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口碑好排片少,《小伟》导演黄梓希望能有更多观众看到电影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陆芳
喧嚣的电影市场,每年总有那么几部是清流,看完能让人有所感有所思,1月22日上映的《小伟》是一部。
同样是癌症题材电影,这里没有《小红花》美化的死亡幻想,也没有《缉魂》科幻的长生之术,这是一个普通的一家三口从焦虑、愤怒到平静地接受家人死亡的过程。
《小伟》真实而真挚,是近年少见的初心电影。电影来自一位年轻的导演黄梓,片中的故事是他的亲身经历。
1月22日正式公映前,这部在浙江立项的浙江电影《小伟》已得到诸多肯定,2019年First青年影展上获“评委会大奖”,黄梓也凭借该片获第二届平遥影展“发展中电影计划”最佳导演。
近日,钱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导演黄梓,听他聊了聊电影背后的故事。
图片
据悉,《小伟》1月22日上映后口碑不错,目前豆瓣评分7.8分,但影院排片不多。有不少影迷在电影官方微博下留言想看和询问排片,也有在自己城市自发发起观影团或包场。这些都让黄梓既感动又心疼,他表示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影院,观赏这部真诚的电影。
献给父亲之作,“小韦”就是最伟大的父亲
《小伟》从母亲“慕伶”,儿子“一鸣”,父亲“伟明”三个人的视觉出发,诠释了一家人得知父亲患癌到父亲离世的心路历程,电影原来的名字叫《慕伶,一鸣,伟明》。
黄梓这样解释电影的改名:“改片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觉得唯一能比原片名更好的,就是以我父亲的名字来命名,因为我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为了跟爸爸对话。”
“我爸的名字其实是‘小韦’,但我从小都把他的名字错写成‘小伟’。可能是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在传递一个印象,父亲对于儿子来说,是一个伟岸的背影,是家里的顶梁柱,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所以,我小时候总希望我爸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但事实上,或者说在世俗意义层面,他不是。他是个事业不成功,不太上进,没有威严的普通父亲。他喜欢待在家里做饭,做得不好吃但又硬撑说自己有中级厨师证。用《小伟》作为片名,对于我来说,‘小韦’就是最伟大的父亲。”
根据导演亲身经历改编,“一鸣”有太多自己的影子
《小伟》根据黄梓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片中儿子角色“一鸣”有太多现实生活中的黄梓的影子。
电影讲述了一个原本不算太和睦的家庭,当得知家里的顶梁柱父亲患癌后,母亲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儿子也从逃避现实到慢慢学会为家人分担,一家人亦从疏离的状态,到团结一心,重修于好。
图片
《小伟》是黄梓的长片处女作,他表示原先并没有想过当电影导演。黄梓高中就读于广州二中,电影中一鸣的学校有不少就在母校取景。高中时美术老师在课堂上放一些获奖的创意广告,他觉得挺有意思,就也想拍这样的广告。
图片
18岁生日那天,黄梓出发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因为没找到专门的广告专业,才学了电影。
他说,出国也是因为青春期的时候经常和妈妈吵架,关系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才选择出国留学。
让黄梓喜欢上电影,是在大学拍作业时发现自己有点天赋。本科毕业后,黄梓去纽约大学艺术学院NYU新加坡分校读研究生,2012、2013年读研究生时接触了更多的艺术电影。
回国后,黄梓重新审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但与妈妈的关系还是不太好,仍会不时吵架。
图片
一开始,黄梓写的是一个关于母亲的剧本,构思过程中父亲突然查出得了癌症。
