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原是六大名著,建国后“删”了其中两本,为何要“删”?

中国古典小说从前有“六大名著”的提法,即在如今四大名著的基础上加入《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所以经常有人问,为什么“六大名著”被删成了“四大名著”?被删除的两本到底有什么问题。
我的回答是:无论“四大”还是“六大”,具体指的是哪几本书,最初都没有一个固定说法。唯一够格被“删除”的,只有从前“四才子书”中的《金瓶梅》,理由就不多解释了。
图片
至于“六大名著”的另外两部,不存在“删除”之说。它们之所以后来被排除在外,有人说是因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次偶然行为。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两本书都有缺陷。
《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诞生于清朝,前者是文言小说,后者没有故事主线、趣味性差,受众面窄,它们一定程度上是属于被读者“自然淘汰”的。
一、民间小说“排位”的兴起
中国古代有为经史“立范”的传统,比如喜欢弄《四书》、《五经》这类排名,垂范后世,让年轻人读书时少走“弯”路。明朝中后期,因为小说地位得到提升,金圣叹弄出了一个“六才子书”的说法。
另外李渔、冯梦龙等人也曾经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这四本书评为“四大奇书”,这个可以算是今天“四大名著”的前身。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文学评论家,他曾经点评并腰斩《水浒传》。又把这部书与《史记》《杜诗》等经典作品并列。尽管他不是第一个搞文学作品排位的人,但是他却是搞得最轰动的那个人。
图片
在金圣叹之前,李贽也曾经把《西游记》、《水浒传》和《史记》并列,但是影响力没有金圣叹来得大。金圣叹的“六才子书”排名,成功地提升了小说的江湖地位。
随后,很多小说作者或者是书商,也跟风把自己的小说加入排名当中。比如清初的《好逑传》就开始叫“第十才子书”,《白圭志》叫“第八才子书”,基本都是书商吹出来的。
“八公”冯梦龙是明末著名“枪手”兼书商,也是《三言》的作者。他捣鼓完了《三言》还想继续出书发财,但是古代短篇小说已经被他撸完,于是只有撸长篇。
他把金圣叹“六才子书”里面的《水浒传》、《西游记》弄出来,再加入准备大量印刷出版的《三国演义》和《金瓶梅》,捏巴几下弄到一起,就编一个“四大奇书”的名头,相当于整了一句广告词。
奈何“冯八公”编书多年,眼光有“毒”。编出来的这四部书的确十分精彩,所以最后就出了名。但是无论“四大”、“六大”还是“八大”、“十大”,全部都是一家评选出来的,官府并不盖章。
图片
《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都是清代出版的,当时也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后来就有人把它们和“四大”捏巴到了一起,成了“六大”。具体是谁干的,已不可考,但是这依然不是官方行为。
解放后,据说有一次人民文学出版社准备印“六大名著”。但是当时因为条件太差,也不知道是缺纸章还是缺油墨,总之先印出了最受民间欢迎的“四大名著”,结果销量十分惊人。
别的出版社看到了这样一个好的机会,也跟风印了这个“四大名著”,最后形成了效应,于是就这样固定下来了。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要问:既然一开始想印没有印成,那么后来有条件印了,为什么不把《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加进去呢?
其实,这两部书在我们中国,从来都不是禁书。不但一直都在印刷出版,还一直被教育部门推荐给学生看。
图片
但是一来“四大名著”已经出了名,二来这两书本身的确有很多缺陷,最后就排不上号了。
二、《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的缺陷
《聊斋志异》之所以被“开除”六大名著之列,主要是因为里面写人类和鬼怪的爱情,重复度有一点高。并且这本书是用文言文写成的,不经过翻译,普通人很难看懂。
《聊斋志异》被禁的是电视剧,那还是在八十年代以后,因为里面有鬼怪迷信的内容被禁。但是这部书一直在新华书店公开售卖。这是由于能看懂这书的人,本身文化程度较高,不容易被误导。
八十年代以前,大多数喜爱文学的人,家里都收藏有《聊斋志异》。这种书清一色是改编过后的白话版本。这种版本的内容有时候和原文相差极大,还有一些时代的印记。
作为孩子的家长,许多大人其实并不打算让孩子一开始就接触《聊斋志异》。假如孩子将来长大了想看,反正随时都能买到,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图片
不过,《聊斋志异》里面其实有很多不错的名篇,比如《口技》、《促织》和《狼》,一直都在语文基础教育课本里面,并且这一部书也是学校推荐给学生的课外读物。
《儒林外史》被“开除”的原因就更加简单了,大家只要细心回想一下从小到大看过的电视剧,就会发现,作为一部从未被禁,甚至连电视剧也未被禁止过的古代名著,《儒林外史》给大众的印象只剩下一个“范进中举”了。
这部书作为清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相对四大名著来说,出现的时间太晚了。而且它的结构是串珠式的,主角经常更换,没有一条集中的故事主线
所以,《儒林外史》的趣味性比“四大”和《聊斋》差很远。虽然具有进步的思想,但是受众范围集中在知识分子层面,销量也并不高。
结语
“四大名著”除了考虑艺术性之外,还有一条标准是考虑到它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
现在的《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都是很早以前就有话本,后来经过历代说书艺人集体创作而成。
图片
只有《红楼梦》是清朝的作品,它的出现,除了自身的艺术水平高以外,主要还是为了取代《金瓶梅》。《金瓶梅》是中国文人独立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对于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是由于《金瓶梅》中一些内容问题,不宜广泛传播。而《红楼梦》的故事框架和部分人物与《金瓶梅》相似度较高,可以算是的《金瓶梅》的“洁本”替代品。
再看《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二者都是清代的作品。它们的影响力真正建立,其实还是靠解放后的宣传,所以“六大名著”变“四大名著”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