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幸福小康入画来——益阳市赫山区高质量发展亮点综述

图片
肖健 肖萍
不负韶华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
2020年注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作为益阳市加快发展的排头兵,赫山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总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胜利在望,“十三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
沉甸甸的荣誉,彰显赫山发展质量和效益。先后跻身全国“七五”普法中期评估先进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五好”县级工商联,陆续获评全省平安县、教育强县、首批创新型培育建设县、知识产权建设强县、粮食生产标兵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外贸工作先进县、三年禁毒大行动先进县和安全生产示范区、健康促进区,获得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开放崛起、制造强省建设等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县市区奖励支持。
亮眼的经济指标,彰显赫山干群的担当与作为。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预计,下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005亿元,增长3.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32元,增长7.5%。
打响千亿园区品牌,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4月26日,益阳万洋众创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赫山区衡龙新区开工。作为湖南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这个计划总投资100亿元的项目将加快赫山区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建链进程,助力益阳走上信息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之路。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工业产值超120亿元,实现年税收4亿元以上,聚集10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
这个重点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只有3个多月时间,再次印证了赫山速度。
面对疫情来袭的特殊年份,赫山区与时间赛跑,将优化营商环境列为一号工程,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五大专项行动”,派出450名联络员下沉企业指导帮扶,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及税收、金融、社保、用工、用电、用房等惠企纾困政策,选派1608名干部指导种粮大户抢农时,有条不紊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3月上旬,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率98.9%、省市重点项目复工率100%,工业增速上半年由负转正。商贸流通、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行业逐步复商复市。水稻生产实现“压单扩双”重大突破。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今年铺排重点项目110个,投资134.6亿元。58个省级、市级重点项目和14个列入全省“五个100”、全市“六个10”工程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江丰一期、艾华二期、鸿图海铝、万胤制造等10个项目春节前可竣工,万京源、华以农业等25个项目建成投产,龙岭智慧新城、中交世通新城、步步高新天地等48个项目加快实施。全国首条智慧高速长益复线建成通车,市新殡仪馆、市三医院南院区和园区基础建设扎实推进,“三型两网”电力建设投资2.76亿元。万洋众创城平台建设与招商引资开局良好,全区签约辉骏科技、博兴汽车等项目35个,引进市域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126.6亿元,立项争资到位资金36.5亿元。G234城市西环线会龙山段、益平高速和益宁韶高速赫山段等项目征拆清零。
产业发展加快转型。作为全省首批创新型县(市、区)培育建设单位,赫山区连续两年在全省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中获二类地区前三名。“一区多园”国家级千亿产业园区笃定前行,全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900亿元,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轻纺塑编成为百亿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做大,5G产业链建设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快步推进,提升了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制造业跃上新台阶,龙岭工业集中区获评全省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奖。全国首家5G+电容器智能制造创新孵化中心等亮相湖南5G发展高峰论坛,助力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衡龙新区投产规模企业13家,江丰电子、隆平高科、祺景科技、凯新科技等项目加快建设,材料科技小镇、未来科学芯城初具雏形。艾华集团荣获省长质量奖,艾华集团、津湘药业再次跻身全省民营企业百强,华翔翔能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华慧新能源成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鼎一致远获评全国绿色设计产品,吉祥家纺、鹏程科技、世林食品等在智造湘军中崭露头角。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1家,辖区企业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服务业模式更优,直播电商、线上消费、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风生水起,红色旅游博览会、乡村文化旅游节、高效油菜丰收节、赫山庙美食购物街、万达“万味榜”等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支撑服务业逐步回暖,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3亿元。园区外贸服务中心助力企业便捷通关,全区进出口总额5.5亿美元,稳外贸实现预期目标。
图片
华慧新能源厂区一角
资本市场好戏连台。企业上市工作在益阳市名列前茅,涉农企业股改走在全省前列。全区现有A股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新四板挂牌企业10家、全省重点后备上市企业6家。
描绘美丽乡村画卷,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12月23日,科技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第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通知》,湖南益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获批,这是我省今年唯一获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该园区以赫山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主体,规划布局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层次布局,覆盖全市。园区创建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以优质水稻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茶叶等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聚集和产业链延伸,全力打造优质水稻全产业链农业科技集成展示园和茶叶示范特色园等,推动益阳市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益阳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湖南唯一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市,赫山区发挥核心区主力军作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农业品牌擦得更亮。在覆盖欧江岔、泉交河、兰溪、八字哨、笔架山、龙光桥、沧水铺7个乡镇(街道)的459.5平方公里区域内,现代农业改革发展春风荡漾。水稻、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十代十化”模式全省推广,绿色防控、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全国示范县建设有序推进,“两品一标”认证86个。泉交河镇竹泉山智慧农业第一村成为全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智慧农业云平台、双模联栋温室大棚、农业物联网工程、5G直播间、手机App……传统的生产模式被颠覆,农业的“科技范”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泥江口跻身全省农业产业强镇,衡龙桥、新市渡、沧水铺、泥江口、岳家桥、笔架山、龙光桥等先后获评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十佳乡镇”。牌口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碧云峰村跻身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农家良道”“粒粒晶”等粮食品牌获评中国驰名商标,“赫山兰溪大米”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带动区内佳佳米业、佑林米业等粮食加工企业超200家,年粮食购销总量260万吨,年产值近60亿元。“赫山蔬菜”成为行业公共品牌。
