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冻疮,可以用冻疮膏吗?

图片
随着一波接一波的寒潮,全国都进入了寒冷模式,很多南方地区甚至迎来难得的降雪天。在大家兴奋地看雪、玩雪时,皮肤科医生想温馨地提醒一句:务必注意预防“冻疮”。
笔者作为一枚小时候得过冻疮的医生,看到有朋友把经历冻疮的过程,形容为“饱受痛痒之苦”,感觉一点儿也不为过。
虽然现在经济条件好转了,保暖防寒手段也增加了,可每年身边总有朋友,一不留神就得了冻疮。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冻疮,以及预防策略。
什么是冻疮?
冻疮(chilblains)是一种因低温诱发的皮肤小血管炎改变。这个名字的由来,或许和古英语中的“chill(寒冷)”和“blegen(溃疡)”这二词有关。
事实上,暴露于寒冷环境、发绀性皮疹就是冻疮两大特色。
如果你的皮肤暴露于寒冷且潮湿的环境后,并在12~24小时内出现:
红色或深紫红色的红斑改变;
伴有瘙痒感、烧灼感或者疼痛改变,且持续数天仍未能缓解;
后续可能还有水疱或破溃改变(如下图)。
图片
图片来源:uptodate.cn
那么,你很可能就中招了!不过,冻疮还有急慢性之分:
急性冻疮可能持续1~3周,加强保暖后会逐渐自行消退;
慢性冻疮,可能每年会固定在寒冷季节发作,且部位相对固定,一直反复急性发作,或发作持续数周直至寒冷季节过去,才逐渐消退。[1]
先心疼慢性冻疮的朋友3秒,下一段的内容或许更扎心。
哪些人容易得冻疮?
冻疮的出现跟个体遗传易感性相关:
暴露在同样的寒冷潮湿环境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患冻疮;
而在同一个人身上,也不是所有暴露在外的肢体,都会出现冻疮。
当皮肤遇冷的时候,浅表的毛细血管会剧烈收缩,引起组织的局部缺氧,进入温暖环境快速复温时,这部分血管会明显扩张,突然带来大量的血氧(再灌注)又会突然给组织带来二次伤害。这种血管的突然收缩后,又快速扩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组织液、炎症因子的渗出,从而引起明显的红肿、瘙痒等冻疮症状。
所以,哪怕室内一直存在暖气,但只要短时间外出时,没有注意皮肤的保暖,都是有机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冻疮改变的。[2]
研究显示,冻疮首先好发于年轻女性、中年女性,其次是儿童。[3]
冻疮容易出现在哪儿?
研究显示,最容易出现冻疮的部位:首先是手指、脚趾,其次是耳朵、鼻子、足底或臀部。
就儿童患者来说,耳部是往往最容易发作的地方,因为玩雪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注意戴帽子、手套或者穿雪地靴,而耳朵往往成为容易被忽略的部位,持续暴露在湿冷空气中,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耳部冻疮的出现。
得了冻疮该怎么办?
出现冻疮时,要尽可能减少寒冷暴露,尽可能保持患处的充分保暖与干燥。
比如,穿戴合适的防寒服、手套、保暖鞋以及耳套或者耳罩来保持患处温暖,如果这类衣物被浸湿,需要及时更换,因为湿冷环境更容易诱发冻疮的出现。[4]
对于轻度的冻疮,建议通过梅奥诊所(Mayo Clinic)推荐的护理步骤来缓解[5]:
轻柔、缓慢地暖化局部受寒的皮肤,但注意不要反复按摩摩擦,或直接加热局部皮肤,以避免血管炎性反应加重;
尽可能避免让这部分皮肤再次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
保持这部分皮肤的干燥、温暖,但远离直接的热源;
涂抹保湿乳液来减轻红肿区域的瘙痒感、灼热感;
如果有破溃,可外用抗菌药膏来避免局部感染加重;
皮疹区域需要保护,避免外伤;
如果有吸烟习惯的人,建议戒烟,因为抽烟会加重血管收缩情况并延缓伤口愈合。
对于经过常规护理后,改善不理想、局部痛痒症状仍持续不消退的冻疮皮疹,以及反复发作的冻疮,建议及时就诊,与医生充分沟通用药利弊后,在医生处方指导下酌情采取外用或口服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口服硝苯地平等。[3,5,6]
可以用冻疮膏吗?
国内比较常见的冻疮膏,其成分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配比为每克含:
樟脑30毫克、硼酸50毫克、甘油50毫克
樟脑可以起到局部清凉、止痒的作用,硼酸有轻度杀菌效果,甘油属于保湿剂。所以,冻疮膏的主要作用还是保湿护理,以及舒缓对症治疗。
但是,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外用冻疮膏。目前硼酸不建议3岁以下儿童使用[7],樟脑不推荐6岁以下儿童使用,两者均有一定的刺激性,特别是大量使用樟脑有增加儿童樟脑中毒的风险[8]。
如果发现孩子得了冻疮,又不能用冻疮膏,也不需要着急,按照上文提到的护理步骤注意局部保暖和保湿的护理,一样可以缓解冻疮症状。
哪些情况需要看医生?
下列3种情况,出现任意一种,都建议面诊皮肤科医生寻求帮助:
冻疮疼痛异常明显;
冻疮合并感染;
自行保暖护理1~2周后症状未改善。
如果冻疮症状反复发作、持续到温暖的季节都无法消退,也建议去看医生以排除是否伴发其他疾病。
小结:远离冻疮请记住3步
Step 1: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容易长冻疮的部位(手指、脚趾,其次是耳朵、鼻子、足底或臀部)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
Step 2:出现冻疮后,务必注意局部保暖(避免让这部分皮肤再次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和保湿(涂抹保湿乳液来减轻红肿区域的瘙痒感、灼热感)的护理工作;
Step 3:如果1~2周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疼痛异常、合并感染的情况,请就医。
参考文献:
[1]Takci Z, Vahaboglu G, Eksioglu H. Epidemiological patterns of perniosi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ystemic disorder. Clin Exp Dermatol. 2012;37(8):844. Epub 2012 Oct 22.
[2]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172191
[3]Padeh S, Gerstein M, Greenberger S, Berkun Y. Chronic chilblains: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disease course in a large paediatric series. Clin Exp Rheumatol. 2013 May;31(3):463-8. Epub 2013 Feb 15.
[4]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hilblains/symptoms-causes/syc-20351097
[5]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hilblain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1103
[6]Topical corticosteroids: Use and adverse effects. Uptodate.
[7]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含硼酸及硼酸盐药品说明书的公告.2020.4.
[8]Camphor poisoning in children. Upto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