次增资完成后,爱施德与天音控股出资比例分别达到23.72%和17.97%,前者将成为第一大股东。而由于两家公司的实控人为亲兄弟,存在关联关系,黄氏兄弟共拿下星盟信息41.69%股权,将成为荣耀的“新主人”。
此次荣耀收购案由深圳国资牵头,共有30余家代理经销商参与,为何黄氏兄弟能拿下最大块的蛋糕?
荣耀卖给了谁?
11月17日,多家企业在《深圳特区报》上发布联合声明,称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收购协议,完成对荣耀品牌相关业务资产的全面收购。出售后,华为不再持有新荣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联合声明称,此次收购既是荣耀相关产业链发起的一场自救和市场化投资,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费者、渠道、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员工的利益;更是一次产业互补,全体股东将全力支持新荣耀,让新荣耀在资源、品牌、生产、渠道、服务等方面汲取各方优势,更高效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据悉,收购方深圳智信是由深圳国资主导,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共同参与的一家合资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的大股东为深圳国资,股东名单还包含四家公司,分别是深圳协同、深圳市星盟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星盟信息)、深圳市春芽联合科技企业(深圳春芽)、深圳市智城发展有限公司,具体持股比例不详。
声明指出,此次所有权的变化不会影响荣耀发展的方向,荣耀高层及团队将保持稳定。投资新荣耀的经销商和代理商也承诺:未来只享有财务上的投资回报,在业务侧将遵循公平交易的市场化原则,与其他经销商、代理商享受同等机会。
11月25日晚间,天音控股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向星盟信息增资5亿元。此前,天音控股对星盟信息初始认缴出资额为2400万元,占出资总额的1.74%,增资后,公司出资总额占比将提升至17.97%。
无独有偶,爱施德于同日发布公告称,作为荣耀品牌的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商,公司拟与团队持股平台共青城爱耀共同出资,增加共青城酷桂在星盟信息的认缴出资额。此前,共青城酷桂初始认缴出资额为3000万元,占出资总额的2.18%。增资后,子公司共青城酷桂将持有星盟信息6.6亿元的出资份额,占出资总额的23.72%。
本轮增资完成后,星盟信息注册资本将从13.77亿元增至27.83亿元。股权结构将变更为:共青城酷桂持股23.72%,中邮集团持股21.56%,松联科技持股18.69%,天音通信持股17.97%,普天太力持股17.97%,鲲鹏展翼持股0.09%。
其中,除了执行事务合伙人鲲鹏展翼(GP)以外,其余出资人(LP)均为手机国包商或者分销商、经销商和代理商。也就是说,爱施德目前在参与收购的5家国内核心代理商中出资比例最高,成为合资企业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爱施德也是此次唯一公司与团队共同出资参股的公司,似乎已有了很强的“主人翁”意识。
爱施德表示,在此次增资计划中,公司拟出资5.7亿元,而团队持股平台共青城爱耀拟持股9000万元。公司是荣耀品牌的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商,团队持股将起到激励作用,有利于深化与荣耀的长期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不过根据公告,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最终的投资金额和股权比例尚未确定。截至发稿,其余参加收购的上市公司,苏宁易购、深圳能源、深高速均未发布相关公告。
天音与爱施德的渊源
这次增资的两家上市公司,看似无关,实则渊源颇深。
公告显示,共青城爱耀的合伙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管,天音通信的控股股东天音通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与公司董事为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共青城爱耀、天音通信与公司为关联关系,本次交易属于关联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同时增资的两家上市公司,爱施德的实控人黄绍武和天音控股的董事长黄绍文是亲兄弟关系,增资完成后,黄氏兄弟将合计持有41.69%,似乎是拿下了“新荣耀”的绝对话语权。
资料显示,爱施德成立于1998年,是弟弟黄绍武与永修老乡黄文辉、严四清等人共同出资创立,为纯民营性质。彼时作为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宇龙酷派、苹果等国内外著名品牌在中国的核心代理商,赚得盆满钵满。
而同样从事手机代理业务的天音控股则是国资背景,其大股东为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8.89%。出任董事长的哥哥黄绍文,在其中持股比例仅1.8073%。
有趣的是,兄弟俩分别坐镇的爱施德与天音,在手机分销领域本应是核心竞争对手,却似乎刻意“避嫌”,甚至分销的产品都鲜有重合。天音控股也承认了这一说法。公司表示,虽然主营均为手机分销业务,但公司与爱施德代理手机品牌有差异,即使代理相同品牌手机,销售产品型号不同,其生命周期与热销度均不同。
在爱施德上市时,这一情况也引发了广泛争议。一方面,招股书中公布实控人黄绍武与另一家同业上市公司天音控股的总经理黄绍文为亲兄弟,另外,爱施德主营业务中有70%以上为代销三星手机,这样对单一产品的依赖,使得投资者对“内幕交易”、“商机让渡”可能性,以及爱施德未来的成长性产生担忧。
