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浸润美丽乡村

冬季的岩鹰山水库,沿岸山川绵延起伏,湖水碧绿似翠玉,好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修文县小箐镇岩鹰山村因岩鹰山水库而得名。岩鹰山水库不仅滋养了岩鹰山村,修建水库的精神也被弘扬传承,一直推动着岩鹰山村的发展。一直以来,岩鹰山村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进行文明宣传,选树先进典型,让乡村更美丽、乡风更文明、村民更富裕。今年11月,岩鹰山村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干群齐心 建设美丽乡村

上世纪70年代,这一带缺水且少粮,岩鹰山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当地“滴水贵如油”的情况,水库的水灌溉了农田,润泽了乡村,促进了发展。2014年,原小箐镇新场村、万兴村、大林村和凤凰村大山组合并组建成岩鹰山村。

提起修建水库的故事,岩鹰山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1971年11月,时任县委书记张锡林实地考察、制定方案、指挥建设,带领干部、群众吃住在工地,战天斗地11个月,建成了岩鹰山水库。

“水库精神”在岩鹰山村不断延续,“要为村民办实事”成为历届村支两委党员干部的精神坐标。

党员带头、干群齐心,是“水库精神”的重要内核。在创建文明村镇的过程中,岩鹰山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党员志愿者队伍,带领全体村民共建共享——

发动村民保护水库,设立公益性岗位负责清理水库白色垃圾,实施禁渔禁捕。在全村人的努力下,2016年,岩鹰湖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

加快建设“布局优化、村道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定期清运垃圾,集中处理污水,村民自觉践行“门前三包”,环境卫生焕然一新。

2018年,在“绿水青山田园梦,美丽乡(村)铸金山”——寻找百姓心中的“贵州最美乡(村)”推荐活动中,岩鹰山村成功入选贵州十大最美乡(村)。

崇尚文明 争做文明村民

走进岩鹰山村,随处可见“爱护环境卫生”“除陋习,树新风”等宣传标语、宣传画。

“我们始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明村镇创建的全过程,铸造‘文明之魂’。”岩鹰山村党支部书记唐坤说。

设在村委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岩鹰山村重要的精神文化阵地,内有图书室、阅览室、娱乐活动室、童伴之家等。

12月1日下午,放学的孩子们涌入童伴之家,在志愿者老师的辅导下学习、写作业。

“这些孩子很多是村里的留守儿童,每周一、二、五下午放学就会过来,会有志愿者陪伴他们学习、做游戏。”唐坤说。

岩鹰山村还积极开展卫生家庭、孝老爱亲家庭等评选活动,加强村民道德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同时,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举办苗族“四月八”庆祝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法、知法、守法,讲卫生……这些村规民约已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发展产业 带动村民致富

仓廪实则知礼节。岩鹰山村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以经济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岩鹰山村通过“龙头公司+村集体+农户”等模式,发展生猪养殖、食用菌种植、蜜蜂养殖等项目,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让不少村民受益。

身有残疾的岩鹰山村村民苏贵银曾是贫困户,在村支两委帮助下,发展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现在已是村里的产业大户。

同时,山美、水美、村美、人美的岩鹰山村旅游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每年夏季,四川、重庆、湖南等地的游客常来避暑。

“我家有20个床位,今年夏天都住满了。”岩鹰山村村民王磊高兴地说,他是村里最早发展民宿的,仅开民宿每年能有4万多元收入,再加上种植养殖业,一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据介绍,2020年,岩鹰山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8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40万元。

唐坤表示,“全国文明村镇”的荣誉来之不易,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把“全国文明村镇”的牌子擦得更亮。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成琼 实习记者 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