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烟台民政支出超百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20万人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杜晓丹 通讯员 张海滨
12月29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烟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欣培,烟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培杰,烟台市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王磊出席发布会。 会上,烟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欣培通报了全市“十三五”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等工作情况。
“十三五”以来,全市民政系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指标,累计支出民政事业费110多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20多万人次,为提高全市民生保障水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广大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图片
基本民生兜底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十三五”期间,烟台市社会救助政策制度逐步健全完善,保障标准大幅提高,城乡保障水平更加均衡,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取得扎实成效,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困难群众救助效能显著提升。全面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救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入推进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加强核对信息化建设,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实现了部、省、市、县、乡五级纵向贯通,横向部门之间实时共享数据源由6个增至14个,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困难群众保障标准连年提高。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连续6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2019年首次实现了县域标准统一。目前,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787元和588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2017年实现了由按供养方式确定供养标准到按个人自理状况确定供养标准,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2017年每人每月812元、524元分别增长到每人每月1107元、823元,失能、半失能和自理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分别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的1/3、1/6、1/10,为每人每月621元、310元、186元。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大幅提高,平均增长70%以上。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平均涨幅55%以上。
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更加充实。全面落实救助保障政策,按时足额为困难群众发放保障资金,全市现有低保对象75211人、特困人员22868人,五年来累计发放保障资金20.07亿元,开展临时救助59219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8965.7万元。
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精准有力。始终把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目前,全市建档立卡和即时帮扶贫困人口中低保、特困人员41222人、占比73%,其中重度残疾人单人纳入保障13200人、占比99%,确保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十三五”期间,烟台市持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促进了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初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城乡社区治理成果丰硕。2016年以来,烟台市先后承接了2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实验区,是全省最多的地市之一。探索形成了“一核引领·多方共治”社区治理模式,经验做法得到民政部和省民政厅宣传推广。
基层政权建设持续巩固。圆满完成第十二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通过“实施自荐参选村‘两委’成员候选人办法、明确村‘两委’换届选举贿选查处办法、规范村委会换届选举大会会场设置标准、建立镇街集中教育转化党支部”等方法,规范换届流程,严明换届纪律,确保了全市6443个村、368个社区顺利完成换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会场设置规范成为全省首个市级地方标准。深化城乡社区协商实践,打造形成系列社区协商品牌,芝罘区“阳光17议”社区协商做法被民政部推介展示。
社会组织健康蓬勃发展。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培育管理“两手抓”、党建业务“双孵化”的思路,探索形成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党建服务中心“一体双孵”培育模式,投入1.2亿余元新建“双孵化”基地15处,实现了市县全覆盖。
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取得长足进步。鼓励扶持社工机构发展,全市社工机构由2家发展到45家,提供专业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连续举办三届烟台和谐使者评选,评选和谐使者81名,引领推动了社会工作健康发展。鼓励引导志愿服务发展,全市志愿服务组织达到91家,注册志愿者超过11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16.12%,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基本社会服务提质增效,民政服务更加便民利民惠民
“十三五”期间,烟台市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绿色文明惠民殡葬落地见效,婚姻登记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不断增强,行政区划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为民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养老服务加速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发展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全面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备案养老机构达到227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200多处,各类养老床位6.5万张,“康养胜地·福寿烟台”颐养安居城市品牌更显靓丽。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全面起势,养老服务更加普惠可及。养老服务市场充满活力,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有效满足。基本养老兜底能力持续增强,保障困难群体老有所养。
婚姻殡葬服务持续优化。加强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全市13个婚姻登记处全部免费颁证,婚姻登记合格率保持在100%。深入推进婚姻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将涉外婚姻登记权限全部下放到区市实施,婚姻登记实现“全市通办”,并可同步签发电子证照,赢得人民群众的点赞好评。积极推进殡葬领域改革,推进绿色殡葬和公益性骨灰堂、公益性墓地建设,倡导移风易俗,连续举办5次公益性海葬活动,绿色文明殡葬新风尚初步形成。
区划地名管理全面加强。圆满完成“撤销蓬莱市、长岛县,设立蓬莱区”以及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任务,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推动市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和国家地名信息库信息更新工作,建立地名文化遗产档案库和保护名录,对300余条历史地名进行了抢救性普查。加强平安边界建设,连续5年开展了“边界和谐走廊”创建活动,完成界线联检任务,确保了边界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