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建之美|第五期:门窗隔扇

一窗一世界,在诗情画意的徽州,门窗演绎了东方美学意境。这一期的“徽州古建之美”,与大家一起分享门窗隔扇里的诗情画意。
图片
隔扇又称槅扇、格扇,俗称“格子门”,是徽州建筑内部进行分隔的主要构件,广泛用于民居室内门窗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观景功能。
门扇由外框、隔芯、绦(tāo)环板和裙板组成,通常为四扇、六扇、八扇、十二扇。
图片
木雕隔扇门
窗扇多与窗栏板成套组合使用。窗栏板是徽州民居特有的装饰物,俗称“槛挞衣”,意为窗户的衣服,它既不影响采光,又可遮挡外人视线及从天井方向飘落的斜风细雨。因其正好与人视线平齐,故徽州人对此处装饰特别重视,往往是整幢民居木雕工艺最精彩之处,反映出徽州人的精致生活。
图片
木雕窗套
明代至清初,隔扇简朴,少雕饰,以格纹和柳条窗居多。清中期以后,隔扇雕饰日趋华丽、繁缛,纹饰题材丰富,有草木花卉、山水风景、仙人瑞兽、戏曲故事、博古杂珍等图案。
01
木雕窗套 明
图片
图片
此套木雕窗的窗扇是柳条窗,外层为窗栏板,既美观又可起到防止窥探的作用。
02
戏曲人物宝相花窗扇 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顶部饰花鸟,底部为瑞兽,主体部分以镂雕宝相花为地,中心浅浮雕戏曲人物图案。宝相花是中国传统吉祥纹饰,源于佛教装饰艺术,集合了莲花、牡丹等特征,尤其在花蕊处,以圆珠作规则排列,似闪闪发光的宝珠,富丽华美,有吉祥、美满之意。宝相花盛行于隋唐时期,隋唐以后也被广泛运用于瓷器、金银器、织物、雕刻等装饰艺术中。
03
木雕兽纹窗栏板 明
图片
上层为镂空浮雕如意云纹,中间几何纹样嵌以夔龙纹,下部饰鹿苑瑞草灵芝,生意盎然,有吉祥如意、健康长寿之意。
04
人物花卉鸟兽窗栏板 清
图片
图片
中间人物场景为士绅阶层的文娱活动,室内桌椅板凳俱全,弈棋、抚琴、围观欣赏,各得其乐。两边骑马人物动态十足。左右两端雕饰才子佳人、母子嬉戏。上部分别镂雕松鼠葡萄、凤戏牡丹、双龙戏珠,底部饰狮子滚绣球、禽鸟荔枝。整体内容丰富,雕刻精细,人物面部表情栩栩如生。
05
龙纹镂空窗扇 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主体纹饰为对称的双龙图案,二龙上下呼应,奔腾于云雾波涛之中,体态矫健,表情生动,极具动感。上层镂雕一对喜鹊嬉戏于牡丹花丛,下部饰万字纹,寓意双喜临门、富贵吉祥、福寿绵长。镂雕纹饰表面均施以金漆,又以红漆描边,主次分明,主题突出,有大气磅礴之感。
在徽州古民居中,窗是最具特色的建筑构件之一,经过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它除了有通风采光、安全防盗的功能,也成为深宅内院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家可以来新馆四楼“徽州古建筑”展厅中感受古徽州的诗意人居。
文:管丹平、冯慧
图:李鹏飞
编辑:李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