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人生最后13年光阴,给她写情书!梁实秋、韩菁清往来情书现身拍场

他用人生近40载时间来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也用了人生最后13年光阴给一个人写情书。
他就是中国著名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梁实秋。
图片
今明两天,梁实秋、韩菁清往来情书500通在静安昆仑大酒店举办的西泠印社2020年秋季拍卖预展上展出。其中,梁实秋所写情书约295通480页,是现存数量最大的梁氏情书,也是市场所见数量最大、最为重要的梁氏信札。
二人13年爱情的完整见证
韩菁清是上世纪中期一位活跃的影歌双栖红星,自1975年后有了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梁实秋第二任妻子”。
在这批信件中,包含1974年12月2日梁实秋结识韩菁清之后所写的第一封情书,至1987年6月13日所作最后一封(梁实秋同年去世),是二人13年爱情的完整见证。
图片
■梁实秋在婚礼上为韩菁清戴上新娘花饰
这批情书不仅是梁实秋对娇妻的爱恋和温情,也向大众展现了一个虽逾古稀却依旧能够炽烈燃烧爱情的人间烟火的梁实秋,是研究梁实秋晚年生活和思想的珍贵资料。
梁实秋曾如此论述过情书的“重要性”:“‘嘴唇只有在不能接吻时才肯歌唱’,同样的,情人们只有在不能喁喁私语时才要写信。情书是一种紧急救济。”
梁实秋、韩菁清间炽烈的情书,与鲁迅、许广平《两地书》,徐志摩、陆小曼《爱眉小札》可谓一脉相承,是民国以来思想解放、女性独立的重要表现。
以文人的浪漫写下了刻骨相思的情书
1974年11月27日,二人初识于台北华美大厦,梁实秋一眼万年,从此情根深种。
韩菁清在遇见梁实秋的起初,曾在自己的梳妆台玻璃镜上写下“世间没有爱情”的话语,去信表示“镜子上的字是我的座右铭,我不能擦掉它”,勉励自己趁早关掉爱河的闸门。
图片
■梁实秋写给韩菁清的第一封情书
1974年12月2日,71岁的梁实秋落笔写下了给韩菁清的第一封情书。这封信是为了回应前日韩菁清所写的那封婉拒的信札,却不料引来了日后这长达近500页的鸿篇情书。韩菁清写给梁实秋的信,是为劝慰他对这段感情作冷静思考,而梁实秋却在这通信中坚定地认为这段感情“是奇迹,天实为之!”
此后的13年,他未曾滞笔,截至1987年6月13日他为韩菁清所作的最后一封书信,共近300通书信里,事无巨细,饱含深情。这些书信虽然因为男主角的离世而中断,但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得到他们的爱情绵绵无绝期。
图片
■梁实秋写于信纸正反面的一封情书
梁实秋在信中昵称韩为“清清”、“我的清清”、“菁清,我的爱”、“小娃”、“我的小娃”等,而以“秋秋”、“你的人”、“你的秋秋”等在信尾署名。这些十分儿女情长的书信却内容丰富,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琐碎事情在梁实秋眼里却是那么特别。
比如,糯米藕好甜,喝咖啡因兴奋过度头晕,两个人喝酒一定要用一个杯子。
图片
■梁实秋画的猫
第二次的爱情给梁实秋带来了青春的活力,“像是一枝奄奄无生气的树干,插在一颗健壮的树身上,顿时生气蓬勃的滋生树叶”。
被赋予新生的梁实秋以其文人的浪漫写下了这些刻骨相思的情书,展现了梁实秋在德高望重之外的另一面,也成为了解和研究梁实秋晚年生活和思想的珍贵史料。
《梁实秋•韩菁清情书选》曾出版
1991年,韩菁清为纪念先她而去的梁实秋,将细心保存的情书全部交由上海人民出版社,该社于1991年出版《梁实秋•韩菁清情书选》。
韩菁清在书中还细心回忆了她与梁实秋的相识、相知、相伴点滴。
图片
■《梁实秋·韩菁清情书选》上海人民出版社
据韩菁清回忆,1974年到1975年那阵子,两人在台北即使天天见面,梁实秋在短短两个月内竟然给她写了30多封情书。过惯夜生活的她,每日中午才起,刚拉开七楼的窗帘,就能看到梁实秋已在楼下“仰望”。见到窗帘拉开,梁实秋才上楼,面呈情书。这也是为何那个时期的情书信封上既没有地址,也没有邮票、邮戳的缘故。
二人情书的发表,向世人宣告了爱情的纯挚和高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世俗偏见的正面回应。而韩菁清本人情书的发布,无疑需要更大的勇气。这部分书信的发表,得益于作家叶永烈诚挚的请求和引导。
据悉,梁实秋、韩菁清往来情书500通将于2020西泠秋拍•近现代名人手迹专场上进行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