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TA:社交媒体给转会窗带来了哪些影响?

图片
2015年,一则关于阿尔阿赫利vs扎马雷克的埃及超级杯的视频在网络上经历了病毒式传播。
从视频中能看到,阿尔阿赫利的拉马丹-苏卜希在中场接到了队友的传球,他停好球后脚踩球秀了一会儿才传出去。扎马雷克球员认为这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于是一场冲突就此爆发。
上千英里之外,Kevin Cruickshank在英格兰通过社交媒体看到了这段视频,当时他是斯托克城的一名球探。
“这段视频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要深入挖掘一下。”他对The Athletic说,“这名球员应该是有点东西的,才敢在一场德比战中这么玩儿。”经过了更为细致的考察后,斯托克城一年之后签下了苏卜希。
随着转会窗再次开启,社交媒体将在转会市场上扮演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球探、经纪人、球员、主教练和球迷都会不断刷新,查看最新的传闻,并且怀揣着一份期待,看看有没有视频片段能让自己在遥远的其他联赛淘到宝。
The Athletic和了解如今大环境的人们聊了聊,从经纪人故意放假消息抬高自家客户的市场行情,到各种声称自己在俱乐部有线人的“ITK”账号……当然,有时候他们真的有线人。
……………………
Cruickshank如今已经告别了斯托克城,前往征战德乙联赛的纽伦堡出任首席国际球探。他表示,尽管你偶尔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完成像苏卜希这样的转会,网络上大把传闻只是纯粹的胡诌。
2013年,斯托克城从不莱梅签下阿瑙托维奇前,网络传闻充斥着俱乐部想签下另一名不莱梅球员——阿隆-亨特的消息。
完全是无稽之谈。
“应该是斯托克俱乐部中有人听到了一些关于不莱梅的消息,然后就这么泄露了……但他们搞错主角了。”Cruickshank表示,“那些账号信誓旦旦地说亨特现身斯托克城训练基地,但他从未来过。”
“我还记得我们官宣签下阿瑙后,我在推特上发了个话题,好像是#从来不是亨特,反正大致是这个意思。我没有贬低亨特的意思,只是想说那些ITK账号这一回错得太离谱了!”
ITK是“知情人(in the know)”的缩写,这些社交媒体账号声称自己能获得特定俱乐部的内部消息。通常情况下,ITK这个缩写带有贬义,人们这么用只是想暗示这些账号在散步毫无根据的谣言。
去年夏窗关闭前的最后几天,一个名为“Utdreport3”的账号发布了一些貌似合理但完全不属实的传闻,比如“证实”奥斯曼-登贝莱和杰登-桑乔会加盟曼联,这两单转会都牵扯出了大批传闻,但最终没有成真。
还有些推文会在误会之下将消息来源当成Fabrizio Romano或巴拉格这样的知名记者,其实这些名记只是转了ITK账号的推文并附上辟谣而已。
在关窗前的几个小时里,各家球迷都急切地不断刷新主页,希望能看到主队的某一笔引援有了好消息。这个时候投其所好发推,就能引起球迷的热烈回馈,短短几分钟就能获得几百次的转发。
被踢爆谎言后,这些账号会被封停。等账号解禁后,他们会在仅有2个粉丝的情况下重启自己的大业,再次分享假消息博取关注。
图片
很多时候ITK只是编造新闻。但有时候,社交媒体上的匿名账号真是“知情人”,他们会给俱乐部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Keith Wyness曾担任埃弗顿和维拉的CEO,他就记得曾有一个ITK账号让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吃尽了苦头。
“社交媒体上的传闻十之八九都是垃圾,但那个账号,太厉害了,消息极为精确,仿佛是一路截获我们的电报一般。”他说,“实在是太危险了。”
“我们成立了一个专案小组,想要找到这个账号背后的消息源。他们发布的信息太过接近事实。”