近年来,爱施德经营业绩表现不错,处于“营收不一定增,但利润一直涨”的状态。
2015年至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5.69亿元、483.33亿元、567.36亿元,同比变动2.58%、-2.49%、17.38%,总体变动幅度不大;而同期净利润为1.41亿元、1.88亿元、3.79亿元,同比增长382.54%、33.51%、101.84%,保持着高速增长。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9.69亿元,同比小幅下降了1.78%,净利润却高达3.44亿元,同比增长470.67%。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实现营业收入440.71亿元,同比微增7.54%,净利润却为4.79亿元,同比增长56.85%,前三季度盈利已大幅超过去年全年。
公司的财务状况也保持稳健。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2.66%,账面货币资金为43.80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6.19亿元(主要为结构性存款等),长短期债务合计为31.54亿元,未显债务压力。
不过,也有市场观点指出,作为同业,爱施德营收不及天音,利润却显著厚于天音,看上去似乎是“弟弟吃下了赚钱的业务”。不过无论哪家公司来做,主流手机品牌的分销收益最终都落入了“黄家”的口袋。
赣商黄氏兄弟
虽然黄氏兄弟在公开场合十分低调,但背景却不容小觑。
神州通投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黄绍武,生于1970年,江西永修人。其1996 年 10 月在南昌开始创业,靠手机代理起家;1998 年南下深圳与老乡合伙创立了爱施德,继续深耕手机分销业务。
伴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黄绍武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本,后又扩张投资版图,成立了神州通投资集团。目前集团行政总部位于深圳,业务总部位于北京,全国范围内已拥有员工上万人,年营业额近200亿元。
官网显示,神州通集团投资领域涵盖移动互联网及相关产业、智能制造、光通信、生态农业、供应链、地产等。集团下辖子公司19家,其中上市公司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深圳市重点文化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不过并未具体披露子公司名称。
不过,查询企查查数据,仅发现集团旗下拥有2个上市公司平台,除了2010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通信数码分销商爱施德(002416);还有2016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太辰光(300570),后者主要从事光通信业务,属于高新技术企业。
对于创业打拼多年的企业家而言,旗下公司上市,无疑是走到镁光灯下,接受市场检验的最好方式。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多为自然人持股,也成就了一个又一个造富神话,神州通集团正是一个典型例子。
得益于爱施德的上市,持股达55.76%的黄绍武,个人财富急剧膨胀,当年即以123亿元的财富,名列中国富豪榜第42位,成为赣商首富。根据今年的最新数据,黄绍武仍以超135亿元财富位列《2020年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401名,在赣商富豪榜中仍排到前十,资产较去年增长15亿元,增长率达12.5%。
黄绍武曾在2015年接受采访对媒体表示,自2010年5月爱施德上市成功,内部涌现了一批新的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员工,“聚才兴业,共享成功”的企业宗旨由此得到了全面的落实和精彩的诠释。其主动表示,除爱施德外,其他数家企业也正筹备进入资本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巨富家族掌门人,黄绍武在深圳政商界也颇有话语权。其身披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总商会副主席、深圳市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北京江西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等诸多身份,同时也是知名企业家圈子——深圳同心俱乐部最年轻的现任理事之一。
虽然任正非在26日荣耀送别会上真诚表示:“华为不能因为自己受难而拖代理商、分销商下水。荣耀与华为一旦“离婚”就不要再藕断丝连,荣耀要做华为全球最强的竞争对手,超越华为,甚至可以喊打倒华为。”
但实际上,荣耀“单飞”的推进并不容易。根据媒体报道,按2019年荣耀60亿元利润的16倍PE来计算,荣耀收购价或能达到1000亿元之高,是最初传闻的250亿元的五倍,且形式为现金收购。
荣耀的巨大体量,无论是哪家都难以“独食”,这或许也是30余家代理经销商博弈分配时的重点,最终由实力雄厚的黄氏兄弟拿下最大份额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从爱施德与天音控股颓靡的股价表现来看,市场似乎对此并不买账。11月17官宣后,天音控股闪崩跌停,爱施德则最终收跌8.79%,此后数个交易日两家上市公司均跌势不停。
分析观点普遍认为,“荣耀易主”更多是财务层面上的变化,对公司实际经营影响不大。“新主人”多为下游渠道商,此前均未涉及手机制造业务,很难在品牌、研发能力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对荣耀的整体经营提供额外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