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梳理|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数据疑云待解 科学精神重提

事件概述
11月23日,英国药企阿斯利康公布其与牛津大学合作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平均有效性70%,在接种一剂半剂量疫苗方案下,有效性甚至高达90%。此试验数据一出,舆论欢呼声一片。2天后,阿斯利康与牛津大学接连承认,在90%有效性背后,给志愿者注射一剂半剂量疫苗的操作其实是接种人员个人疏忽造成的“错误”,在此“错误”接种剂量下,且接种剂量更小的情况下得出的90%有效的临床试验结果引来各界质疑。
图片
舆情走势及关键节点
以11月23日~12月3日为监测时间段,如图所示,相关信息主要呈现“波浪式”发展,媒体关注度高于网民关注度。
图片
监测时间:2020年11月23日~11月3日
数据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中心
#1节点一
阿斯利康公司与牛津大学公布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结果,接种剂量问题引发质疑
‍‍‍‍‍11月23日,阿斯利康宣布新冠腺病毒载体疫苗AZD1222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结果,疫苗有效性最高可达90%。这一结果涵盖了在英国进行的名为COV002的 II/III期临床试验,和在巴西进行的名为COV003的 III期临床试验,总计23000名受试者接种了两剂疫苗或安慰剂注射,中期分析在131名志愿者感染新冠病毒时进行。受试者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参与者接受两剂全剂量疫苗接种,而另一组参与者先接受半剂量疫苗,再接受全剂量。接受两剂全剂量的疫苗组人数更多,但有效率较低,为62%;半剂量和全剂量结合的组人数较少,但有效率更高,达90%。将两组样本相加,得到该疫苗的平均有效性约为“70%”。该疫苗在2~8摄氏度情况下储存、运输和处理至少6个月,并在现有医疗保健环境下接种。阿斯利康称,将继续积累更多数据,并进行更多分析,以完善功效读数并确定保护的持续时间,并且将立即准备将这些数据提交给全球设有有条件批准或加快批准机制的监管机构。澎湃新闻发表《牛津:与阿斯利康合作疫苗有效率70.4%,可冰箱温度储存》、财新网发表《阿斯利康发布新冠疫苗中期数据 有效性最高达90%》以及财联社、每日经济新闻等财经类媒体进行了转发报道。
该疫苗的价格、存储运输优势受到关注。如第一财经发表《阿斯利康新冠疫苗高有效,更大优势是可常规储运》、环球网发表《外媒: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有效率“70%”,可在2~8摄氏度环境下存储运输至少6个月》称,专家表示,新冠疫苗大范围人群使用,价格和储运便利性成为普及的关键。辉瑞的疫苗需要在摄氏零下70度保存,每剂五人份,取出疫苗后必须在20分钟内完成接种,这个在基层的操作难度很大,而对运输也是挑战。而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的保存条件是比较容易满足的,这个特性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重要,由于交通不发达,疫苗在这些国家的分发速度较慢,如果使用美国疫苗,冷链运输和疫苗保存都将是非常大的挑战。微信公众号“识林”发表《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初步分析平均 70% 效力,对供应链要求相对更简单》称,阿斯利康首席执行官表示,疫苗的简单供应链以及阿斯利康对广泛、公平、及时获取的非营利保证和承诺意味着这款疫苗将是可负担得起的 , 并且可在全球范围广泛使用。澎湃新闻发表《四大新冠疫苗比价:阿斯利康或3美元起,俄罗斯低于10美元》称,该疫苗的单价或在3美元至4美元之间,这是目前新冠疫苗的最低价格。官方还未确认这一价格。
此外,两组试验的有效性存在较大差异引发业内关注和质疑。如微信公众号“病毒学界”发表《为什么阿斯利康/牛津大学的COVID-19疫苗阳性结果令科学家感到困惑》称,有专家认为,该试验可能还不足以判断两种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一旦发现更多的COVID-19病例,这种差异就会消失。有专家认为,较低剂量的疫苗在刺激支持抗体产生的免疫细胞亚群(称为T细胞)方面可能做得更好。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免疫系统对黑猩猩病毒载体的反应。头条号“临床前线”发表《保护力60%还是90%?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数据公布》称,阿斯利康的疫苗结果让人迷惑,科学家们猜想一是因为样本量不够,二是因为剂量原因。澎湃新闻网发表《接种1剂半疫苗效果更好?牛津疫苗团队答澎湃:需进一步研究》称,牛津大学疫苗研究组主任回应,如果接种半剂的疫苗效果较好,就意味着未来可以有更多人在更快的时间内接种疫苗。这是一个令人兴奋和有趣的结果,但是我们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在微博平台上,@牛津大学官方微博发布相关试验结果,@英国首相、@FT中文网、@华尔街见闻等微博关注报道相关信息。网民对疫苗表示期待,也有人将国外新冠疫苗的进展与国内进行对比,如@纳言:为什么我们的疫苗基本上全部有效,美帝的疫苗是70%或者90%有效?
