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稀少,国内罕见—米-6重型直升机是怎样装备我军陆航部队的

近日,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张非常有价值的图片。图中有一架陆航的直20通用直升机,据网友研判,这应该是第83集团军某空中突击旅的场站。直20大规模服役已经是公开的新闻,没什么奇怪,比较罕见的是直20的背后有一架带翅膀的运输直升机,这是从俄国进口的老米-6。我们从未听说过陆航进口使用米-6直升机,那么上面这架米-6是从哪儿来的。
图片
一、研制历程
1954年,苏联政府要求米里设计局研制一种重型运输直升机,可运送导弹发射车、轻型装甲车辆及其乘员,有效载荷达11吨。同时,新型直升机要具有全天候飞行能力,航程要长,能将物资在几百千米范围内轻松转运。
图片
米里设计局不负众望,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研制成功了苏联第一种重型直升机“米-6”,北约代号“吊钩”(Hook)。当时,许多专家都倾向于采用双旋翼布局,但米里设计局仍采用了单旋翼带尾桨的常规布局,不过旋翼直径突破了30米,此前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旋翼直径还不到25米。另外,原来的活塞式发动机已经无力带动这么大的旋翼,发动机总设计师帕维尔·索洛维耶夫为米-6直升机设计出TV-2V燃气涡轮发动机,为确保重心位置,发动机置于货舱上方的主减速器前面。由此,米-6成为世界上第一型使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直升机,其动力装置的布局也成为了经典。
图片
1957年,米-6完成首飞。1959年夏,米-6正式进入国家试验。1962年12月,米-6完成国家测试,正式投入使用。在此后的十多年里,米-6在机体尺寸、起飞重量、载重能力、吊载能力等方面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它机长近42米,比我们的运-8型运输机还要长,旋翼直径35米,旋转起来可覆盖2个标准篮球场大小。货舱内可以装下2辆卡车,最多可运载100名士兵或者41副担架和两名医护人员。
图片
二、敢为人先
米-6开创了直升机上使用短翼的先河,此后世界各国的武装直升机及现在大多数的高速复合直升机都使用了短翼,仅凭此一点便足以使其在直升机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图片
当然,米-6装短翼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最大起飞重量达42.5吨,2台5576轴马力的涡轴发动机满负荷工作也非常吃力。为了减轻发动机和旋翼的负担,米-6的机身两侧安装了一幅翼展达15.3米的短翼,飞行时可产生升力,提高飞行速度。缺点就是短翼会遮挡旋翼的下洗气流,降低了旋翼的效率,还增加了结构重量,所以米-6在执行消防和起重等强调悬停性能的任务时就将短翼拆除。
图片
三、曲折来华
米-6直升机最初生产了5架用于试验,接着生产了30架,以后大约又生产了800架,广泛用于军用和民用。到上世纪90年代初统计有924架,近一半由俄军使用,其余出口到保加利亚、埃及、伊拉克、叙利亚、越南和秘鲁等国。
那么,国内陆军航空兵使用的米-6是从哪儿来的呢?
图片
媒体的公开报道是在2010年的空军纪念日前夕,位于小汤山的航空博物馆引进了一架解放军退役米-6重型直升机,“该机于70年代从前苏联进口,数量少,国内罕见。”只有这句话,没有其他详细内容,但我军曾进口过米-6的传言终于得到了证实。另有细心的网友回忆起,1977年第4期的《航空知识》曾发布过一副手工画,图中飞行员坐着小板凳开现场会,背景正是米-6这个大家伙,这应该是国内最早关于米-6的报道了。
图片
然而,上世纪60-70年代,正是我们和老大哥关系最僵的时候,苏联对外扩张,在边境问题上对我们不断挑衅,两家已经闹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那么,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怎么能进口到这种先进的重型直升机。其实,在珍宝岛事件后,双方的压力都很大,苏联的重点在欧洲,我们也没有实力开战,双方都想缓和一下关系。于是,我们要求购买一批伊尔62、米-8直升机,还有米-6重型直升机,老大哥也答应了。
图片
至于有传闻说,越南战争期间,苏联通过铁路向越南运送物资,火车在我国境内被半道截留下来,其中就有米-6,这种说法纯属以讹传讹。老大哥向越南运送物资是真事,也必须从我们国内走,但我们既然同意借道,怎么会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儿。
图片
四、提前退役
我们进口的米-6也不多,估计在10-12架左右。空军为了掩人耳目,使用了民航涂装,集中装备于某直升机团,后来组建陆军航空兵时又划给了陆军。可惜的是,这个大家伙实在太难操作,我军能飞米-6的合格机组非常少,再加上维护保养困难及备件来源不稳定,所以我军装备的这批米-6的出勤率并不高,维护状况也不好,还发生过几起坠机事故。最终,剩下的米-6在1985年左右便陆续提前到寿,陆航将退役米-6集中存放于河南新乡某场站,就此结束了装备重型直升机的历史。上述观点摘自2009年某期《航空档案》中的一篇回忆录,但据广大军迷考证,米-6退役的时间并不属实。
图片
米-6在我军服役后,是遇到了零配件供应的难题,在航率受到了很大影响,但我们一直在想尽办法维持米-6的飞行状态。有网友回忆,在1995-1996年的演习中还有米-6活动的镜头。在繁忙的京广线上,成千上万的旅客在经过新乡火车站时都看到过长着翅膀的大直升机从火车顶上掠过,巨大的轰鸣震耳欲聋。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目击记录是2001年,一位网友看到一架白色的米-6从四川的凤凰山机场起飞。还有网友看到的一篇文章中隐晦地提到,老飞行员带领机组,克服重重困难将一架停飞多年的直升机驾驶到俄罗斯去大修。
图片
因此,至少说明剩下的米-6在被集中到新乡场站后的若干年内,绝对没有报废,还是能飞的,陆航将这批米-6报废的时间应该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本世纪初期。
据统计,现在国内完整的米-6只剩下3架,上文提到的1架在航空博物馆,1架在陆军航空兵学院,还有1架就在本文开头提到的第83集团军某空中突击旅,这个旅的前身就是我军最早的陆航团,因此更有纪念价值。
综上,我军装备重型直升机的时间很短,但这个装备对于大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四川地震时,我们已经见识了重直在救灾时的重要作用,希望我们能早日研制出自己的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