图片
智慧农业第一村鸟瞰图
龙头引领产业转型。引进隆平高科、华以农业等战略投资者,推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依托湘粮集团,建设兰溪粮食产业园,成为全省“优质粮油工程”和粮油“千亿产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益阳茶厂、黑美人茶业等龙头企业,推广良种茶园,改造低产茶园,成功创建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2020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231.4亿元,增长5.66%。
打好脱贫攻坚战役,牢记高质量发展落脚点
12月16日,赫山区泉交河镇扶贫办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兴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女士,她将一面印有“排忧解难 精准扶贫”字样的锦旗送给镇扶贫办,感谢帮她找到了急需的新工作。
2016年以来,赫山区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六大建设”,紧盯村出列、户脱贫、人增收目标,整合资金4.52亿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78亿元,打好脱贫攻坚战。
扶贫“三全三抓三聚焦”。“三全”即全面覆盖基本教育、生命健康、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四大保障,全速改善基础设施,全域提升产业就业。“三抓”即抓深社会扶贫、抓细重点帮扶、抓严作风建设。“三聚焦”即聚焦疫情灾情、聚焦兜底保障、聚焦建档立卡。
脱贫目标如期实现。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5075户43688人顺利脱贫、2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两次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县域内综合报销比例87%。改造农村危房10717户,发放补助1.3亿元。易地扶贫搬迁285户864人,建成集中安置点2个。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8处,贫困户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累计发放助学金1.45亿元,受益17.2万人次。引导312家民营企业投身脱贫攻坚,创建扶贫车间26个、扶贫基地23个,实施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6个,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亿多元,稳岗就业成效显著。消费扶贫专馆、专区、专柜开市迎客,疫情灾情影响有效应对。
图片
赫山区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个,集中安置搬迁48户145人。即岳家桥镇洗澡坪村安置点、新市渡镇新华社区安置点。
小康成果全面巩固。对标“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考核新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教育发展、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脱贫、税收占比、产业投资占比、城镇污水处理率等30项指标实现程度已达100%,特别是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2.3%,农村低保应保尽保,义务教育就学、农村饮水安全、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等均已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7.7%,村卫生室达标率95.3%。全市率先、全省首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标县成果持续巩固,总体实现程度达99.37%。
擦亮“益美赫山”底色,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11月中旬,赫山区欧江岔镇牌口村的村民在柳林江上发现了两只黑天鹅,它们时而引吭高歌,时而梳理羽毛,时而交颈嬉戏。“我住在这里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黑天鹅。生态环境好不好,候鸟用翅膀投了‘票’。”村民田大爷幽默地说。
11月26日,在赫山区泥江口镇南坝村宏安石煤尾矿区,山坡上植被茂盛,一派郁郁葱葱。从前,宏安石煤矿长期开采导致山体千疮百孔,废水中镉、镍、锌等重金属超标数十倍排放,裸露的石煤自燃,烟尘漫天,村民深受其害。“矿区整治后环境确实好了,感觉舒适多了。”村民王柳英对此深有感触。
两幅场景,折射出赫山的生态亮色。
近年来,赫山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擦亮全面小康的底色,让良好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幸福画卷向人们徐徐展开……
水变清了。河(湖)长制全面落实,统揽治水。重点水域禁捕实现“四清四无”,陆生野生动物禁食退养严格落实,河湖采砂、垂钓管理更加规范,小水电站、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到位。优化畜禽水产养殖空间布局,依法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主体工程基本完工,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岳家桥镇陈家坝渠系、14个村黑水灰水得到有效整治,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后续监管持续加强,兰溪河、撇洪新河水环境有效改善。涉锑污染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华昌锑业环境治理工程成为全省标杆,资江流域龙山港水源断面锑浓度逐步降低稳定达标。今年以来,赫山区4个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类别均达到或优于Ⅲ类,龙山港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天变蓝了。“六大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先后整改易产生扬尘作业工地近30处,督促工地土堆覆盖1万余平方米;完成9家隧道窑砖厂整治验收;取缔涉气“散乱污”企业26家,关停砂石场12家;查处高污染、高排放机动车268台,强制报废高污染机动车72台;新建水稻秸秆收储中心8个,劝阻露天垃圾焚烧83起;规模以上(≥4个大灶台数)餐饮服务业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安装率达100%。今年截至11月,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预定防治目标(84%以上),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与上年同期相比显著降低。
图片
宏安矿业矿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生态修复治理施工已全部完成。如今约200亩的山地上绿草如茵,放眼望去如同身处高山草甸。 图为治理后的宏安矿业矿区。
地变绿了。垃圾分类减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及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深入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去年以来,实施欧江岔镇5000亩、泉交河镇4000亩、笔架山乡3000亩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区建设;全面推行农药化肥双减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0万亩,建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13个,防控面积达50万亩,带动全区农药减量15%以上;排查整治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9处,整治完成率100%。石煤矿山整治全面完成,宏安矿业环境治理工程成为全国先进。
奋斗未有穷期,行者永无止步。在新的征程中,赫山区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加快打造“五区一高地”,一如既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建设现代化新赫山!
(本文图片均由赫山区委宣传部提供)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12月30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