#2节点二
阿斯利康透露更高效力的数据源于试验的“偶然”,并表示将进行新一轮全球试验,进一步引发关注
‍‍11月26日,澎湃新闻发表《阿斯利康:“将错就错”才发现“接种一剂半疫苗有效率更佳”》称,据路透社24日报道,阿斯利康相关负责人表示,注射一半剂量这个操作是出于偶然。原计划是为英国的试验参与者注射两剂全剂量的疫苗,但是在注射第一剂后,研究人员注意到一些人出现的副作用比预期的要轻,随后他们回头检查了之前的操作,发现疫苗剂量少用了一半。团队“将错就错”,在预定时间给这群试验参与者注射了第二剂全剂量的疫苗。《纽约时报》25日撰文称,一些科学家和行业专家表示,阿斯利康最初披露数据的方式存在错误以及一系列其他不规则和遗漏,削弱了他们对结果可靠性的信心。此外,关于疫苗在今后的试验中是否还能保持如此高的有效率,以及该疫苗未反映出老年人的数据等问题,仍让外界对该疫苗持有疑虑。观察者网发表《疫苗90%有效性因犯错得来,阿斯利康高管:这无关紧要》称,面对批评与质疑,阿斯利康有关负责人则称,该错误其实无关紧要。
试验中的意外错误让批评质疑之声愈演愈烈,公司股价也随之下跌。如《科技日报》刊发《阿斯利康/牛津新冠疫苗有效性遭质疑》称,专家质疑说,低剂量组的人数相对较少,因此很难知道该组中的效果是真实的还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小剂量组中参与者均超过55岁。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倾向于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因此低剂量组的年轻参与者可能是使结果看起来更有效的原因,而不是剂量大小的原因。新浪财经发表《阿斯利康延续跌势,因分析师继续质疑其临床试验数据》称,与23日公布疫苗后的情况相比,阿斯利康的股价在不到一周时间内下跌超过6%。
面对质疑,阿斯利康表示将启动新的试验。11月27日,新华社发表《阿斯利康拟启动小剂量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称,阿斯利康26日表示,阿斯利康可能启动新的临床试验,以评估小剂量疫苗的有效性。新的临床试验可能在全球范围开展,而非加入正在美国进行的临床试验程序。鉴于研究人员了解这种接种方式的效力,新的临床试验“可能推进更快”,需要“更少受试者”。世卫组织发言人对此表示,期待阿斯利康新一轮疫苗试验的完整数据。
微博平台上,网民对对阿斯利康临床试验表示质疑。如@Jackie覃:这么大厂,搞个新药跟闹着玩似的?@子陵在听歌:这种不严格的临床试验会造成公众对这一疫苗失去信心。
该疫苗的审批问题随之也引发关注,有分析认为这可能影响该疫苗在欧盟和美国的上市。前瞻网发文称,阿斯利康表示,额外的测试不太可能影响欧洲监管机构的批准。观察者网发表《疫苗90%有效性受质疑,阿斯利康终妥协:会开展额外研究验证结果》称,既然数据问题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疫苗在提交各国批准时“碰钉子”的可能性就浮上了水面。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数据问题可能会使阿斯利康的疫苗在美国和欧盟监管机构遇上些麻烦。第一财经发表《阿斯利康疫苗数据争议升级计划启动新的临床研究》称,投行分析师认为,阿斯利康试图通过强调疫苗临床研究中较小的子集疫苗更高的有效性,试图“修饰疫苗数据的结果”,并称该疫苗很难获得美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随后,阿斯利康为上市放弃高保护效力数据。微信公众号“识林”发表《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申请放弃高保护效力数据,英国开始滚动审评美国可能不会接受》称,阿斯利康现已确认将仅在监管申报中使用双重高剂量的结果。阿斯利康研究负责人之前曾表示公司将会修改其正在进行的美国试验方案,但该计划将被放弃,因为这一操作只会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水越搅越浑。有分析认为,FDA 似乎就不太可能接受英国和巴西的试验数据,即使是在删除有争议的试验亚组的情况下,因为试验规模和设计仍然存在问题。27日,英国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对该疫苗进行滚动审评,监管机构一旦收到公司的完整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数据,其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将随时准备对疫苗进行评估。
此外,阿斯利康疫苗订购情况也受到一定关注,如中国新闻网发表《泰国将与英国阿斯利康公司达成新冠疫苗采购协议》、界面新闻发表《韩国政府与阿斯利康签订新冠疫苗采购合同》等。‍‍
END
来源/《舆情周刊》删减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及关注
邮箱:Syyq@health-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