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远离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伤害

较真要点: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患者在呼吸时会出现酮体的味道,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烂苹果味”。如果发现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迹象但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延误病情。
查证者:王昕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图片
最近一个月连续有两则新闻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个医学名词带到我们的视线:一则是22岁的长沙女老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还有一则是B站某up主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去世。今天我们就谈谈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该症状的表现。
一、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最常见于1型糖尿病。此外,在极度应激状态下(如严重感染、创伤、心血管或其他急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发作。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通常发病比较急剧,当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时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治疗1型糖尿病需要通过使用胰岛素来治疗,而胰岛素有抑制脂类分解的作用及直接抑制肝脏的生酮作用。在每个人的体内,酮体的生成量都处于中等水平,例如在睡觉时或其他在没有碳水化合物可用时,都会生成一定量的酮体。当生酮作用处于一个高于正常的水平时,那我们就可以说身体处于酮症状态。
在空腹时间过长或胰岛素绝对缺乏时,没有足够的葡萄糖被转化为能量,脂肪动员将明显加速,进而合成酮体为骨骼肌和心脏等肝外组织供能。在其他极端情况下,大脑也会利用酮体来供能。此时体内产生了过多的酮体使酸碱平衡紊乱,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近而危及生命。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症状表现
这些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而且在儿童中更为常见,因此一部分患者会到消化科去就医。很多患者因为出现消化道症状,就会认为是吃的少了或者胃太难受了就忽略了注射胰岛素,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呼吸时也会出现酮体的味道,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烂苹果味”。当血糖过高时,患者还会有脱水的表现,同时感到口干。此时如果继续喝大量饮料解渴,就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病情进一步加重。
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更为重要
首先,1型糖尿病患者及绝对缺乏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切勿自行停用胰岛素,还应定期监测血糖,当血糖水平出现异常升高的时候应注意胰岛素注射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此外,一些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药物使用,也可能成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如糖皮质激素、较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拟交感神经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和特布他林)、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被大家所广泛关注并使用的新型降糖药物SGLT2i,因其特定的降糖机制在低糖水化合物摄入的情况下也有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性。
最后,疾病的因素也不能忽视。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当患有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严重感染、胰腺炎等重大疾病时也会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综上,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发现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迹象但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延误病情。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一方面应注意其诱因,另一方面应积极给予胰岛素及能量的补充,使脂肪脂解供能得到抑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并不会产生较大费用支出,如果延误了治疗时机不但会增加医疗费用甚至还会出现“药石无灵”的情况,最终导致人财两空。希望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和重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发现早治疗,以免产生严重后果从而酿成悲剧。
本文编辑:fycfeng
点击腾讯新闻APP搜索框,查看【较真榜】,每日最热辟谣科普一网打尽。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