“最后我们并没有找到泄露消息的源头,但我们宣布这次调查就已经让泄密停下了,所以很显然,问题就出自内部。”
大俱乐部会雇佣很多人,所以有些消息在传统媒体知道之前就泄露出去也是完全有可能的。然而,一名足球记者可能有多年的从业经验,他们可以分辨各种消息的真实性,至于普通球迷,他们很难分辨出哪些ITK账号值得信任。
IT顾问马克-琼斯的住处离梦剧场不远,他表示自己曾经为曼联效力。他会用“Mack The Knife”这个推特账号发推,并表示有时候有“蓝勾”认证的记者都不如自己这类人的消息准确。
“我在足球圈里有很多朋友,有些是前职业球员,有些是球场管理员。”他对The Athletic说,“我并不是记者,所以有时候会从不是那么可信的朋友那儿听到一些传闻,但又不可能像记者那样有双重来源加强认证,于是有些消息没能兑现时,一些推特用户就会用比较难听的话提醒我说错了。”
对于曼联这样的豪门来说,转会传闻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去年夏窗关闭之前,多特边锋桑乔加盟曼联的传闻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有热度的话题之一,但这笔转会从未发生。
不过据琼斯所说,这种对于信息的疯狂需求也有其阴暗面,转会新闻之于部分球迷“犹如毒品”。“推特是个有毒的平台,如果有转会没能兑现,我就会收到一些难听的回复。”
“我甚至收到过死亡威胁,所以如果想走上爆料这条路,就得脸皮厚。好在我不靠这个过活,所以不会往心里去,也不会受到影响。”
Wyness也同意社交媒体会带来“恶性影响”,他在维拉任职期间,曾用分析软件监测球迷在网上的情绪。“它会筛选出推文中的关键词,总结出球迷群体中的不满情绪和变化趋势。”他说,“这就是俱乐部的预警系统,无论是更改队徽,发布新球衣还是定好转会目标,都可以参考参考。”
“你可以看到他们的想法,然后多加留意,因为球迷们有话语权,你需要倾听他们的意见。你当然永远不可能根据民意批准或否决一单转会,但是你能看到球迷的意见,比如对某个位置不满,或者对球队的战术打法不满。”
……………………
有些网络流言纯粹是编造出来的故事,而另一些,则真的是俱乐部流出的消息。
但据一名和多家欧洲豪门打过交道的资深经纪人说,有些传闻是人们带着战略目的故意放出的。他说俱乐部和经纪人都会为了各自的利益在转会市场投放错误信息。
在纸媒时代大家就是这么做的,而旨在先于官宣爆料的天空体育24小时新闻频道加入后,加快了这一过程。所有足球记者的工作都是搜寻传闻,建立自己的消息源,以便确定哪些消息可信,哪些消息不可信。
然而社交媒体的狂热让从业者也变得更加疯狂。
“某家俱乐部的某人会对媒体说,‘XX俱乐部对这名球员感兴趣。’”这位经纪人表示,“其实并不属实,他们只是希望能激出其他买家。这种套路经常出现。”
如今球迷们已经不需等到报社印刷好报纸了,或是期盼记者能抢到一块专栏版面或电视上的几分钟,公布特定消息。互联网提供了不受限制的信息发布空间,不管信息是真是假。
除了俱乐部,经纪人也会故意四处放消息,试图促成某位客户成功转会。接受The Athletic采访时,这位经纪人提醒,如果看到一名球员频繁和某家俱乐部联系在一起,最好谨慎看待。
“如果你熟悉类似的模式,你就会更加警觉,消息可能是球员或俱乐部高管身边的人放出来的,有时候俱乐部会故意通过认识的人向媒体透露一些名字。”
他说,俱乐部会借助传闻试探球迷的意思。根据他的说法,如果对于引进或出售一名球员的网络反应是压倒性的正面或负面,就会带来一定影响,并在Wyness等俱乐部高管的面板上亮明警报。
因本文接受The Athletic采访的每个人都表示,转会传闻对于实际转会运作的影响并不大,俱乐部都会花很长时间来考察转会目标,通过各种消息源打探信息,不会只因一段油管上的视频就动心。
但所有人也都承认,社交媒体有助于引发外界的关注。“我也认同有些案例能说明社交媒体的传闻抬高了某些球员的市场行情,让买家更为急切地出售完成签约。”Transfer Room的创始人和CEO——Jonas Akersen说道。Transfer Room是俱乐部之间可以直接沟通潜在转会的在线平台。
