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沙漠中的生命之魂

图片
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的人,流传着一个寓意隽永的传说:“胡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胡杨生死轮回在三千年之间。” 这个传说似乎已超脱了人类历史文明,以膜拜的心情讴歌大自然,并将生命永恒的桂冠,赋予了亘古荒漠中生存的胡杨树。
图片
并非倾心传说中胡杨跨越时空之悠长,才相信它的真实。我认为胡杨的价值在于它生时留下了令人钦敬的坚忍精神;而死后,则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延续生命的存在,胡杨把生命的全部交给了死亡去延续,生而不灭,是胡杨向人类昭示的一种生命观。
图片
从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终日都是一个匆匆行者,荒漠中的胡杨如同娴熟使用哑语的向导,引导人走向沙漠深处。经常看到葱笼茂盛的树林里有一片片枯死的胡杨,让人感受到穿行在生死之间,在我的眼里,生与死是这片沙漠留下的唯一记忆。
图片
我熟悉胡杨,可以从它剥落凹陷的躯干上及它枝叶生长的朝向判断出方位,闭上眼睛可以从胡杨身上摸挲出它生存的境况,在胡杨沁出的苦香里,甚至能闻得到它传输出来的顽强生命信息。
图片
中国的胡杨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地区,包括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内蒙古河套地区,但主要还是分布在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该地区胡杨群落分布的面积约占国内胡杨林总面积的90%。之外,在中亚、西亚干旱地区也存有少量的胡杨群落分布。从整体上看,塔里木盆地自然地理环境更适于天然胡杨群落的形成。在新疆发现的胡杨化石标本表明,至少在地质第三纪末期的上新世,即距今2000万年前,胡杨就成为塔里木盆地主要树种之一。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晓那些古老的原始胡杨林生成的年代,但赋予生命象征的胡杨无疑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最早的“居民”。
图片
由于塔里木盆地是个山间封闭性盆地,四周有高山环抱,气候异常干燥,胡杨的分布与盆地水系、水域密不可分,其分布的形态亦不尽同:沿河岸阶地生存的胡杨因汲取充足的水分,形成河曲绿色长廊;在河水下游散流地段,呈现出稀疏的胡杨林带;而地处低洼、常年得到补给水的河漫滩上则形成片状的胡杨林。
▼ 塔里木河流域河漫滩上的胡杨有足够的水源补给,生长葱茏茂盛(2016)
图片
胡杨在维吾尔语中称作“托克拉克”,即“最美丽的树”,属杨柳科杨属胡杨亚属,系高大落叶乔木。通常,成龄树在不受外因的损害下树干通直。胡杨具有自然整枝力,即胡杨生长期主干上密生的小枝会自然枯萎脱落。当地人又将胡杨称作“异叶杨”,原因是胡杨叶形有较多变异,一般幼龄树及成龄树基部萌生枝条上的树叶为线形或柳叶形,成龄树叶形变异为阔卵形、心形、三角形,叶缘呈疏生锯齿状。胡杨大多为雌雄异株,柔荑花序,每年5月开花,花先于叶,至8月间果实成熟,蒴果三裂,果絮随风传播籽种。籽种飘落在潮湿土壤上三天即可萌生发芽,在干燥的土壤中籽种十天之后便失去生命力,即使予以湿润的条件也不能萌发生苗。因此,大面积的天然胡杨林是在潮湿河漫滩环境基础上形成的。
▼ 和田地区策勒县315国道旁的胡杨林(2015)
图片
图片
胡杨属旱中生植物,对干旱、盐碱及风沙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一株成龄树主根可深扎地下6~10米,侧根十分发达,在浅土层呈水平方向可形成长达数十米不等的浅根系。成龄胡杨主干一般高达7~11米,树皮质厚且富有弹性,具有较强的抗压力与抗弯力,坚韧性能甚至优于天山云杉。
图片
胡杨体内较高的含盐量对恶劣环境的耐受性为其它树种所不及,其枝叶含盐量可高达47%,体内高度含盐量增加了细胞的渗透压,这有利于外界水份的吸收并减少过多水份的丢失。当体内盐分含量蓄积到临界程度,便会在树干局部崩裂表皮,泌解体内过多的盐分,当地居民称之为“胡杨泪”或“胡杨碱”,并用作发酵面食的调和剂,也有人将胡杨碱作为辅料制成肥皂使用。
▼ 胡杨身上分泌的盐分,当地居民称之为“胡杨碱” (2015)
图片
初冬,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我踏着寒霜沿着和田河南北向穿越,干涸的河谷成段被流沙覆盖,判断方向的主要依据是干涸河谷两岸的胡杨林。在夏日里,湍急的河水季节性地从昆仑山北麓泄流而下,两岸是郁郁葱葱的绿色长廊,而在其后便是半年之久的枯水期。塔克拉玛干沙漠凡是河水流经的地方至今还生长着大面积的原始胡杨林。
