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和平 重走“南京安全区” |第三站: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1937年冬,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11月下旬,留守南京的20多位国际友人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他们与中方人士一道建立了3.86平方公里的安全区,托起了中国难民“生”的希望。
2020年距离那段惨痛的历史已有83年,今天的南京城祥和繁荣。
岁月更迭,历史永存。
追忆过往,珍爱和平。
请跟随我们《感恩和平 重走“南京安全区”》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是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所在地。1919年,33岁的美国人明妮·魏特琳来到南京,成为学校的一名教师。1937年7月,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南京局势越来越紧张。11月,选择留下的魏特琳与国际友人自发组织起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她所在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也成为安全区难民所。
古典建筑、小桥流水,这份婉约美丽,让南师大随园校区赢得了“东方最美校园”的称号。南师大金陵女子学院前方,有一尊雕像坐落在绿茵中,一位戴着眼镜的女子面容安详,微笑注视着来往的人们。她就是明妮·魏特琳。
图片
1937年12月13号,南京大屠杀发生,几乎世上所有的罪行都可以在这座城市里找到。成千上万的妇女和青年涌进位于南京安全区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室里、实验室、楼梯过道,室外草坪……处处挤满了难民。
由于金女院聚集了很多年轻女性,所以校园也难逃日军的窥伺。在侵华日军进城的头10天里,每天都有日军来这儿抓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素芬生前回忆过:“华小姐就站那儿拦着,她不怕哎,所以就不给他进去。她就是想去救人。”
图片
这是明妮·魏特琳当年的通行证
华群,是魏特琳的中文名字。平时大家习惯叫她“华小姐”。在那段黑暗日子中,“华小姐”就是难民眼中的守护神,也是一种希望,还有许多妇女在她举办的家政班和技能培训班里掌握了一技之长。
在那段血雨腥风的日子里,魏特琳白天忙着四处奔波救人救难;晚上,她用笔触记下所见所闻。这50多万字的《魏特琳日记》记录了侵华日军从轰炸南京、进攻南京到大屠杀和殖民统治的全过程,成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她在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图片
辛迪-魏特琳(左)与女儿一起展示当年魏特琳的护照
有多少人被机关枪打死或被刺刀捅死,我们也许永远也不知道,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尸首上都浇满油,然后烧掉,烧焦的骨头无声讲述了悲剧的一切。
——《魏特琳日记》
图片
魏特琳女士(前左四)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收容所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到1938年年初,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所中的难民达到了一万多人,难民所一直坚持到南京安全区最后关闭的那一刻。1940年,病重的魏特琳离开了她工作二十多年的中国。1941年5月14日,也就是她离开中国一周年的日子,她选择这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55岁。没有双亲,没有家庭的她被弟弟简单安葬在美国密歇根州的雪柏得镇。当时的美国,只有很少人知道,曾有这样一个女子。但在中国,在她葬礼的同一天,金女院的师生在成都也举行了悼念仪式。这个孤独的女性在临终的一刻,仍然记挂着遥远的中国,墓碑的正面刻着四个汉字:金陵永生。
图片
当年10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今年已经93岁,他就是被带到南师大随园校区才活下来的。他说:“当时魏特琳女士是教导主任,也是我们难民区的主任,所以我们喊魏主任,我们感恩一辈子。她虽然是外国人,但对着我们中国人是非常好,我们难民都报着感恩的思想,从内心一辈子感谢。”
穿越历史的时空,南师大随园校区芳华依旧。斯人已逝,金陵永生。魏特琳无私无畏、义无反顾的人道主义精神也一直被这座城市铭记、传承。在南京,如今以象征和平的紫金草命名的国内外志愿者队伍已有2万多人,他们像种子,发挥各自所长,让和平理念生根,在大众心中发芽。
图片
志愿者在纪念馆雕塑广场的地面绘制紫金草图案 韩瑜庆摄
来源:金陵之声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