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情书丨第五封:花海重生

图片
蹲点村庄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水泉村
蹲点时间
2020年9月28日—30日
10月4日—6日
10月9日—17日
关键词
致富带头人,
集体经济,
产权制度改革
村情档案(面积和人口)
全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
共有耕地5911亩。
14个村民组,
1197户、4262人。
主要产业
设施农业,
观光旅游,
玉米大田。
收入情况
2020年村集体收入50万元,
人均年收入1.4万元。
图片
水泉村道德文化广场。
王巍掐灭手中的烟头,望着眼前正采摘西红柿的暖棚,长长出了口气。
白色水雾瞬间消散在冬日的空气中,一同带走的,还有他脑海中的复杂思绪。
每每来到此处,欣慰和沮丧都交织在心头。
曾经,这片地因经营不善,被他和自家三哥“撂荒”。他也从老板变成打工者。
一年后,烫手山芋“活了”,还在规模上扩大数倍,成了水泉村的家底儿。
“还是你中!” 他看向身边的唐廷波,“给你干,我服!”
“这话不对,不是我个人的,是咱全村人的功劳。”唐廷波拍了拍王巍身上的尘土,“你是头功!”
寒风袭来,打透了王巍身上的棉服,这个身材纤瘦的男人,不自觉地抱了抱自己,“真冷!”说罢正了正棉帽、戴好棉手套。
身着毛呢大衣的唐廷波抗冻许多,他眯眯双眼,看看脚上的单皮鞋,调侃道:“在家乡待了30多年,还怕冷?想想现在的日子就热乎了!”
似乎被唐廷波的话语所感染,王巍挺直腰板,摘下帽子,摸了一把有些稀疏的头顶,“还真多亏你这个带头的!”
水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廷波满脸笑纹:“也靠大伙帮衬不是?”
两个中年男子的笑声,在大地上回响。
辽西,朝阳,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水泉村,大凌河与牤牛河冲积平原上,一项追溯历史的恢复性工程正在进行中。
润泽花海,她有着神奇的前世今生。明末清初时,那是占地千亩的大花园。从春到秋,花开不断。因蒙古人称大型、多的东西为“海”,这个大花园也叫“海”。
前世,这有长达数百年的花草种植历史。如今,生长于斯的水泉人再造花海,让风景变成“钱景”。
花落
图片
润泽花海,让风景变“钱景”。
水泉村,因有个常年出水的“泡子”得名。这是个曾经家底儿殷实的所在,集中连片的棉田,让这方人的生活相对富庶。
村里有过工程队、砖厂,企业有进项,滋养村民的生活和眼界。
后来,村办企业承包给个人,村集体日渐亏空。4000多人的大村,仅靠5000多亩耕地艰难过活,还戴上了市级贫困村的帽子。
本着“能人治村”的原则,水泉镇领导开始物色年轻的致富能手充实村班子,26岁的唐廷波就在此时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唐廷波是土生土长的水泉人,高中毕业后自谋生路,依托家乡砂石资源丰富的优势,干起砂石厂和建筑队。
农民出身的他,从来都是得体的正装。衬衫白净、西裤笔挺、外套修身、皮鞋锃亮,如果不是还有一张黝黑的脸,一双实诚的眼,很难让人将他和农民画上等号。
“镇里领导找到我,不是没犹豫,当时自家厂子在爬坡,得花心思经营。” 唐廷波回忆,自己干买卖,几年光景就攒下了家底儿,在县城买了楼。说要回村上干,妻子第一个反对。
唐廷波的妻子郭丽敏也是水泉村村民,一头短发,精神干练。“我当时很不愿意。自家厂子刚有起色,他不管,我一个女人怎么维持?”郭丽敏说,他到村上的第一年,家里少干了两个项目,保守估计少收入10万元。
但同恋家乡一抔土的他们,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决定小家服从大家。
图片
盛放中的花海。
从治保主任开始,熟悉各项村务,2016年,唐廷波走马上任村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东北的农村,相对缺乏大的经济组织,农村人口难以进入现代生产链条。各家各户单打独斗,分散经营,无凝聚力,也无规模效益。
此时的水泉村即是如此,无产业、有外债,家底儿几乎耗尽,村上基础设施亟待升级,却口袋空空没法干活。村上还欠不少村民饭钱、出租车钱,唐廷波走在路上,经常有人跟他要账。
“村上还差我家4万元饭费,给安排安排呗。” 2016年年底,在水泉街里开饭店的张广生找到唐廷波。这句话仿佛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唐廷波暗下决心,必须另辟蹊径,给村集体“充电”。
干事儿,得有本钱。唐廷波表示要把自家150亩地的收入算给村上,作为启动资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并号召村民有力出力。
多数村民并不买账。村民王明海提出质疑:“这么多年村上都没变化,祖辈种大田的农家人能翻出什么花样?”
