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坛:你方唱“罢”我登场

自从去年6月6日,高雄市前市长韩国瑜遭罢免后,台湾政坛就刮起一股罢免潮。1月16日,民进党籍桃园市议员王浩宇被罢免,84582位选民投下同意罢免票,让他成为台湾首位被罢免的“直辖市”市议员。紧接而来的,是即将于2月6日投开票的高雄市议员黄捷罢免案。除此以外,外界还点名2月要罢免“台湾基进”民代陈柏惟以及民进党籍民代吴思瑶……
一时间,台湾政坛罢免案遍地开花。
01
王浩宇
从“六都”最年轻市议员到创纪录被罢免,王浩宇经历了什么?
1988年出生于台湾新竹市,后来跟着父母迁居桃园市中坜区。高中时期,王浩宇就和多名同学共同组织“反发禁学运”(发禁:指针对中学生发型、发色的限制),有丰富的学生社群资源,同时也担任台湾学生自治协会的荣誉会长。
图片
2010年,王浩宇加入“绿党”,2011年3月,创办“我是中坜人”粉丝团,并以台湾“绿党”的名义讨论桃园中坜市政,在网络上拥有较高人气。2013年底,王浩宇宣布参选合并升格后的首届桃园市议员。2014年,26岁的王浩宇以中坜选区第二高票16269票当选,成为台湾“直辖市”中最年轻以及首位“绿党”籍的市议员。
图片
2018年,王浩宇连任桃园市议员,此后逐渐向民进党靠拢。2020年1月1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落幕后,王浩宇以“绿党”在台立法机构一席未取为由,宣布退出“绿党”并马上加入民进党。
图片
一直以来,王浩宇都是争议性极强的人。早在2009年,王浩宇因出格言论以及不断在网络论坛PTT八卦板做植入性营销,被封“PTT伏地魔”,遭时任PTT新闻站长的高嘉瑜全面封杀至今。等王浩宇以网络红人、政治素人的姿态进入台湾政坛后,从政风格也十分激进,屡屡爆出负面消息,并继续在台湾网络上带风向,肆意攻击各路人马。
最典型的是2020年12月6日,在台湾反对含莱克多巴胺的瘦肉精美猪美牛进口的声浪持续高涨之际,王浩宇在脸书发文“这里面,有赛德克巴莱吗?”并附上一张牛排照片,引发轩然大波。
图片
而王浩宇在全台湾打开知名度,是从攻击韩国瑜开始。韩国瑜当选高雄市长前后,他便靠“黑韩”蹭流量。2020年6月6日韩国瑜罢免案通过后,当晚时任国民党籍高雄市议长的许昆源坠楼身亡,王浩宇以快讯形式在脸书贴出黑底大字“力挺韩国瑜!高雄市议长许昆源晚间坠楼身亡”,并将此事与许昆源的政治立场连结,引发“韩粉”群情激愤,痛批其冷血“消费死者”。
图片
最关键的是,身为桃园市议员的王浩宇,从不监督民进党籍桃园市长郑文灿,却死死盯着时任高雄市长韩国瑜及台北市长柯文哲,在网络上被讽为“全台不分区议员”。正因为如此,岛内社会团体忍无可忍,发起“罢王”行动。一时间,桃园中坜“‘浩’剿响起、满城封‘宇’”。
图片
最终,在国民党临门一脚全力动员以及民进党低调应对的策略下,王浩宇罢免案通过。以一万六千多票当选市议员的王浩宇,被五倍之多的人数罢免,让罢免支持者异常兴奋,感叹终于是“罢‘王’别讥,光荣中坜”。
图片
02
黄捷
被封“白眼女神”、以“黑韩”闻名,黄捷罢免案为何成为蓝绿对决新指标?
王浩宇遭罢免后,下一个身陷罢免案的,是高雄市凤山区无党籍市议员黄捷。黄捷,1993年出生于高雄凤山,曾就读于台湾大学公共卫生专业,毕业后做过记者,还加入“时代力量”担任其台立法机构党团助理。
图片
2018年8月2日,黄捷宣布代表“时代力量”参加高雄市凤山区市议员选举,以18420票当选。2020年6、7月间,“时代力量”陷入内讧,当年8月26日,黄捷突然宣布退出“时代力量”。
图片
与王浩宇靠“黑韩”蹭流量一样,黄捷也靠着“黑韩”获得全台知名度。韩国瑜出任高雄市长后,陈致中、黄捷等人在市议会发动攻势,丑化刁难韩国瑜。2019年5月,黄捷在高雄市议会质询韩国瑜“自由经济示范区”议题时因狂翻白眼而一夕爆红,被封“白眼女神”,而“韩粉”则视其为“把韩国瑜害得最惨”的政治人物之一。
图片
随着“罢韩”案过关,“韩粉”对黄捷的罢免联署也迅速展开。罢免理由,则聚焦黄捷断章取义的质询和把在左营的高雄巨蛋说成在前镇,以及问政品质差等方面,尤其在高雄市议会“莱猪”零检出表决时,黄捷快闪、逃跑,更引发“韩粉”及选区民众强烈不满。2020年9月14日“罢捷”联署第一阶段过关,而二阶段联署尚未正式起步人数就已达标。最终“罢捷案”确定于2021年2月6日进行投开票。
图片
针对黄捷罢免案,国民党方面指派现任高雄市党部副主委曹恒荣担任指挥官,为“罢捷”团体“凤山清捷队”提供协助。民进党方面,1月20日,在民进党中常会上,蔡英文表示,王浩宇、黄捷状况不同,民进党会给支持者清楚的指令,“我们一定要守住”,让这场黄捷罢免投票升高成蓝绿两军对决的态势。
图片
王浩宇、黄捷之外,现在蓝营内部接着喊出,针对支持“莱猪”进口的台立法机构民代们,也要发起罢免行动。由于台湾规定台立法机构民代需任满一年才可以开始罢免,因此岛内相关团体表示,将从2月2日开始发起第一阶段的联署,启动“割莱委”行动,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院长罗智强甚至在脸书列出12人名单。
该如何看待引发骨牌效应的罢免风潮?
这样的罢免潮对岛内政治生态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1月25日,《台湾新闻脸》邀请台湾时事评论员董智森、王炳忠,跟您聊聊台湾政坛掀起的“罢免潮”及身陷其中的各色人物。敬请关注。
║编辑:泱泱 实习编辑: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