图片
胡杨密布的地方大多有人类活动留下的遗址,这几乎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个规律,如果见到一大片绿色的胡杨林,林间一定会有村落并且有人居住。假如是一片仰天枯立的胡杨,表明这里曾经是绿荫覆盖的地方,其后,逐渐沦为废墟了。现在,天然胡杨林正由沙漠地带向河源后退,在有河水的地方很远就会看到胡杨森霭,而失水干涸的地方,天然胡杨林正面临着深陷沙海的命运。
图片
我见到过很多粗壮高大的胡杨,没有人能说清楚它生长的年龄,实测过一株活着的胡杨最大树径达到180厘米,树冠距离地面21米,据当地人说这是胡杨树高度的极限了。2002年,我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古河床上见过一株树围5米的枯胡杨,这株胡杨裸露的水平根系长达30米,腹已中空,有人推测它有800年的树龄。然而,从始至终没有人能够告诉我生长千年的胡杨是什么样子的。
▼ 患上心腐病的胡杨,腹中空空的树体可以容纳好几个人,意味着这株胡杨的生命进入了衰退期 (2002)
图片
图片
曾经在昆仑山北麓于田县海拨3200米的山谷,看到聚生的28棵胡杨,其中最大的一株高约16米。山崖下的一条溪流既浅且窄,除洪水季节有余水流入溪谷,其它季节得不到地下补给水,而溪谷距胡杨林生长的高度有一定的距离,显然不利于胡杨根系汲取水分。胡杨枝干向山崖平行伸出,在半空中形成伞状的绿帷。由于空气湿润,胡杨可以通过枝叶从空气中汲取微量的水分。在这样的海拔出现胡杨,可以推测在古地理环境中,胡杨垂直分布的情景是存在的。
▼ 昆仑山北麓于田县海拨3200米山谷生长的胡杨(2000)
图片
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史前人类,很早就懂得胡杨对他们的重要意义,他们用胡杨木搭建成最原始的房屋,并截取胡杨树干刳空制成独木舟,手执带有石镞的胡杨矛枪及胡杨木制成的弓弩,度过他们的渔猎生涯。
▼ 居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心地带的达里雅布依人用胡杨搭建的房屋 (2002)
图片
▼ 生活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孔雀河流域及罗布泊西北一带居民曾经以渔猎为生。如今,独木舟人家日趋减少,泛舟捕鱼的生活情景逐渐消失 (1999)
图片
他们使用的生活器皿木勺、木碗、木几、木盘,以及用作炊煮的木盆,无一不取自胡杨木。而手巧心慧的女人们则用胡杨木制成纺轮,尽管生活简陋,但总少不了一柄精心制作的胡杨木梳,以至于在所有的古墓穴中单凭发髻间的木梳和精心缀结的木扣,就能让人直接分辨出墓室中主人的性别。也许,这世上再没有哪一种树木能像胡杨悉数解肢为人类所利用了。
▼ 和田地区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铁里木村,当地人刳空整株枯死的胡杨制作而成的门 (1999)
图片
塔里木盆地的居民曾把胡杨当作神祗崇拜,表明胡杨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据考古发现,孔雀河下游古墓沟遗址系距今3800年前史前人类公共墓葬。墓葬的营造方式以胡杨木排列成巨大的环形图案,它的深层涵义至今尚未破解。同样,在小河5号墓地也发现了以胡杨木为标志的公共墓葬地。独木舟形的棺木和插立在墓地间的木浆表明早期先民以渔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在墓葬中还发现用胡杨木刻成的人物雕像,推测似乎具有偶像祭祀的含义,而这一切都在表明胡杨是古人类用于纪录生产活动的神秘符号。
图片
▼ 沙漠中枯槁的胡杨树干经历千余年的风吹日晒,犹如盛放的花朵,这是它生命最后的绽放 (1999)
图片
图片
不同于现代人的观念,在古人的心目中胡杨既是生命的象征,也是种族成员死后的标志。在聚落中,胡杨林是人们生时的乐园,也是他们最终步入另一个世界里的圣地,他们带着生前使用的胡杨木制作的生活器皿一同入殓。墓地上遍栽的木桩宛如一片胡杨林,下面堆垒着胡杨嵌合而成的木棺,或者几代,乃至数十代人埋葬在一座巨大的公墓中,在胡杨的怀抱中入土安寝。那些插立在墓地上的胡杨木,代表着无数的灵躯,而每一根胡杨木代表一个人生,标志一个人从生至死完整的过程,人生幻灭,而胡杨木枯立不朽。
图片
▼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月光很冷,在隆冬季节的夜晚滴水成冰 ,将胡杨躯干冻成木骸 (1999)
图片
20世纪初以来,塔里木盆地文物发掘出的那些雕刻精美图饰的梁木和书写文字的木牍,很多都是以不朽的胡杨木制成的,在人文探索中,让我们认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一个个聚落、一个个族群依胡杨荣枯而主宰它生死聚散。而一个人生前和死后的财富都以胡杨木为标准,在一片绵贯千里的沙海中胡杨带来和送走的是历史的全部!
