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风羽镇:“田家乐”培训展演 昔日文化再放异采

彩龙飞舞、锣鼓喧天,头戴面具、挑担背物的各种扮相精彩出现。“领略农耕文化,感知非遗魅力”。近日,“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洱源凤羽田家乐传习所传承培训成果展演在大理洱源县风羽镇源胜杨柳村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举行。
图片
展演现场
图片
展演现场
白族龙头小三弦独奏《田埂调》、白族唢呐独奏《白家欢歌》男声独唱《大理水》的开场,引得现场掌声阵阵,取材于民间真实题材的凤羽田家乐“渔樵耕读”“士农工商”“麻衣神相”等表演更令观众大呼精彩。
图片
展演现场
图片
展演现场
洱源凤羽,每年栽插结束后,坝子中的十八村都要组织一次由本村农民群众参与的大型群众性娱乐活动,当地白族话叫"伞止",汉语意译为"田家乐"。 起源 "田家乐"顾名思义就是由农人自发组织结合农事活动的一种娱乐性活动,内容以渔樵耕读为主,加上士农工商、麻医神相,全部由本村寨中的男女老少根据角色需求和本人特长喜好来选任出演。节目内容丰富,文化含量高,演出规模大,形式活泼生动,是颇具广泛性和娱乐性的大型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田家乐”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昆河,对凤羽当地群众进行培训,以便让昔日文化再放异彩。
图片
展演现场
图片
展演现场
“田家乐”表演角色众多,可达八九个人。有扮成秧官、副秧官的、有扮成差役、渔翁、樵夫、犁田老夫妇、哑子、哑妹的,有扮咸水牛、黄牛、懒汉、挖田农夫、教师、学生、小手工业者,还有挑担货郎等。“田家乐”的表演采用白族语言、音乐、服饰和道具,表演时伴鼓乐,奏白族唢呐。有霸王鞭、白鹤舞、跑马、旱船蚌舞等民间舞蹈。活动中所演唱的吹吹腔唱词生动幽默,表演维妙维肖,整个“田家乐”的活动不仅囊括了白族水稻栽插的全过程,同时包涵丰富的白族农耕文化和白族人民对丰收年景的美好向往。
图片
展演现场
云南网记者 黄兴能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