“我跟他(父亲)的关系不算剑拔弩张,但也从未太过亲密。所以我想把父亲也写进去,那一家三口要整整齐齐,后来干脆把我自己也写进去了,于是就有了这个剧本初步的构想。”
黄梓表示,《小伟》有自己的成长印记。
“虽然(电影)里面的人物不是百分之百真实,但我把我还有我父母照搬了进去,里面很多人物的塑造其实是我过去三十年的一个成长印记。我遇到的各种人,我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对人的了解,塑造的这么一个人物。包括一鸣,其实有很多我和我过去的一些同学、朋友的影子在里面,不是单纯我一个人。所以说我看片子的时候,看到了一鸣就是看到了我自己,我看整个片子感觉都是在看我过去。”
图片
他表示,把父母和自己三个人物的经历投射到了电影里面,大部分剧情并不在他的生活中,但电影的场景、生活的细节,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包括自己的成长都转化成了影像的表达。
父亲弥留之际思绪飘向远方,超现实部分在舟山嵊山岛取景
《小伟》的题材注定在寻找投资方面会遇到困难,最终这部电影由黄梓的阿姨出钱,开始了拍摄。
黄梓表示,妈妈家的很多亲戚都住在一个小区里,关系很好,当然片子的成本也不高,是一部小成本艺术片。
电影中,爸爸伟明弥留之际,选择回家乡为自己的母亲和哥哥扫墓。而在回到家乡后,妻子突然神秘失踪,一场大雾后,伟明见到了逝去多年的母亲和哥哥。这一超现实片段饱受赞誉,而拍摄地就在浙江舟山的嵊山岛上。
“我经历过父亲生病的那段时间,感觉他有时在沉思,思绪飘到了很远的地方。我们老家都在广东,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伯就住在楼上楼下,这些年亲人接连离世,我感觉他们去了遥远的地方,一个不是现实能够到达的地方,不是广州,而是远方。那个岛和城市无关,也没有太多现实的质感。我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呈现伟明走进无人村,那也是一种心理的无人空间。”
“(电影里)父亲刚进去的时候看到了无人村已经荒废多年,但当他走到以前自家房子前面的时候,他发现这个房子还有人住。他走进去,看到了自己的老母亲,还有自己的哥哥,一下子就把他带到了以前的一个回忆中,或者说他进入这个村子的时候其实已经带着他个人的一个意识在里面,可以说是一个回忆也好,梦境也好,意念也好,他进入一个比较虚幻的状态里面。”
黄梓表示,片中饰演伟明妈妈和哥哥的都是当地的村民,岛的一边是荒芜的状态,一边则比较繁华。荒芜的一边是因为码头不够深大船停不了,为发展渔业村民搬去了岛的另一边生活。
人来到世间,苦难和开心都是一种经历
《小伟》中三人旅行归来后,疏离的关系慢慢改善,在火车上,伟明要一鸣一起睡到下铺,并笑着表示,一鸣小时侯总是喜欢睡到爸爸妈妈中间。这一情节让不少观众泪目。
图片
黄梓表示:“这一场景在现实中并没有发生过,也是还我爸的一个心愿。他积极乐观,喜欢开玩笑。而我是比较闷的一个人,不善于表露情感。他总是调侃我,说小时候我怎么粘他们,要和他们睡在一起。长大了,他也会调侃,要不今晚睡一起?我每次都会拒绝……”。
《小伟》中伟明去世的这段直接跳过,电影最后出现的是一鸣和妈妈在收拾伟明的遗物,两人表情平静,似乎对伟明去世一事已经释怀。
图片
黄梓表示,自己拍电影的初衷并非为了还原父亲生命的过程和家庭的苦难,对疾病和死亡的思考也不想直接给观众某种结论。
但记者问到黄梓的生死观时,他表示:“父亲去世后的两三年里,我确实想不明白,心中总有一种愤怒,为什么生命终结前经历的苦难,和这个人生前做了什么都无关,似乎所有都是命中注定。后来,我尝试换角度去思考苦难。人来到世间,经历的所有,苦难也好,开心也好,人生所经历的都是一个整体,不是简单区分成开心、苦难,好事情、坏事情,不要去区分,这是一种经历,人世间都要经历。”
他说,通过这部电影想表达的是关于个体的选择。每个人都有想去的地方,留下还是离开。一鸣想要出国,离开家开始新的生活,但父亲的生病羁绊了他。伟明从小岛来到大城市广州打拼。妈妈也想寻找出口,包括情感的出口,或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但又放不下家里。电影里老年痴呆的老奶奶总是离家出走,虽是无意识行为,但她内心也是有一个念想去做这个事情。
聊到下一部新片,黄梓笑着表示,接下来不拍自己的故事了,要拍别人,要与外面的世界建立联系。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