图片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它引得更多人的关注。百余年来,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考古发现,人类早期生产活动约在距今4000年前,其种族聚落基本上分布在盆地边缘具有稳定水源的区域。汉初,丝绸之路沿途西域诸国大多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边沿河地带。
▼ 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古城遗址 (1999)
图片
图片
两汉时期,塔里木盆地的总人口达到40万,其中塔里木河流域人口约30万,占塔里木盆地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塔里木河流域畜牧、农业生产已达到相当规模,这固然与当时汉王朝统治西域的战略举措有关,但也表明两汉时期的塔里木河水资源是充裕的。
▼ 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古勒巴格乡一口压力水井、一截胡杨树躯干 (1999)
图片
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中期,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受周期性干旱气候的影响,导致包括楼兰屯田区、精绝国等因缺水被迫放弃,在之后千余年里,虽然干冷、暖湿气候周期性的变化持续交替进行,但气候干旱的特征却愈加明显。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楼兰古城三间房遗址前散落的胡杨 (1995)
图片
图片
塔里木河是环塔里木河流域的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孔雀河、迪那河、渭干河与库车河、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等九大水系144条河流的总称,流域总面积102万平方公里。近代有四条主要河流入注塔里木河,即:和田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及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成为纵贯塔里木盆地最大的一条河流。如以上游叶尔羌河起始计程,塔里木河总长度为2179公里,但塔里木河上游之一的喀什噶尔河在百余年前不再汇入塔里木河,而叶尔羌河、和田河也只有在洪水季节入注塔里木河。20世纪70年代后,只有阿克苏河入注塔里木河,流程萎缩几近一半。
图片
图片
塔里木盆地震恐人心的消息莫过于罗布泊的消失。关于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人们有着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可分为自然和人类生产活动两个原因,人类的生产生活加剧了环境的恶化。1995年,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胡杨林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600万亩减少到目前的360万亩,下游的胡杨林面积由81万亩减少到现在的11万亩。荒漠化的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原本生长着茂密的柽柳、梭梭草等抗旱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其中包括适应干旱地区的药用植物,如:麻黄草、三棵针、沙棘等,由于得不到足够水份的浸润,渐渐被沙海吞噬,幸存的植物面积越来越少。
图片
当人类的生存空间被弥漫的黄沙笼罩的时候,受环境恶化煎熬的野生动物也已经走到了末途。历史上塔里木河下游两岸生长着蔽野的原始胡杨林及水草丰美的植物坪,这里曾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如今,这片土地上的新疆虎早已绝迹,现存的动物仅见鹅喉羚和塔里木兔,禽鸟的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减少。动物和鸟类的生存适应能力要比人类顽强,但它们对生存环境恶化的预兆却比人类反应得敏感,野生动物和鸟类的日趋减少、消失,意味着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已陷入困窘状态。
▼ 经过20年综合治理,塔里木河全流域实现了"水流到台特玛湖,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的规划目标 (2016)
图片
▼ 初冬,塔里木河下游河段飞鸟翔集 (2015)
图片
秋末,我再一次来到塔里木河下游尉犁县的喀尔曲尕,望着金色的胡杨林和水面上漂泊的独木舟,在我身后的不远处,每一座院落里的房屋都倚靠着一株胡杨,而每一株胡杨都是居住者不舍的根。
▼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若羌县,经过生态输水的台特玛湖,消逝多年的湖水又回到古老的湖床,形成了近200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 (2018)
图片
▼ 尉犁县塔里木乡遇见一位老人,他从沙漠腹地往绿洲迁徙,毛驴车拉着家当和一条独木舟,车上蹲着一只猫,还有一条狗跟在车后 (2004)
图片
▼ 尉犁县喀尔曲尕乡有森林面积107万亩,其中胡杨林面积占70%以上,这里的地表水主要来自塔里木河 (2003)
图片
▼ 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镇库木艾日克村,76岁的农民画家阿卜力克木老人在墙上绘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家园 (2015)
图片
▼ 农民画家阿卜力克木老人的绘画作品《秋天的胡杨》(2016)
图片
文中黑白图片使用 ILFORD Delta 100 胶片
部分彩色图片使用 KODAK Ektachrome E100VS胶片
摄影:Shangchangping
参考文献:
[1] 班固(汉).《汉书》[M]. 中华书局,1962.
[2] 范晔(南朝宋).《后汉书》[M]. 中华书局,1965.
[3] 尚昌平. 黄沙万里说胡杨[J]. 中国国家地理,2007,555(01).
本 文 创 作 团 队
撰文:尚书 | 设计:飞喵 | 校对:艳玲 | 监制:吕翔 |nn审稿:沈永平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