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希执掌《大决战》,老搭档于和伟演林彪,又是一锅夹生饭?

电视剧版《大决战》开机有一阵了,作为央视重金打造的建党百年献礼剧,导演不是张黎、不是康洪雷、不是孔笙也不是张新建,而是高希希。
图片
《大决战》
说来也是奇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高希希莫名其妙的成了国内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御用导演,《三国》《楚汉传奇》甚至是恢弘的伟人传奇剧《毛泽东》。
但是客观地讲,高希希驾驭这类历史巨制的能力有限。
图片
高希希
高希希导演的制作团队,包括高希希导演自己,给人一种没有特色、没有生机与活力,缺乏果敢和创新的感觉,所谓“体制内”,再恰当不过了。
他的代表作电视剧《三国》的争议很大,剧情上漏洞百出,充斥着小学生水平的阴谋论,戏剧性凌驾于历史之上,当然这主要是编剧的“锅”。
图片
陈建斌的曹操
但作为导演,高希希对镜头的掌控和对演员的调教稀烂,陆毅饰演的诸葛亮几乎从头到尾眉头紧锁,唐国强表演的初出茅庐的飘逸洒脱、三军统帅的大气威严丝毫没有;
陈建斌的曹操满脑子是阴谋诡计,看不到鲍国安沉雄悲凉的英雄气魄和文人情怀;
图片
《三国》
于荣光饰演的关羽永远都和僵尸一样死板坐着,小眼一眯竟然生出了奸诈相,剧情越到后面越让人厌恶其狂妄自大,陆树铭表演中的光明磊落、质朴自然一点也看不到;
至于张飞,有观众调侃:康凯演的张飞是所有演李逵的演员中最像牛皋的樊哙。
所以,人物塑造相比于老版《三国演义》差太多。
图片
《三国》
说白了,高希希等主创缺少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积淀,也没有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份尊重和使命感。真正拍历史剧,他功力和水平肯定是不如当年的陈家林、张绍林、王扶林等前辈。
《楚汉传奇》就不多说了,陈道明等殿堂级演员陪着高希希玩票儿。
图片
电视剧《毛泽东》
电视剧《毛泽东》之所以能获得大部分观众认可,其实主要得益于执行导演嘉娜·沙哈提和“飞天奖”获得者黄晖编剧的高水准。
嘉娜·沙哈提曾执导《秋收起义》《恰同学少年》,同时也是《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的执行导演;
黄晖则是《血色湘西》《恰同学少年》的编剧。
图片
高希希
所以,高希希挂名电视剧《毛泽东》总导演被调侃了相当长的一阵子……
如今高希希又执掌电视剧《大决战》,有观众表示这部作品要凉透了,拍这种历史正剧,必须要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和革命主义精神,要求导演具备宏大的历史观和强大的时空交叉叙事能力,对红蓝阵营历史人物的理解也要足够深刻。
图片
电影版《大决战》
▲电影版《大决战》实景拍摄炮轰锦州
回到电视剧《大决战》这部作品,本来电影《大决战》三部曲已经是不可超越的经典,电视剧版的创作本身就存在质疑。
首先是恢弘的战争场面不可复制。
图片
高希希执导《大决战》
▲高希希执导《大决战》运用微型道具
当然,如今的特效技术极高,或能带来很强的震撼力。并且电视剧《大决战》在拍摄中运用了不少微型道具,爆炸场面倒也逼真,但是仔细看还是少了点真实,与电影版的制作诚意相比差了太多。
图片
电影《大决战》
其次,电影《大决战》真正厉害的地方是文戏,尤其是台词设计,每次回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而且因为伟人领袖特型演员大量运用方言,所以常常出现一语双关的巧妙,让人回味无穷。
图片
《大决战》
电视剧版《大决战》演员方面,我们看到了与高希希导演合作多次的演员于和伟,其在该剧中饰演林彪,戏份之重不言而喻;
但是于和伟与林彪这一角色的契合度并不高,首先外形上差太多,其次此前马绍信、李雪健等老一辈演员对林彪的演绎已经出神入化,于和伟此番演绎挑战很多。
想要诠释好“林彪”这一角色,于和伟的表演重要,高希希导演对角色的理解更是重中之重。
图片
《历史的天空》
高希希导演作品很多,确实也拍过不少好剧,获奖无数,履历不凡,周遭评价也都不错。“天花板”作品是《历史的天空》,同名原著小说曾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加之李雪健、于和伟等实力派演员的倾力表演,但归根结底这不是正儿八经的历史剧。
所以,此番高希希带着自己的御用演员和团队加入《大决战》,从盘面上来看中规中矩,远远达不到优秀同类题材主创团队水准,剧集成品不会又是一锅夹生饭吧!
当然,任何导演想要拍出一个让全国人民都满意的历史正剧都是不容易得,更何况《大决战》的内容还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
文|宋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