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中文系教授张欣:读《开门见山——故乡雁荡杂忆》,仿佛触摸到石头的温度

图片
1986年底,《开门见山——故乡雁荡杂忆》作者傅国涌在故乡雁荡山东石梁洞
文 / 子张
我当然知道国涌兄是温州乐清人,可直到读了这本《开门见山——故乡雁荡杂忆》,才对他“乐清人”身份切实而丰富的含义有了较为感性的理解。不错,这本书实际上就是傅国涌关于故乡、关于个人成长的回忆录,包含着回忆录应该具备的诸多文体要素。
但若是说到这部回忆录的个性因素,就不能不言及作者成长背景上一个巨大的、突兀的影像,即如本书书名所昭示的开门所见的那座大山,那由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岩石构成的雁荡山。
我之所以形成这个印象,一是我也来自一座叫泰山的山下,对山与石格外敏感一些;二是《开门见山——故乡雁荡杂忆》里的确处处留下了山和石头的印迹,使阅读者无从忽略。
在书中,国涌兄两次提到泰安或泰山,更加深了我的印象。
一次是他写到大娘舅李一瑾参加了1946年进攻泰安的战斗,在占领泰安后还奉命“拆除了宏伟的城墙”。另一次是《在山中神游华夏》一文对泰山和雁荡山的比较,说到了两座山的“太不相同”,也特别点出了他对泰山的理解。
在由泰山极顶无字碑所引发的议论中,我甚至注意到国涌兄对两座山共同点的提炼,那就是“人”之于山或石头的特别意义:“有字还是无字,放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之下,真的毫不重要。两千年对于泰山而言,不值一提,人类的踪迹放在地壳运动的尺度之下更是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所珍视的一切都是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尺度里形成的。但是转念一想,对每个人而言,属于人类的这部分岂不是更珍贵、更值得珍惜吗?其中带着人的情感、思想、意志、愿望,离开了这些,石头还是石头,正是人赋予了石头全然不同的意义。”
图片
民国年间雁荡山灵峰之观音洞和北斗洞
说到此处,石头的后面最终现出了人的影子。
是的,人的影子。那些与作者有着血缘、亲缘关系的外婆家的人和作者与石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亲,那些在作者成长路上给予陪伴、给予营养和支撑的师与友,还有那些在不同阶段引领作者越过大山阻隔、最终走出大山的书籍……
有了这些人的影子、人的气息,老僧岩、石梁洞、石子滩也就有了与人体一样的温度,作者的回忆也就如同激活了那些石头中隐藏着的生命,雁荡山也就尤其生机盎然了起来。
无疑,在所有这些人当中,作者本人和曾经不同程度影响过作者的几位师长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因为他和他们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在经济、文化仍然遭受着双重贫困的年代,遥远的山地里也有着独属于人的自我超越、严肃思考与文化坚守。
作者的中学语文老师滕万林先生,其中学和大学时代先后受业于胡兰成、周庸平、徐中玉、钱谷融这些名师,教学工作中又先后与丰子恺、朱光潜、叶圣陶先生讨论美学和语文教育问题,不但写得一手好字,又是长期致力于雁荡山研究的学者,诚如国涌兄所言:“作为一个整整三十年站在讲台上的中学语文老师,他在时代的大起大落中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他是具有丰富心灵世界的人师。”
再如作者温州教育学院时期的写作概论和文学概论教师吴式南先生,师生两人由一篇论文结下学术之缘,尽管后来多通过书信保持往来与切磋,可恰恰是这些书信体现出了二人颇具深度的精神与学术的双重交流,自然更多的或许还是吴式南先生对青年才俊傅国涌悉心而相当精准的点拨。
诸如关于治学“小博、小专—中博、中专—大博、大专”的说法,对“学术训练”的强调,关于史学研究“学学外国人的思路和方法”的指点乃至三页纸五大条对傅国涌宋词论文的具体批评意见,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位吴先生的学养和高度。
由国涌后面的文字,读者可知吴先生作为夏承焘、孙席珍、蒋祖怡等老之江大学名师的弟子,其功底不可谓不深厚。亦可由他所谓“一个真正的完全的现代型的知识分子”应具备的“五项条件或特征”不能不同意国涌兄对吴先生“基本上抓住了一个现代型知识分子的关键特征”的判断。
《九山湖畔有吾师》或许应该是本书最好的篇章之一,这是一篇有灵魂的文章,因为透过此文,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现代师长的形象,也会看到作为历史学者的作者其渊源有自的学术之路。
亲情,友谊,师道,书魂,正是这些与人有关的牵连才使得雁荡山的石头有了温度,有了生命和灵魂。读是书,就仿佛触摸到了那些石头的温度。
2020年12月26日,子张于杭州午山
(本文为傅国涌所著《开门见山——故乡雁荡杂忆》一书书评由山东画报出版社授权发布。)
华文好书选读
图片
《开门见山——故乡雁荡杂忆》
傅国涌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20年10月
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对故乡雁荡山人和事的思考,对治学的思索,对历史的探索,对现世的追寻,是不可多得的优秀随笔集。
华文好书
ID:ihaoshu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