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是汉人,桓温也请他辅佐东晋,为何他却去北方帮助前秦

官至丞相,追谥武侯。
如果要从后世选一个人比肩诸葛孔明者,非王猛莫属。
诸葛亮逝于公元234年,王猛生于公元325年,虽相隔91年,却有颇多相似之处。前者生活于汉末乱世,后者生活在“五胡乱华”这个更加动荡惨烈的时代。前者早年隐居南阳隆中,以观天下,后者避世西岳华山,待机而动。前者遇见刘备,后者邂逅苻坚。
诸葛亮文治武功,王猛同样文韬武略。这也是二人虽都位居一国丞相,但死后追谥皆为“武侯”之原因。
王猛的运气显然比诸葛亮更好,诸葛亮鞠躬尽瘁,数次北伐,出师未捷身先死。王猛却辅佐苻坚,荡平北方,打下了一个比曹魏政权更广大的国土。
王猛所辅佐的前秦政权,乃是五胡之一的氐人政权。王猛是个汉人,接受儒家思想。作为当时最顶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为何他没有南渡,以助汉人政权东晋呢?
图片
(王猛)
首先我们必须回答的是,王猛有没有可能南渡?
答案是肯定的。五胡乱华,北方生灵涂炭,兵连祸结,北民南徙,衣冠南渡已是常态。王猛有脚,自然也能南下。即便王猛不愿自己主动南下,也有人来请他。这个请他的人,就是东晋大人物桓温。
公元354年,东晋荆州镇将桓温挥师北上,挺进关中,击败前秦苻坚,驻军霸上,遥望长安。王猛麻布短衣前去求见,侃侃而谈天下大事,桓温深以为然。于是桓温邀请王猛南下共赴东晋,最终却被本有意入仕的王猛拒绝。
桓温率军挺进关中,驻军霸上而不取长安,颇类似秦末刘邦入关中之事。
不过当时刘邦未取咸阳,只是因为害怕项羽,有心无胆。刘邦没有占据咸阳,部下司马曹无伤给项羽一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便搞出了一出鸿门宴的大戏。假如刘邦真干了,后果自然不堪设想。
桓温当然没有害怕的对象,关中的前秦政权已经被他打趴下。在东晋,他也是权势熏天。之所以不取长安,四个字——养寇自重。为了保存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在朝中的地位,桓温选择了观望。
桓温的这点小心思,岂能瞒过顶级政治家王猛?这是王猛不愿跟随桓温南下的主要原因。桓温权势越来越大,后来果然有篡晋之意,被谢安所阻。其后人贼心不死,桓玄成功篡位,建立桓楚政权,不久兵败被杀。
图片
(桓温)
说实话,王猛的眼光是毒辣的,判断是准确的,选择是明智的。
请客的人不对付,那么如果换成“江左第一人”风流大名士,李白的超级偶像谢安,王猛会不会南下辅佐东晋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中国自两汉至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中有一个特殊的阶层——门阀士族。东汉的察举制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垄断选拔人才和官吏之人,逐渐形成了门阀世家大族。这些家族把持社会舆论,垄断政治生活,并且具有经济主导性。即便有政府职位分流至下层社会,也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东晋政权便是在南北两地门阀士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此时士庶之别已成鸿沟,加上东晋内部南北士族之间、皇室与士族之间、中央与地方士族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在这种政治格局下,出身寒门的王猛即便去了东晋,仍然不会有立足之地。
对于志向高远、心怀天下的王猛来说,是不会为一个没有用武之地,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政权服务的。
士族门阀制度,一直延续到隋唐,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而逐渐衰落分化。直至唐哀宗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朱温将朝中官员三十多人杀于白马津,投入黄河,让所谓“士族清流”与“黄河浊流”同为一体。大河东去,中国世家大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图片
(苻坚)
如果王猛没有生活在五胡而是五代,有人来请,他应会予以考虑的。
王猛出生时,西晋已经灭亡九年。早年家贫,颠沛流离,常年的军阀战乱, 再次重创了其对司马家的残存记忆。贾后乱政,“八王之乱”的西晋黑历史和“永嘉之乱”时西晋的无能与堕落,也让王猛等知识分子,彻底丧失了对司马家的期待和想象。这也非个例,后赵羯人石勒的大谋士张宾,也是如此。
公元前355年,五胡时代第一名主苻坚的出现,最终牢牢地将王猛留在了关中,留在了北方,留在了五胡氐人的前秦政权。
公元375年,临终前王猛对苻坚留下遗言,两件事:一是东晋乃华夏正统,不可图之;二是着力削弱前秦国内的鲜卑、羌等胡族势力,以安国家。可惜这两件事苻坚终究都没有采纳。
王猛死后八年,公元383年,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攻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惨败,鲜卑、羌等势力趁机而起,大大的一个前秦,顷刻间土崩瓦解。
东晋乃华夏正统,不可图之。这无疑是一代智者的远见卓识,是否还有王猛对华夏正统的隐隐眷恋和庇佑?不得而知。
(参考资料:《晋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