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回归!“修旧如旧”的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重新开放

福田区同心路6号,深圳“最上年纪”的工程——深圳博物馆老馆维修改造项目4月正式竣工。12月29日,暂别5年的老馆焕然新生,面向大众开放。“修旧如旧”,如老物件上的灰尘被拂去一般,我们对它尘封已久的记忆随之打开。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如修如旧”的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重新开放
成立于1981年的深圳博物馆,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第一家文博机构,20世纪80年代曾被誉为“国内最现代化的博物馆”。核心的地理位置,更让它成为特区的城市会客厅,引进全球展览资源的同时,接待过数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以及许多外国元首政要。
图片
图片
春华秋实,它与特区共成长,由一个无钱、无人、无场所的“三无”博物馆,逐步发展成为现在具有4家分馆、特色鲜明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时光荏苒,它不仅记录和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而且参与和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发展繁荣,成为深圳社会文化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
图片
如今,在焕然一新的场馆里,新配备的低反射玻璃让游客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拍摄博物馆展柜内部文物。改造后开放的古代艺术馆还有哪些新亮点?让我们一睹为快!
图片
整合馆内外文物资源 策划打造陈列展览精品
该馆定位为“古代艺术博物馆”,致力于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艺术文物。开馆后重点展出“问陶之旅——深圳博物馆陶瓷展”“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馆铜器展”“艺为心声——深圳博物馆书画展”三大馆藏文物展览。展览遴选建馆以来最精彩的古代文物收藏,共计670余件(组),首次系统全面展示了馆藏古代陶瓷、青铜与书画的各类重要收藏,其中不乏诸多一、二级文物展品,且近半数文物为首次展出。
图片
“问陶之旅——深圳博物馆陶瓷展”展出馆藏历代陶瓷精品300件(组)。其时代涵盖从新石器到明清的各个时期,包括早期彩陶、西汉文景之治时的皇家陶塑、魏晋青瓷、唐三彩与盛唐皇室陶俑、唐南青北白瓷器、宋代茶器等,展示了各历史阶段陶瓷在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堪称一部微缩的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史。
图片
“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馆铜器展”展出深圳博物馆历年保藏积累的精华铜器303件(组),按时代及用途分别陈列,主要包括礼乐器、兵器、铜镜、货币、造像、仿古铜器等,展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的变迁和审美情趣的转移,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工艺技术以及社会思想。
“艺为心声——深圳博物馆书画展”遴选馆藏书画70件(组),其作者涵盖了从明中后期至近代时期书画艺坛名家,时代跨越五百余年,意在管窥明清以来书画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艺术面貌,展现数百余年传统书画所经历的演进和革新,也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世态风情、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
图片
除馆藏文物大展外,古代艺术馆还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国内知名大馆合作,推出“丹青华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廷绘画展”“桃花依旧——唐代诗人墓志拓本展”“残石——曹操墓‘七女复仇’影像与‘子游碑’书法展”“不朽不灭:中国文物中的儒释道”等多个古代文物专题陈列,展出《乾隆南巡图卷》等国宝级珍品。
展陈全面优化提升,以现代展示形式呈现古代艺术魅力
提升展陈设施与空间,优化观众观展体验。改造后的古代艺术馆展陈环境与形式焕然一新,尤为注重展览形式设计和环境营造,在空间设计上,力求营造传统氛围与艺术美感。展柜采用先进的低反射玻璃,展厅灯光采用国际一流的设备,集安全、美观、耐用于一体。运用文物的组合摆放、历史场景还原、多媒体展示、灯光氛围布置等多种展陈手段,给观众带来丰富和新颖的观展体验。
图片
开发多项信息化服务功能,增强展览互动性。除智能导览、语音导览、互动数字展厅等丰富的现场导览外,展厅增设了多媒体互动及展示系统,提供可触摸互动的拓展资料,以及馆藏藏品浏览系统,以多种现代高科技手段呈现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增强观众的探索欲与参与感,开启高品质、沉浸式的轻松文化之旅。
图片
以人为本,满足观众文化休闲需求
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突出园林式“古韵”。改造后的古代艺术馆延续了原有的建筑形式与风格,朴素典雅、庄重大气。建筑与环境协调融合,通过室外景观连接深南大道与荔枝公园,完全开放的绿化景观为观众提供舒适、亲近自然的环境。走出展楼,观众可沿着石板路漫步欣赏园景,或前往凉亭憩息。
完善公共空间设计,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展楼内部以中央大厅为中心,螺旋式分布了4层13个展厅。设有3部观光电梯,观众可乘电梯到达顶楼,沿回廊盘旋而下参观。设立母婴室、公共储物柜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不同群体的参观需求,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理念。
图片
创新社会教育模式,塑造有声品牌形象
配合开馆,“听见•深博”频道将在国内最大在线移动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同步上线,设立三大专辑:听见深博、深博上新和专题策划。“听见深博”介绍常设展览及其相关内容;“深博上新”更新引进展览的预告、介绍和专家导赏内容;“专题策划”不定期推出特定主题的系列节目,上线首期推出古代艺术馆开馆专题,以专家访谈等形式,带领听众深入了解重要馆藏和最新展览。
深圳博物馆将通过这一全新的传播渠道,打造灵活多样的移动“有声博物馆”,让更多公众“听见”精品展览、特色活动、优质教育资源和文博优秀成果,“听见”深博的故事。
【记者】郭悦
【摄影/视频】朱洪波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