“经纪人也清楚,俱乐部高管和招募部门也会留意社交媒体上的动态,所以这是他们的一个机会,能争取把更多买家拉到谈判桌上。他们想要营造出自己的客户十分有人气的舆论,用社交媒体推波助澜则是常规手段。”
社交媒体的消极面甚至会对场上的进程造成影响。
传闻称,如今在英超征战的一名球员在职业生涯早期会刻意在比赛中秀花活,目的就是让自己的视频在网络上大面积传播,通过这种方式抬高自己的身价,促成加盟更大俱乐部的转会。
……………………
投身转会市场时,需要应对社交媒体的也不单是欧洲足坛的众多精英。
“假消息太多了。”Danny Cowley感叹道。他曾率领林肯城两度升级,还闯进足总杯8强,之后执教哈镇,尽管成功让球队在英冠保级成功,还是在夏天丢掉了帅位。
“我至今还记得,好多次人们都说我的球队应该签下某位我都不认识的球员。”
他表示,由于社交媒体的普及性和及时性,传闻对足坛金字塔下游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了。“此前小道消息只会关注英超联赛,但现在,各个级别的赛事都不能幸免。”
社交媒体还会以另一种形式参与到转会市场中,俱乐部在签下球员之前都会进行细致地背景调查,其中一个途径就是查看球员的社交媒体动态。
Cowley强调,这只是考察工作的其中一部分,俱乐部还会考察球员的个人履历、球探报告和数据统计,但看看球员在推特和Ins上发了些什么内容,也能带来帮助。
“我们希望能从‘普通人’的角度加深对他们的了解。”Cowley还表示,这个办法可能对于金字塔下游的俱乐部更为有效,因为不少顶级球星的账号并不是自己运营的。
他说,这么做不单是查看球员在场下是否玩得太嗨。“有时你也会看到年轻球员从事慈善工作。如果大量的动态都是关于足球的,你就能判断这名球员是真的热爱这项运动,还是这项赛事的一个好学生。”
Wyness称,需要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背景调查的也不只是球员。“假如你聘用了一名商务总监,结果发现他是国民联盟(法国极右翼政党)的人,那你就有麻烦了。”
社交媒体影响转会决策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些球星的粉丝数相当可观,对于想要打造全球品牌的俱乐部而言,这些球星有相当的吸引力。
阿莱克斯-摩根是女足赛场的顶级球星之一,为热刺短暂效力之后,她将于今年重返美国。热刺俱乐部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打开美国市场,2017年和2018年都前往美国进行了热身赛,也在自己的新主场举办了NFL比赛,并试图通过亚马逊纪录片吸引新观众。
热刺女足签下摩根,除了竞技层面的原因,还有市场层面的原因。这位美国国脚在Ins上有930万名粉丝,只比热刺男足的官方账号少一点点,而热刺前锋哈里-凯恩的粉丝数为1000万。孙兴慜的存在也让热刺在亚洲范围有了众多拥趸,疫情爆发导致空场比赛之前,在北伦敦德比中看到韩国国旗也是常态。
就像社交媒体能让球员在合约谈判时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一样,俱乐部也在尝试利用社交媒体的狂热情绪来“掌控”转会窗。
俱乐部将转会官宣视为大活动,能让球迷们积极与官方账号互动,吸引更多粉丝,让自家球迷更加激动,说不定还能带动商品销售和球票收入。
外界对转会截止日的印象总是疯狂打电话或是传真机故障,但实际情况是,重磅转会都是数周乃至数月才能搞定的大工程,也会给买方俱乐部充足的时间做准备,用引爆网络的方式欢迎新援。
也就是说俱乐部会精心准备官宣视频和图片,在不同的社交媒体渠道上通过多种语言宣布这一消息,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有一家顶级俱乐部就专门聘请了专业团队给官宣消息进行包装,他们也会提前数周进行设计,争取拿出足够吸引眼球的方案来宣布重磅新援。为防走漏风声,相关人员都会签署保密协议。
