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公里到42公里,新手妈妈用3年“跑”赢产后抑郁

2021年1月6日,香港,34岁女企业家罗力力疑因产后抑郁跳楼自杀,一起身亡的还有她5个月大的女儿。据世卫组织近年的一项调查,在发展中国家,怀孕女性和初生产妇患上产后抑郁症的比例分别是15.6%和19.8%。这意味着,初生产妇中,每5人就有1人患上产后抑郁症。

如果没有专业医生,新手妈妈们面对产后抑郁症,几乎是面对一条黑暗中独行的路。

河北女孩林言,可以诠释这条路有多难。被确诊为产后抑郁重症,她从毫无准备、不被理解、慢慢妥协、再到一个人的抗争,终于获得阶段性“胜利”。她说,这是在黑暗中挣开了一道出口。回想起来,都是后怕。

“产后抑郁是一锅煮开的水”

2017年,林言开始要为当一名新手妈妈而准备。那年她30岁,结婚生子,离开父母的庇佑,对她来说,真正独立的人生刚刚启程。

“大概是从怀孕开始,我的精神有时候就会特别紧张”,如今回想起来,抑郁的发生,其实早有端倪。

“有一次肚子撞到桌子上,我就担心对孩子不好,从那以后,隐隐的自责、焦虑、不安全感一直都在。”

负面情绪持续整个孕期。生产后,因为孩子身体状况不太好,需要住院,母子被迫分离的状态,助长了林言心中的不安。

她自己的身体恢复得也不太顺利。出院40天,子宫没有对位,伤口还在化脓。乳汁淤积又导致她患上乳腺炎。

第一次当妈妈的新鲜感,转化成了一种愧疚和烦躁的情绪,积压久了,就和身体上的疼痛、疲惫相互作用,身体、精神状态直线下滑。最严重的时候,连简单端个水、吃个饭都做不了,甚至还时常呓语。

像是在煮一锅水,一点一点的小事给它升温加热,等积攒到了那个温度点,水就突然沸腾了。

去医院检查时,林言直接被医生诊断为产后抑郁重症。

“有一半以上的产后抑郁症早已在怀孕期间开始,可在怀孕或产后1年内任何时间起病”,据无痛分娩中国行的孕产心理健康项目领队、美国埃默里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王丹昭介绍,与普通人群的抑郁症相比,孕产妇抑郁症有显著突出的焦虑症状,常伴随有惊恐发作。

第一次就诊,医生给林言开的药。受访人供图

“负责快乐的那块坏掉了”

“这个病,不单单是情绪上的问题,它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的”,林言自觉是个乐观的人,“但那个病缠着我的时候,我笑不出来,好像身上负责快乐的那块坏掉了。”

有一次开车途中,林言凝视着眼前的街景,忽然开始发呆、恍惚,飞速掠过的树木和道路好像扭曲、模糊在一起,她不知自己身处何处。

直到孩子的样貌浮现在脑海里,“孩子还这么小,我不能死”,她心里想着,下意识地猛踩了一脚刹车,车停在路中央。周围的车跟着急刹停下,司机们从车窗里探出头,嘴巴张张合合。她的脑子混沌一片。

林言曾尝试向长辈、朋友倾诉。长辈说,这是闲的,是矫情,甚至觉得因为她的主观倾诉,医生才给她定的抑郁症,“要在过去干农活那阵,你就没有时间抑郁了。”她对朋友诉说,朋友也只能浅浅安慰:“是啊,养孩子都挺不容易的。”

“你太累了,养孩子也没必要那么细吧?”

