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

图片
腾冲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商贸名城,许多人外出经商,成为雄商大贾。如孙中山曾赠寿幛,称其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 寸海亭,“翡翠大王”张宝廷,现代著名商人伍集成、伍体贤……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杰地灵”一语,最早出自王勃笔下。这位“初唐四杰”之首的少年才子在《滕王阁序》中说:“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此言既出,后人常借“人杰地灵”来赞美一个地方,以至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成语。有时人们也会倒过来用,说成“地灵人杰”。细细品味起来,词序一经颠倒,意义不尽相同,前者重在人,指有杰出人物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后者重在地,谓山川秀美之处有灵气,能孕育出杰出的人才。其实,山水养育人物,人物使山水生色,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腾冲就是这样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我们不妨借此说说这方山水这方人。
图片
图片
清《腾越厅志·人物志》载:“腾虽僻居边徼,而东带龙江,南翔凤岭,西环叠水,北峙高黎,川岳有灵,人才遂尔杰出。”这里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汉代即“奉冠带,列版图,通中国声教”。特别是明代以后,随着汉民族的大量进入,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使腾冲经济社会发生了质的飞跃。明正统年间修筑石城后,一改以往“建置糜定”的状态,雉堞连云,雄镇一方,被誉为“极边第一城”,奠定了腾冲作为滇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的历史地位。从此,这片神圣的土地英才辈出,大戏连台,引来无数英雄豪杰,涌现众多仁人志士。正如清腾越厅同知陈宗海所云:“此地极边陲,何期士气民风,不亚中原人物;历朝多俊彦,且看桃娇李艳,皆含大造生机。”
图片
图片
图片
腾冲是祖国西南边防重镇,在历代保家卫国、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产生了许多英雄豪杰。明正统年间,兵部尚书王骥“三征麓川”,洗甲伊洛瓦底江,立石江边曰:“石烂江枯,尔乃得渡。”其间,兵部侍郎侯琎、刑部侍郎杨宁、云南都司指挥李升等率南征将士在腾冲“修城垣,凿伊域,畎屯田”,功垂千秋。明万历年间,游击将军刘綎、永昌参将邓子龙平定边患,尽复三宣六慰之地,稳定了边疆。清代傅恒征缅,誓师于腾越,剑锋指处,势如破竹,横扫千里,迫使敌国遣还侵地,永不犯边。清末民国初年,英帝国主义侵占缅甸,犯我滇边,腾冲人民英勇抵抗,先后发生了“马嘉里事件”、“甘拜地事件”,涌现出李珍国、左孝臣、曩连德等抗英豪杰。为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1911年农历9月6日,张文光、刘辅国按照孙中山《革命方略》发动腾越起义,打响了云南辛亥起义第一枪,建立了云南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三天后,李根源、李曰垓参与领导昆明“重九”起义获得成功,成为民国肇造的勋臣。抗日战争中,寸性奇、王万龄等著名将领率部血战中原,表现了腾冲人的大忠大义。滇西抗战爆发后,李根源出任云贵监察使,扶病襄助军务,发表著名的《告滇西父老书》;张问德以六十多岁高龄出任抗日县长,发表大义凛然的《答田岛书》;刘楚湘等著名绅士誓死抗战,不屈不挠;“琅岈高士”梁正中冒险救助盟军,荣获英国皇家勋章。他们为滇缅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中,无数腾冲儿女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图片
图片
腾冲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商贸名城。境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商贸发达,很早就有人沿着古道西出经商。清末民国初年,东南亚国家商旅开放,给腾冲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县城及周边的和顺、洞山、小西等地,许多人外出经商,成为雄商大贾。如富商尹蓉、杨连锦,“翡翠大王”寸海亭、张宝廷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李根源先生有诗曰:“十人八九缅经商,握算持筹最擅长。富庶更能知礼义,南州冠冕古名乡。”这既是对和顺的赞美,也是当时腾冲商旅状况的真实写照。巨商们富而能仁,深明大义,爱国爱乡,在乡人和侨胞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和顺的寸海亭,他既是声名煊赫的旅缅商人,又是中国同盟会会员,曾出巨款资助孙中山、黄兴的革命活动及张文光等人发动的腾越起义,有力地支持了辛亥革命。为此,孙中山曾赠寿幛,称其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此外,亦文亦商、疏财仗义的金融家张木欣,急公好义、济困扶危的义商董南轩,云南工商界的杰出代表王少岩,现代著名商人伍集成、伍体贤等,都是从腾冲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商界精英。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腾冲经济繁荣、商城崛起,使腾冲成为东南亚著名的珠宝翡翠城和云南著名的华侨之乡、工商业发祥地。
图片
腾冲是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汉唐时代,中原文明即在这里落地生根。明朝建立后,随着屯边制度的推行,吴楚川赣籍军民大量进入腾冲,他们带来了崇文重教、知书达礼的优良传统。于是,文庙、官学、书院、义学相继建立,遍及城乡,腾冲风气为之大变。明代永昌大儒张志淳在《修腾越学宫记》中说:“腾学所谓冠天下者,殆不以地而以人。”清腾越州知州屠述濂在《重修腾越学宫碑记》中说得更为具体:“考腾越都指挥及六所,世袭者数百家,皆江、楚、吴、越也,根本盛大。既有所自来,故腾之立学,始于弘治。自是而登第举于乡贡、国子者不下数百人。”文化教育的发达兴旺,使腾冲人才辈出,声名大振。“腾越二吴”(理学家吴璋、吴宗尧父子),“明清腾越六进士”(明代陈彝典、胡琏、胡璇;清代许尔超、江舻、寸开泰),堪称士林之人杰;经学如易翼之,诗学如易经,考辨之学如黄贞元、郑邦诰等,在学术上各有建树;地方教育如赵端仁、赵端礼、王开国、李景山等,皆为一代师表。近代以来,腾冲人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努力吸收、引进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形成了开明开放的“腾越文化”,涌现出民国元老李根源、“天南一支笔”李曰垓、滇缅界务专家尹明德、著名民主人士张天放、云南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杨清田、教育家寸树声、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等一大批文化名人。他们的英名和业绩使腾冲历史文化名城熠熠生辉。
图片
图片
图片
腾冲还是古今闻名的旅游大县。这里的火山热海、古道边关、翡翠商城、民族风情等,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其中许多是中外历史上的名人。明代大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腾冲四十天,写下了三万多字的精彩日记,为“极边第一城”腾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他如清代著名诗人赵翼、赵文哲,著名学者王昶,英国植物学家傅理士,美国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现代著名作家艾芜,著名诗人贺敬之、李瑛,著名书画家吴冠中等等,他们对腾冲的奇山异水、风土人情流连忘返,赞叹不已,留下了大量笔记、诗文和书画,为腾冲大地增添了内涵和光彩。近几年来,腾冲已发展成为云南旅游的新亮点,每年到腾冲旅游的客人数以万计,其中有前来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著名的专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海外侨胞和外国朋友,他们的到来,给腾冲增添了新的光彩,腾冲的美名也随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图片
“江山代有才人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腾冲大地山欢水笑,欣欣向荣,到处焕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展望未来,地灵人杰的腾冲必将迎来一个桃李芬芳、英才辈出的美好时代。
文:邵曰能
图:文联综合
来源:腾冲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