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缺素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图片
(网络配图)
一、缺素原因
1.缺氮。多发生在有机质含量较低,酸度足以抑制硝化作用的砂质土上。
2.缺磷。常出现在重质土壤上,是因固结作用使磷成为不可利用的状态;轻质土壤上天然含磷量低;前茬收获物消耗也可引起缺磷。
3.缺钾。淋溶的轻砂质土、腐质土、泥炭土易缺钾,常不能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要。
4.缺硼。土壤酸化、硼素被淋失或石灰施用过量,均会导致缺硼。
5.缺铁。土壤中磷肥多或偏碱性,影响铁的吸收和运转,出现缺铁症状。
6.缺锰。土壤黏重、通气不良的碱性土易缺锰。
7.缺镁。多发生在具有较高酸度的土壤中,或施用含有某些高浓度含氮营养物质的矿质肥料,可加重镁化合物的流失而造成缺镁。
8.缺硫。长期或连续施用不含硫的肥料,易出现缺硫。
9.缺钙。生长在几乎不含有钙化合物的轻砂质土壤上的马铃薯,常比重质土壤上的较早出现缺钙症状。
图片
马铃薯缺钙症状(网络配图)
二、防治方法
1.防缺氮。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生产上发现缺氮时马上埋施发酵好的人粪,也可将尿素或碳酸氢铵等混入10~15倍腐熟有机肥中,施于马铃薯植株两侧,后覆土、浇水。也可在栽后15~20天结合施苗肥,每667平方米(亩)施入硫酸铵5公斤或人粪尿750~1000公斤。栽后40天施长薯肥,每667平方米(亩)用硫酸铵10公斤或人粪尿1000~1500公斤。
2.防缺磷。基肥每667平方米(亩)施过磷酸钙15~25公斤,混入有机肥中施于10厘米以下耕作层中;开花期每667平方米(亩)施过磷酸钙15~20公斤;也可叶面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或0.5%~1%过磷酸钙水溶液。
3.防缺钾。施基肥时,在基肥中混入200公斤草木灰。栽后40天施长薯肥时用草木灰150~200公斤或硫酸钾10公斤对水浇施。也可在收获前40~50天,喷施1%硫酸钾,隔10~15天1次,连用2~3次。也可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或1%草木灰浸出液。
4.防缺硼。于苗期至始花期每667平方米(亩)穴施硼砂0.25~0.75公斤,也可在始花期喷施0.1%硼砂液。
5.防缺铁。于始花期喷洒0.5%~1%硫酸亚铁溶液1次或2次。
6.防缺锰。缺锰时,叶面喷洒1%硫酸锰水溶液1~2次。
7.防缺镁。缺镁时,首先注意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堆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保持中性,必要时亦可施用石灰进行调节,避免土壤偏酸或偏碱。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做到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配比合理,必要时测定土壤中镁的含量,当镁不足时,施用含镁的完全肥料,应急时,可在叶面喷洒1%~2%硫酸镁水溶液,隔2天1次,每周喷3~4次。
8.防缺硫。缺硫时,施用硫酸铵等含硫的肥料。
9.防缺钙。缺钙时,根据土壤诊断,施用适量石灰,应急时叶面喷洒0.3%~0.5%氯化钙水溶液,每3~4天1次,共2~3次。此外,还可施用惠满丰液肥,每667平方米(亩)用量为450毫升,稀释400倍,喷叶3次即可,也可喷施促丰宝R型多元复合液肥700倍液或“垦易”微生物活性有机肥300倍液。
作者:陈琳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南方科技报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