传统思想,在这个传统村落里扎根深远,唐廷波只能先孤军奋战。
朝阳市发展百万亩设施农业之时,王巍和自家三哥建了5栋大棚,但资金链出现问题,项目半路搁置。唐廷波接手了这个项目,建设新大棚。
系列工程摆在眼前:原来的大棚需推倒重建;大棚下是青石板,需回填好土;项目地处山坡,要找平。
每动一下,都需人力、资金。
唐廷波开始“组局”,动员村上思想较为积极的村民一起干。
佟树臣第一个被“忽悠”来了。“唐书记跟我说,刚起步缺人手,让我帮一段。”佟树臣回忆起过往哈哈大笑,“结果我一直干到现在。”
王巍对原来的大棚知根知底,唐廷波到他家软磨硬泡了一个礼拜,终于请到他出山。
就这样组成了最初的铁三角。佟树臣记工、做饭;王巍负责工程质量、进度;唐廷波协调资源、资金。
农村的晚上没有照明。项目所在地远离人烟,四周寂静可怕。一个雨夜,佟树臣生怕刚建起来的大棚骨架坏掉,检查现场时一跤摔在泥水里。想找帮手,身边只有一条小土狗。
王巍边干边指导工人,忙起来顾不得吃饭,着急上火,嘴上、手上都起了泡,项目完工后,高烧了一场。
唐廷波押上自家买卖置换建筑材料,还从家里挪出10万元存款填补资金缺口。“天天给以前的合作伙伴打电话,借砂石、赊钢筋。最新款华为手机,一天要换两次电池。好几次半夜回家,抱着电话就在沙发上睡着了。”
那段时间,生活充满暗色。他们在毫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苦苦探索,试图破局。
花开
图片
辽宁日报记者在村民崔艳华家中与村书记唐廷波、第一书记于萍及水泉镇镇长田立杰座谈。
我认真地问唐廷波,放着老板不当,后悔不?他指着村口的一棵大树说:“树木都知道向下扎根,我是农民,向泥土讨生活,家乡就是我的根。再选一次,也这么干。”
拼搏,带来好运。当时,恰逢辽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寻找合适的乡村落户,这让唐廷波和水泉村有了乘势而上的机会。光是“村书记自己贴钱干事儿”这一条,就成为争取项目时最有说服力的理由。
终于,水泉村成为试点之一,200万元项目资金,分批注入。
2016年,喀左县水泉润泽土地股份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 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模式,整合土地和项目资金入股,并将全村贫困户陆续吸纳入社。
2017年,新建的7栋设施大棚具备了种植条件。随着1号棚里蓝莓定植,2号棚里蔬菜吐绿,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到了合作社。
每天一早,王明会都骑着电动车,赶到合作社侍弄大棚,放风,施肥,浇水,观察蓝莓和蔬菜长势。60岁的唐芳春,从只会种大田的庄稼汉,成为设施大棚技术能手。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泽祥在合作社里找到了稳定工作,甩掉了穷帽。
众人拾柴,合作社“火种”稳了。
图片
水泉村的大地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接下来的任务是上规模。
喀左提出全域旅游概念,在水泉镇党委书记王德文的指导下,合作社确定了重建“花海”的方向。围绕已经建好的设施大棚,在周边扩大规模,打造花海观光、鲜果采摘、光伏发电、蔬菜认养四大功能区。
当时,流转土地,迫在眉睫。距离项目区最近的一组土地需要调过来。
一组是山区组,村民以山上种玉米、山下养牛羊为生。一说要调地建项目,全组48户人家,30户投了反对票。
68岁的祝连学第一个站出来说“不”。“我就指望种苞米来喂羊。把地包出去,给我钱我还得买饲料,不干!”
坚定的反对者,引发部分共鸣。世代黏在土地上的庄户人,不仅将黑土地视为生产资料,更将其当成赖以生存的命根儿。毕竟,祖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不必知之,只要照办,就有保障。
村民对于传统的敬畏,在唐廷波的意料之中。但代代耕作,再能从大田中汲取的报酬,已呈递减之势。
抱残守缺,等于守着金山要饭!
