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在衡南县柞市镇代泉村杨梅组,有这样一个“幸福屋场”,七年来,屋场的所有老人每天同吃同乐,结伴养老,用别样方式活出留守老人的幸福人生;年轻人则团结友爱,睦邻情深,用拳拳孝心为老人筑起温暖家园。
一大早,柞市镇代泉村的罗秀高三兄弟从外地驾车返回老家,他们回乡的第一件事,便是到集市上买一些必备的生活物资。
1
【同期声】衡南县柞市镇代泉村杨梅组村民 罗秀高
每一次回来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反正我们年轻人从外面回来都要买一些菜 一些水果给大家一块吃
【搬东西现场】
今天有几桌 两三桌吧
杨梅组共有18户人家,日常在家的有6位老人。七年多来,老人们每天都在一起吃饭,祠堂就是他们的大食堂。
1
【同期声】衡南县柞市镇代泉村杨梅组村民 谢佩金
儿女们个个盖了房子在家里 我们老年人在家住得好开心
由于地处偏辟,资源贫瘠,上个世纪初,杨梅组的年轻人都外出谋生,逐渐在外安家落户,但也有部分老人舍不得脚下这块土地,一直在村里生活。
1
【同期声】衡南县柞市镇代泉村杨梅组老人 秦大玉
我一直在家里 我没有出去 我儿女都在外面 我以前在家就种田 现在没种田了就种点蔬菜
老人在家中生活,无人陪伴,难免令在外的儿女担忧。7年前,组里建起了祠堂,有人提议让老人们一起开火吃饭,结伴养老,这个想法大家一拍即合。
1
【同期声】衡南县柞市镇代泉村杨梅组组长 罗元武
我们就想到搞一个公共大食堂 互相照顾 一起参与 大家显得更亲近 买菜买东西都是互相一起 谁回来就买 也不算账
就这样,杨梅组的留守老人搭起伙来过日子,平日里同吃同乐,互相照应,谁有点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其他老人便打电话给村医,5分钟以内就能赶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便由组长协调解决。
1
【同期声】衡南县柞市镇代泉村杨梅组组长 罗元武
问题比较严重了 我们第一时间通知他的儿女 如果他的儿女如果在新疆 在长沙 赶不回来 我们哪个年轻人在衡阳 比如我在衡阳 我第一时间先开车把老人送到医院 等安顿好 他的儿女也就回来了
为了让老人在家住得舒心、老有所乐,晚辈们自筹资金,盖新房、修水塘、安装健身器材、打造集体菜园,让杨梅组旧貌焕新颜,如今成了衡南县的美丽乡村示范点。
(来源:衡阳新闻联播)
----------------END----------------
编辑:何曾菁
责编:刘 骏
三审:雷万福
新闻热线
衡 阳 综 合 广 播:2595989
衡阳交通经济广播:2591018
衡 阳 新 闻 联 播:2595888
都 市 报 道:2595200
衡阳市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提供及时、权威的衡阳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