“平时想开点、心大点,可能睡几觉就好了。”

这是林言在那段时间最怕遇到的对话,她只能应和着傻笑,“我没办法跟每个人解释我是一个生病的人。”

“与躯体疾病相比,社会普遍存在的偏见感,给早期发现抑郁症,包括孕产妇抑郁症,造成了巨大障碍”,王丹昭医生强调,向公众普及孕产妇抑郁症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不理解,林言只能向他人妥协,也开始向疾病妥协。

创意配图,图文无关。视觉中国

逃出抑郁的“莫比乌斯环”

一直信奉“自助者天助”林言慢慢认识到,只有自己产生拯救自己的意志,才能在崩坏的边缘悬崖勒马。

确诊产后抑郁时,医生给林言开了药,药吃了很不舒服,而且要断奶。林言很纠结,她觉得这样会伤害到孩子。“当时孩子还小,我不忍心断奶。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硬抗。后来身体好一点了,我就想着要自己去战胜它。”

在与抑郁情绪僵持的过程中,林言经历了无数次崩溃和自我修复,“像在抑郁的‘莫比乌斯环’上赛跑,重复着无用的循环。”

必须转换环境和思维,逃离死循环,她想。

怀孕前,林言喜欢户外跑。她查了不少资料,都提到运动对缓解产后抑郁有直接帮助,所以选择将跑步作为自己的情绪出口,同时也帮助身体机能恢复。

产后第三个月,林言找了阿姨带小孩,自己趁着空闲时间外出跑步。开始的一两天,她只是缓慢地跑动,试图掌控自己长久不运动后笨拙的手脚。渐渐地,身体变得轻盈、自如。

“带孩子的时间不是自己的,但跑步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那段时间,林言从害怕病魔,开始与病魔对话:我们不要再彼此折磨了,我们和平共处吧。

找不到正反面的界限,也走不到尽头的莫比乌斯环。视觉中国

一场对抗产后抑郁的马拉松

除了身体状态的恢复,跑步也给了林言与外界接触的契机。

为了让自己从情绪中出来,她接触各种圈子,包括跑步的圈子。“我加了一个跑友群,每天晒自己跑了多少公里,互相鼓励,偶尔吹吹牛”, 林言喜欢这种脱离了育儿主题的聊天空间。

跑友们也从微信群,发展到线下,大家约好地点,一起跑,很有氛围感。坚持了一年后,林言渐渐地可以尝试跑马拉松。

在跑友们的“策动”下,林言报名参加了2019年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这对她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此前她最长只跑过半马。到了比赛的后半场,实在喘不过气,她想要退赛。看到周围的志愿者、观众、选手们,都充满活力,她也受到感染。稳住心神,跑两步走两步,硬是把剩下的21公里跑完了。

自信伴随着他人的鼓励和夸赞,不断增长。在与抑郁情绪的抗争中,林言一度占据上风,她开始相信,自己是会好起来的。

王丹昭医生介绍,重度孕产妇抑郁症需要药物治疗,运动、心理咨询等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缓解症状。在怀孕或哺乳期,是否服用药物,选用哪个药物,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既要考虑药物可能带来的潜在副作用,又不能忽视未经控制的疾病给自己及后代带来的危害。

现在,林言的孩子长到3岁,她跑了3年,也与产后抑郁对抗了3年,仍然没有完全康复,抑郁和焦虑还是经常会打扰她的生活。

她与产后抑郁症进行着另一场马拉松。但她自信可以把抑郁情绪压缩到自己可以调节和控制的程度——用她的话说: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我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想做一件事,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做成。但更多产后抑郁的妈妈不一定有这样的毅力和运气”,林言说,如果确诊,还是要吃药治疗,更重要的,“还需要更多人理解她们,因为真的很难。”

林言晨跑时拍摄的图。受访人供图

(文中主人公名字为化名)

关于“孕育时刻”

“孕郁时刻”项目由腾讯新闻·萤火计划、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学生毕业设计团队、“无痛分娩中国行”团队共同发起。旨在通过新媒体传播,对孕产抑郁展开全面的科普,希望孕产妇及其家人、大众能了解更多关于孕产抑郁的信息,为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的健全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说出你的产后故事

产后抑郁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也许永远无法理解产后抑郁妈妈的苦痛。如果你也经历过,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讲出你的故事。

撰文|谭凯文 郑怡妍 陈宇溪

编辑|周维

出品|腾讯新闻 暨南大学“孕郁时刻”毕设团队

行业支持|无痛分娩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