唐廷波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先到一组组长家,给他分析形势,一组地多在山上,收成少。流转给村上,一亩地给800元流转金,优先一组村民到合作社打工。
一组组长祝连山带动十几户村民签了字,但持反对意见的“祝连学”们仍然不为所动。
第一年,流转卡在了祝连学家那块地上。看着邻居尤彩军拿着土地流转金高高兴兴去合作社打工,祝连学心里不是滋味了。
第二年,他早早有了主意,唐廷波上门时,二话没说就签了字。
“我也改方式了,把家里的羊换成牛,收入只增不减。”祝连学说,“现在希望村上把咱家地都包走,我就搬出大山,去过城里人的日子。”
钉子户的改变意义深远,两三年间,600亩地统一纳入合作社规划范围。
2018年,水泉村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依托合作社,聚焦“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利益联结”三个关键环节,推行“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继续探索壮大村集体、带动村民增收的新路径。
图片
水泉村大地上,丰收的喜悦映红了农人们的脸庞。
冬日的一个早上,唐廷波习惯性地擦拭合作社的牌子。
我问他,牌子用天天擦吗?唐廷波说:“这是村子发展的见证,人心凝聚的象征。我不梳头洗脸,也要保证牌子亮亮堂堂。”
今年合作社又添了游客中心,增加了餐饮服务。“还要建民宿和连栋温室大棚,让一日游变成多日游,让花海的冬天也有景。”
寒风中,在已经凋谢了的花海观光区前,唐廷波喃喃自语。
我问他,站在这儿,想当初,什么感觉?他只回答我两个字:高兴。
农民出身的他,没有华丽的语言,说起合作社的成长经历,从来都是白开水式陈述。但我想,正是这种朴实、踏实的干劲儿,才换来真心,收获成功。
花香
图片
花海中的风车长廊。
今年“十一”,自驾到水泉看花海的车辆排到一公里以外。5天时间内,10元一张的门票,积累下6万元收入。加上水果采摘、蔬菜认养等项目的收益,村集体的腰包越来越鼓。
账面上有钱了,首要任务是给村民“分红”。“今年给每个村民报销40元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村妇联主席唐丽华得意地说。
“才40,也不多啊?”我提出这样的疑问,唐丽华立马摆手,“咱村4000多人呐,一下子就小20万!有这待遇,水泉人到隔壁村都可自豪了”。
荣誉感浸润着水泉人的血脉,他们更爱村爱家。
乡下的早晨,比城里醒得早。天一亮,家家户户打开院门,烧火做饭,炊烟袅袅,勾勒出一幅乡村美景图。亮点,是各家把垃圾打包装好,放在指定地点,等待垃圾清运车集中清理。
没人乱扔垃圾了,大家的生活习惯改变了。
我在三组组长崔艳华家前前后后住了半个月,她每天早早起来清扫庭院,洗脸洗头,把家里和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
忙完农活,她会换上时髦的衣服,穿上高跟鞋,给我当采访向导。要离开水泉村的前一天,她主动说,带我转转,感受村里的变化。
闻着乡下独有的芬芳,我们走在刚铺好的水泥路上。“全村土路都硬化了,大家出门脚不沾泥,粪堆、垃圾堆、柴草堆清走了,挪腾出来的地方栽花种草。”崔艳华边走边说。
迎面遇到83岁高龄的郭振林,老人要去村民广场上坐坐,我们一路相伴,老人家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的水泉,下雨就积水,村民广场那块就是臭水沟、垃圾山。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随风飘,污水遍地流……”郭振林伸出枯树枝般的右手逐一列举,没等问题说完,手指头就不够用了。
移走了垃圾山,围绕出水口打造木栈道观景台,现在的村民广场成了跳舞者的活动基地。
村民杨桂华一身红装,手中的红扇上下翻飞,正和伙伴们练舞,“以前咱都在土上跳,现在可真幸福!”
改变,让每个人感同身受。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站出来要做点什么。今年6月,水泉村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这个纯粹源于民间的“自发组织”,从8人起步,发展成60人的固定团队。日常维护村内卫生,旅游旺季时去花海帮忙,村里防汛、防火、疫情防控,随叫随到。
“将来还要发展应急救援队。” 队长夏宏达说,“就想为村里出点力。”
众人合力,又成为村集体壮大的原动力。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合作社仍预计能够实现收入100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3000元,村集体收入50万元。
要返程了,一场活动的举办让我意犹未尽。
每季度一次的道德银行评选颁奖了。
水泉镇党委副书记李堂军给我解释了道德银行的评选标准,“水泉镇制定了道德银行建设实施方案,各村结合实际再细化内容,从脱贫攻坚、孝老爱亲、参与公益、改善环境等方面评比,将村民道德行为量化为积分,再用积分兑换奖品”。
48岁的丛滋梅、40岁的李彦华、30岁的徐艳因孝老爱亲登上领奖台。拿着奖状和奖品,这些常年在家务农的妇女们,取得了物质精神双丰收,笑得合不拢嘴。我想,这种“存美德、挣积分、取实惠”的方式,既是乡间的一场盛宴,也在潜移默化地引导乡风文明。
今天的水泉村已经成为面向全喀左县党员的教育培训基地。每年,全县186个行政村的村书记及农业致富带头人都会在这里进行经验交流。“让党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做法更广泛地复制、传播。”喀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志来这样评价。
图片
村干部在为村民兑换道德银行积分。
坐上返程的高铁,我一眼看到了熟悉的花海。花期已过,但核心区鲜红的党旗和“1921—2020”标识,让这儿极具辨识度。
前后三进水泉村,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段故事,不断地在我心头萦绕、脑海循环。
这里曾有让人羡慕的条件,也跌落过谷底,经受了苦难。曾经一盘散沙,软弱涣散,能力不足无法改变。幸好,有不放弃的人,有敢拼搏的精神。
无数个偶然,汇聚成一个必然。这里的花,更具生命力,更有价值感。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
记者:李越
制作:《大地情书》报道组
编辑:胡宜男
责编:方亮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