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会·我的驻村故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王述辉 赵坤

济南市钢城区汶源街道东王家庄村因金水河水库建设而搬迁,临时过渡房村民安全温暖过冬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备受上级领导关注。工作组入村以来结合实际、聚焦关切,全力配合当地党委政府落实安全隐患防范和温暖过冬保障措施。

专题研究,“铁尺子”量出硬标准

11月22日(星期六上午),过渡房安全隐患和温暖保障整改工作基本完成,总队、小队、工作组全体成员和区、街道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围坐在一起,共同研究工作专班连夜拟定的核查表,商讨确定过渡房核查验收标准。经反复征求全体参会人员意见,李强总队长和张福林副区长共同提出核查表“三个确保”修改意见,一是确保前期摸排发现的所有问题不回避,二是确保上级检查组指出的问题不遗漏,三是确保核查表量化可操作性。经多次修改,最终制定家庭防火、公共防火、防一氧化碳、防电、防疫、防寒、防倒塌、防雨以及其他等9个方面,涵盖烟感探测器、灭火器、防火检查站、瞭望哨、监控、一氧化碳探测器等25小项的核查标准。总队长给全体队员提出的要求是“核查标准是一把“铁尺子”,没有柔性,更不能时紧时松,绝不能出现“基本”“差不多”的验收意见,不达标的必须继续整改”。

入户核查,标准尺度不放松

合理安排核查时间,尽可能减小对群众生产生活影响。11月23日,小队、工作组会同区工作专班、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员,全面开展过渡房排查。按照总队要求要在5天内完成149户的核查任务,平均每天核查30户左右。单看数量不多,但居住分散且不少住户在安置区建设工地帮工家中无人,按时完成任务困难较大。有队员提出“能不能让村里通知一下,先不去工地帮工了,定好时间家中留人”,但不去帮工一天务工费就没了,这样的提议很快被否决,最终核查组决定对不在家的住户利用中午吃饭时间或者晚上收工时间复查,既能按时完成任务也尽可能的减少对群众的影响。

群众可以对我们宽容,但我们的工作标准不能松。11月25日上午,核查中发现一住户室内电线整理的不是很规范,核查组立即想协调办事处人员重整线路,但住户“于心不忍”的说“过渡房这么多,整线路的同志没白没黑的干,线盒子装了、漏电保护器也安了,临时住的地方这样就很好了”。感受到群众的善意,核查组也想松一松“尺子”,但是处于安全考虑,最终还是确定列入需进一步整改的名单。类似坚持不漏户、不漏项从严从细核查的“小插曲”还有很多,例如:有一住户常年在外工作,核查组到户时他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工作地过年,住户说:“还真巧來,我都半年不回家了,刚进家门你们就来了”(核查队员心里暖滋滋的,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喜悦。其实也不完全是巧合,入村后已经到户5、6次了都没有遇见)”。

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不拖沓。历经5天,核查组完成初步核查工作,149户全部上表。同时,第一时间将存在室内线路整理不规范、烟感报警器脱落、灭火器未发放到位、烟囱冒未安装到位、屋后柴草未清理干净等涉及29户需进一步整改的事项向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反馈。反馈会上,办事处负责同志当场安排专人把问题落实到包户责任人,要求设备未发放到位的、烟感报警器脱落的、屋后柴草未清理干净的等“小问题”当日整改到位“不过夜”,线路需要重新整改等“大问题”两日内全部整改到位。12月初,核查组采取查阅整改台账、入户核查等方式对后续整改问题进行了复核。目前,烟感报警器、一氧化碳探测器、电热器、灭火器、煤炉隔热板等1800余件设备物品已全部安装、发放到位,室内线路整理、房前屋后易燃物清理等整改事项已全面完成,公共区域设立瞭望哨1处、检查站2处,山顶位置安装360度无死角监控设备1处。

进村入户,“笨办法”保障真温暖

149户过渡房摸排工作耗时耗力,也许会有人说打个电话问问或者开个会调度一下,甚至协调包户干部汇总一下就行,“好办法”太多了,为什么选择逐一到户这种“笨办法”。是啊,工作队员或来自部门重要岗位或曾是原单位业务骨干应该有办法,但没有人会想、去选“好办法”,因为虽是工作队员更是村中党员,入户面对面的“拉家常”,摸民情、解难题就是最重要的工作。驻村以来,工作队累计开展安全宣传、征求意见建议、雨天排查、入户核查等大范围摸排工作4次,累计入户500余户/次。通过阶段性的工作,临时过渡房村民安全温暖过冬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当前过渡房室内体感温度普遍20摄氏度以上(目前主要是火炉取暖,室外外度下降时,发放的电热器将辅助升温确保室内温度)。村民对工作组的态度也在悄然改变:第一次入户大多是“你们是哪里来的领导。”、第二次“你们怎么又来了?”……目前“来了!快到屋里坐坐”。工作队员的情绪由刚进村入户时心中忐忑甚至排斥,转变为现在的一天不入户心里放不下。当前,入户工作仍将继续,针对降温降雪等特殊天气下的排查持续进行中,同时村班子换届前准备、安置房施工进度跟进、矛盾纠纷线索摸排处理以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工作任务也需要落实,但有了群众基础,全体队员对接下来的任务都充满信心和期待。

(作者是钢城区工作队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