俱乐部永远都不可能完全掌控比赛日,因此转会就成了各家俱乐部一年之中亮出PR实力的大好时机。
最知名的例子当属曼联三年前从阿森纳引进桑切斯,红魔发布了一段颇具艺术感的视频,桑切斯在钢琴上弹出《Glory Glory Man United》的旋律,走进了空无一人的老特拉福德。
图片
这条推文的互动数非常高(当前数值是评论1.3万,转推18万,点赞19.4万),转发超过18万次,视频播放次数将近1000万次。(桑切斯没能在曼联取得成功,不过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尽管转会窗期间的社交媒体给人一种几近疯狂的感觉,还是有不少财力雄厚的人或组织愿意投身其中,希望借助当下的风潮增加自己的粉丝数,拉拢新球迷,争取赚更多钱。
但暂且不论在法律层面有何影响,越来越复杂的现代足球在不断扩大人际圈,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在转会官宣之前就得到消息,因此也增加了通过记者或者匿名社交账号对外泄露的机会。
听完上面的故事,俱乐部可能有兴趣将转会运作与社交媒体和未开发市场联系起来,但这种做法也并非总是能收获长期效果。
Cruickshank就表示,纽伦堡之前试过签下日本球员,但似乎影响力并不大。
“德国这边的同事表示,签下日本球员对于球衣销售和社交媒体没多大影响。”他告诉The Athletic,“可能球员自身的级别还不够。”
维拉冬窗签下萨马塔后社交媒体账号的粉丝数有了提升,萨马塔也成为英超首位坦桑尼亚球员。坦桑尼亚是一个十分喜爱足球的国度,人口和基本和英国持平。
但这笔转会本身并没有奏效:萨马塔发觉难以适应英超,仅仅取得了1粒联赛进球,如今他已被租借至土耳其的费内巴切。
现在在维拉官号的评论区,你总能看到坦桑尼亚球迷与英格兰的维拉球迷争论。一笔签约也许能让人们注意到一家俱乐部,但不能保证长久的支持。如果维拉球衣2020年在达累斯萨拉姆的销量还不错,2021年恐怕维持不了了。
一位资深经纪人告知The Athletic,社交媒体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球员和俱乐部之间的权力平衡。
“过去球员很难自己发声,现在不同了,他们有社交媒体,所以可以绕过媒体发布自己的消息。”他说,“以前球员没办法直接联系到媒体,俱乐部会挡在中间……不论球员有什么打算,俱乐部都能压过一头。”
这位经纪人预计,未来十年,说不定英超球员会以个人公司CEO的身份参与谈判,利用自己的社交媒体影响力、肖像权和绑定品牌向俱乐部争取条件更为优厚的合约。
社交媒体也能让俱乐部洞悉对手在转会市场上的行动,不管消息准确与否。
“如果我们看到布莱克本或米堡盯上了一名球员,我们会谷歌一下或在自己的系统里查查,看看我们对这名球员是否了解,需不需要多加留意。”前维冈招募分析师Dougie Wright说。他也坦言,互联网的出现让他能查看更大范围的球员,远远胜过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数量。
“有时候我一天就会看上百名球员。”他说,也承认病毒式传播的油管视频最终会在签约中起到一定作用,“如果一名20岁的球员在丹麦二级联赛打进了一粒世界波,那当然值得看看。”
然而,Wright认为球迷还是应该抱着姑且一听的态度对待社交媒体上的转会传闻,他仍记得维冈曾经和一名苏格兰球员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消息说维冈对这名球员进行了细致地考察,但完全没这回事。
“过去这十年,我们每一名球探的行踪我都清清楚楚。”他说。
维冈球迷不断问到这名球员,在社交媒体上征求更多信息,所以Wright也想知道这个消息从何而来。他一路追溯到了球员的经纪人,这位经纪人一直在和苏格兰俱乐部接触,并告诉他包括维冈在内的多家英冠俱乐部对这名球员感兴趣。
“球迷会想,都看到传闻了,自然是无风不起浪。但就是没有风,全靠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