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肝脏有伤害的4种食物,吃得越多,肝功能可能越差,要管住嘴

审稿专家:马跃青| 中国注册营养师、航天中心医院营养科营养医师
你知道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是谁吗?答对了!就是肝脏。它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 除了解毒,肝脏还有许多职能,如分泌胆汁、脂质代谢、储存糖原等。然而,肝脏又是个比较脆弱的器官,如不悉心爱护,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就会找上门。
今年的3月18日是第二十个全国爱肝日,此次的主题是“参与爱肝行动,共创美好前程”。俗话说,食物是最好的医药,饮食上做到“增三减四”,有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肝脏。
图片
减四:远离肝脏的四个天敌
天敌一:生吃海鲜
很多人认为,生吃海鲜顶多只是坏肚子,过一两天就好了。
其实,危害远不止于此。近日,辽宁省大连市、丹东市出现甲型肝炎发病报告,其罪魁祸首就是蓄积在海产品中的甲肝病毒。辽宁省卫健委表示,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等不良饮食习惯是甲肝发病的主要原因[1]。
此外,生吃水产品还可能染上肝吸虫病。两广、福建等地的居民爱吃生鱼片,是患肝吸虫病的高危人群。建议:保护肝脏,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
天敌二:霉变食物
玉米、花生等食物霉变后,可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霉菌毒素,极易诱发肝癌。
其中最为臭名远扬的黄曲霉,尤其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建议:远离霉菌毒素的好办法就是,将食物放在低温、通风、干燥处保存。另外,不少人舍不得扔东西,就算食物变质了,也想着“坏的地方切了,剩下的还能吃”。
但事实上,霉变食物哪怕只有轻微霉味也要坚决扔掉,因为霉菌会在食物里扩散,光凭肉眼很难估计扩散范围有多大。 此外,小作坊压榨的花生油里,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风险较大,慎选。
天敌三:过量饮酒
酒精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生成乙醛,后者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
长期大量饮酒(每日摄入乙醇80克达10年以上)时可能会导致酒精性肝炎,继而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引发肝癌。在欧美,酒精性肝炎是肝脏相关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亚洲各国,包括我国,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2]。建议:喝酒要适度。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每日饮用酒精量不应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不应超过15克[3]。15克酒精相当于4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50毫升低度白酒。大家可以自己大致换算一下。
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天敌四:油糖超量
肝脏在脂质储存和代谢中起关键作用。
如果油脂摄入过多,多余的脂肪就可能堆积在肝细胞中,让它们不堪重负,还哪有余力帮你解毒啊!而当5%的肝细胞出现脂肪变的时候,就已经达到轻度脂肪肝的标准了。除了高血脂,高血糖也会引发脂肪肝。
原因在于,高血糖会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引发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致使大量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中,最终形成脂肪肝[4]。建议:保护肝脏,要做到少吃肥肉、薯条、垃圾零食、动物内脏、奶油制品等高脂肪的食物。烹调少放油,避免煎炸。少选饼干、点心等甜食和甜饮料。
降低白米饭、白粥、白馒头、白面条、白面包等“精制谷物”,在你一天饮食中的比例。
增三:亲近肝脏的三个好友
好友一:五谷杂粮
燕麦、糙米、荞麦、藜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用它们替代一部分精白米面,有助减慢消化吸收速度,降低餐后血糖。此外,膳食纤维还可减缓葡萄糖和脂肪吸收入血的速度,减轻肝脏负担。
与精白米面相比,五谷杂粮中B族维生素、钾、钙、维生素E、生物类黄酮等含量更丰富,能让人们在吃饱的前提下得到更多的营养素,保肝护肝。
好友二:绿叶蔬菜
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叶绿素是绿叶蔬菜的呈色物质,简单说,因为有了叶绿素,才让绿叶菜变得绿油油的。研究发现,叶绿素能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吸收率,有助预防肝癌[4]。
除了叶绿素,绿叶蔬菜还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可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减少致癌物的危害。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深绿色蔬菜应占1/2。
好友三:多脂海鱼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属于人体必需脂肪酸,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可以增加肝细胞膜的稳定性及流动性,提高胰岛素敏感度,降低脂肪在肝脏中的沉积。
三文鱼、鲱鱼、鲭鱼等海鱼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周吃鱼280-525克。新鲜鱼最好蒸着吃,清蒸用油少,能保护鱼肉中大部分营养不被破坏,保留鱼肉的鲜味。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卫生健康委.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知识普及和预防. http://wsjk.ln.gov.cn/wst_wsjskx/202003/t20200309_3767343.html
[2] 王东,张宏峰,王改琴,贾书花.酒精性肝损伤的基础医学研究进展[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6,30(02):158-160.
[3] 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 李晓斐,陈晶晶,朴正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和血糖水平分析[J].肝脏,2016,21(07):567-569.
[5] Hsu Ching-Yun,Chen Yue-Hwa,Chao Pi-Yu, et al. Naturally occurring chlorophyll derivatives inhibit aflatoxin B1-DNA adduct formation in hepatoma cells.[J]. Mutation research,2008,657(2).
[6]刘慧,刘晨晨,包剑锋.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02):20-22.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