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巅峰时有九大舰队?联合舰队如何组成?5分钟搞懂日本海军

图片
对于岛国日本而言,海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以英国为师,以举国之力打造强大的海军,经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历练,日本海军成为仅次于英美海军的世界第三大海军。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本海军的实力达到顶峰,拥有10艘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18艘重巡洋舰、20艘轻巡洋舰、112艘驱逐舰和65艘潜艇,总吨位超过120万吨,约为美国海军舰艇总吨位的80%,上述作战舰艇绝大部分都配属于赫赫有名的联合舰队。
图片
■在太平洋战争前夕,日本海军是世界第三大海军,拥有水面舰艇、航母、潜艇和航空兵在内的多兵种合成作战能力。
联合舰队是日本海军最重要的作战部队,直属天皇统率,原本是战时编制,从1923年起成为常设建制,囊括了大部分主战舰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联合舰队就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建制层级大致分为联合舰队—舰队—战队三级,其中舰队又分为舰队和航空舰队,战队又分为战队、航空战队、水雷战队、潜水战队等几种。对于巡洋舰以上大中型战舰,通常2~4艘(多为同型舰)可编为一个战队,对于驱逐舰、潜艇等舰艇,在战队以下还会编成更小的驱逐队、潜水队等作战单位,每队辖2~4艘舰艇。在岸基航空部队中,航空战队以下编有海军航空队。那么,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联合舰队的编制结构是怎样的呢?
图片
■太平洋战争前夕,联合舰队高级将领的合影,前排自左向右分别是清水光美(第6舰队)、细萱戊子郎(第5舰队)、高桥伊望(第3舰队)、近藤信竹(第2舰队)、山本五十六(联合舰队)、高须四郎(第1舰队)、南云忠一(第1航空舰队)、塚原二四三(第11航空舰队)和井上成美(第4舰队)。
1941年12月初,在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领导下的联合舰队由直属部队和9支舰队构成。联合舰队直属部队包括第1战队(长门、陆奥)、第10航空战队(2艘水上飞机母舰)、第24战队(3艘特设巡洋舰)、第4、5潜水战队(各有1艘轻巡和3个潜水队),其中"长门"号为联合舰队总旗舰,山本大将兼任第1战队司令官,通常情况下第1战队与第1舰队的战列舰部队一道行动。
图片
■隶属于第1战队的"长门"、"陆奥"号战列舰,"长门"号在开战时是联合舰队总旗舰。
第1舰队是日本海军的绝对主力,大部分战列舰都在该舰队编制内,包括第2战队(伊势、日向、扶桑、山城)和第3战队(金刚、榛名、雾岛、比睿),共计8艘战列舰,此外还配属第6战队(4艘古鹰级重巡)、第9战队(重雷装舰北上、大井)、第1、3水雷战队(各有1艘轻巡和4个驱逐队)和第3航空战队(航母凤翔、瑞凤和2艘驱逐舰)。在编制规模上第1舰队是联合舰队最庞大的舰队,也是舰队决战的核心力量,在开战时由高须四郎中将任司令长官。
图片
■表现金刚级战列舰进行夜间炮战的画作,4艘最老的金刚级战列舰在战时表现非常活跃。
第2舰队是以重巡部队为核心编成的舰队,由近藤信竹中将任司令长官,下辖第4战队(4艘高雄级重巡)、第5战队(3艘妙高级重巡)、第7战队(4艘最上级重巡)、第8战队(2艘利根级重巡),总共13艘重巡洋舰,另编有第2、4水雷战队(各有1艘轻巡和4个驱逐队)。在日本海军预想的舰队决战计划中,第2舰队将是主要水面突击力量,以强大的炮火和密集的鱼雷攻击削弱和扰乱美军舰队,配合己方战列舰的攻击。
图片
■日军高雄级重巡洋舰编队,日军重巡部队的战斗力相当强悍。
第3舰队主要负责在华南沿海执行封锁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投入南进作战,不过其实力相比第1、2舰队差得多,在1941年12月时编有第16战队(重巡足柄、2艘轻巡)、第17战队(2艘布雷舰)、第5水雷战队(轻巡1艘和2个驱逐队)、第6潜水战队(潜水母舰1艘、2个潜水队和第12航空战队的2艘特设水机母舰),以及3个根据地队(负责要地守备的部队)。第3舰队多数为老旧舰艇和辅助舰艇,司令长官为高桥伊望中将。
图片
▇第3舰队麾下唯一的重巡洋舰"足柄"号。
第4舰队负责中太平洋诸岛的守备任务,在开战后对威克岛、关岛等美占岛屿展开进攻,以"鹿岛"号轻巡为旗舰,下辖第18战队(2艘轻巡)、第19战队(3艘布雷舰)、第5水雷战队(轻巡1艘和2个驱逐队)和第7潜水战队(潜水母舰1艘和3个潜水队),另有第24航空战队(千岁、横滨航空队)和4个根据地队,司令长官是井上成美中将。
第5舰队的作战方向是北海道、千岛群岛和阿留申群岛,其实力在诸舰队中最为弱小,仅有第21战队(2艘轻巡)、第22战队(2艘特设巡洋舰)和第7根据地队,由细萱戊子郎中将任司令长官。
图片
■隶属于第5舰队的"多摩"号轻巡洋舰。
第6舰队是潜艇部队的主力,由清水光美中将指挥,以"香取"号轻巡洋舰为旗舰,下辖第1潜水战队(4个潜水队)、第2潜水战队(2个潜水队)和第3潜水战队(3个潜水队),总共编有32艘潜艇,全部为伊号大型潜艇。
图片
■在水下潜航的伊-9和吕-33号潜艇,日本海军潜艇部队实力不俗。
除了上述6支水面战舰和潜艇舰队外,日本海军在战前建立了世界一流的海军航空兵部队,分为舰载航空兵和岸基航空兵两部分,各自拥有一个舰队建制。舰载航空兵部队的主力就是由南云忠一中将指挥的第1航空舰队,包括第1航空战队(赤城、加贺)、第2航空战队(飞龙、苍龙)、第4航空战队(龙骧、春日丸)和第5航空战队(翔鹤、瑞鹤),每个航空战队各配属1个驱逐队担任护卫。在太平洋战争开始时,第1航空舰队无论装备性能,还是训练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顶尖的,也是日本海军最精锐的部分。
图片
■日军航母机动部队的航母在起飞舰载机的场面,第1航空舰队堪称日军最强战力。
第11航空舰队是一支停在陆地上的舰队,因为它的主要力量是岸基航空部队,在开战时编有第21航空战队(鹿屋、东港、第1航空队)、第22航空战队(美幌、元山航空队)、第23航空战队(高雄、台南、第3航空队),此外还编有1个驱逐队和若干负责飞机运输和物资保障的辅助舰艇,司令长官为就塚原二四三中将。击沉英国"威尔士亲王"、"反击"号的就是来自第11航空舰队的陆攻部队。
图片
■1941年12月,来自第11航空舰队的一式陆攻在马来海战中击沉了英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九大舰队的最后一支是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南遣舰队,于1941年7月新编而成,仅有轻巡洋舰"香椎"号、海防舰"占守"号和第9根据地队,开战后得到从其他舰队抽调的舰艇的加强,实力大为扩充,成为南进作战的海军主力。
图片
▇南遣舰队旗舰"香椎"号训练巡洋舰,不得不说日本海军真是物尽其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编制是联合舰队在临战前的行政编制,并不等同于作战编制。在战时,根据作战任务从各舰队抽调舰艇组成作战部队,执行任务,以袭击珍珠港的机动部队为例,以第1航空舰队(第1、2、5航空战队)为核心,配属了第3战队(比睿、雾岛)、第8战队(利根、筑摩)和第1水雷战队(轻巡阿武隈、第17、18驱逐队)。
图片
■从第1航空舰队旗舰"赤城"号甲板上拍摄的机动部队阵列。
开战时阵容强盛的联合舰队在经历了三年多的太平洋战争后,被更为强悍的美国海军打得七零八落,特别是在莱特湾海战后已经名存实亡。到战争结束时,第1、2、3、5舰队均被解散,开战时的水面舰队中仅有第4舰队还保有番号,却连一艘舰艇都没有了,再就是负责本土海域扫雷任务的第7舰队以及困守东南亚的第10方面舰队。曾经横行一时的航母机动部队也已不复存在,1945年8月联合舰队下辖的第1、2、5、10航空舰队全是岸基航空部队。唯一还保有作战能力的舰队就是第6舰队的潜艇部队。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海军残留的舰艇包括4艘战列舰、6艘航空母舰、11艘巡洋舰、41艘驱逐舰和59艘潜艇,而大中型战舰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当年号称"艨艟八百、海鹫四千"的联合舰队最终烟消云散,宛如幻梦。
图片
■战争后期被美军空袭重创倾覆在吴港的"天城"号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