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刀切”“层层加码”乃懒政

舆情综述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冲击着整个世界,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重大课题。毕竟,稳就业保民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基础。
从全民抗疫的实例可以看出,2020年来,全国万众一心,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2021新年伊始,部分地区疫情散发,再次让防控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这个过程中,在执行返乡防疫政策时,出现“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的情况,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1月31日这天,“新华社点名鸡西防疫一刀切”的话题冲上热榜。
记者梳理发现,从以往的环保执法先停再说,到教改、医改的“削峰填谷”,各行业“一刀切”问题层出不穷,让很多干部群众深恶痛绝。追究其因,是对上级政策不加思考、不切合实际地落实,是一种“懒政”的表现。若疫情防控被“一刀切”,误将居家监测等同于强制隔离,划分风险等级还有何意义?
针对此情况,国家卫健委迅速发声,要求各地规范落实2021年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要求,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不得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擅自“加码”“层层加码”,不得在工作中搞“一刀切”。
科学防疫精准施策
国人自古对过年有着特殊的情结,期盼的是喜庆、祥和、团聚的氛围。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让很多人相隔两地,只能通过电话、视频传递思念之情。前不久,疫情再次席卷我国部分省市,使得防控形势变得严峻复杂。学校停课、门店停业,多地按下了暂停键。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疫情防控中,民众齐心协力抗击疫情,涌现出诸多先进人物典型,甚至有的操劳过度者,牺牲在一线上,让人感动。但不可否认的是,个别地区由于防控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管控方法简单粗暴,为社会添加了不和谐因素,被广大网友诟病。
近日,一则对低风险地区抵返人员贴封条管控的消息登上热搜榜,反映黑龙江省鸡西市一群众从低风险地区返乡前,曾咨询其所在社区防控政策,当地回应是不用隔离,但返回后家门却被贴上封条,严禁外出,社区说这是当地政策。此情况被媒体披露后,引发广泛关注。
从舆情信息上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被隔离、被贴封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有网友指出:“一刀切”的做法缺乏科学性、灵活性。短短几天,此事成为了导火索,引发社会对“一刀切”式的工作作风的批判。
临近年关、春节,针对返乡人员有什么样的规定等问题,在1月31日下午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国家在总结前一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法制定春运期间的疫情防控政策,绝不是要给春节团聚设置超出防控需要的障碍。其指出,“层层加码”和“一刀切”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
米锋还提出,对于北京市以外的省(区、市),要做到“六个不”: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不对返乡人员实施集中和居家隔离措施,不对低风险地区跨省流动到城市的非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不对省域内低风险地区返乡的非重点人群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不对省域内返乡人员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不得随意延长居家健康监测的期限。“各地应该及时纠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密切关注各地政策的执行情况,对执行政策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将予以通报,要求立即整改。”
而针对一些学生没有办法返乡的,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会上表示,各地都采取了相应措施,确保学生们想回回得去、想留留得住。
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国家卫健委修订春季开学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各地各校将随时分析研判形势,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春季开学时间;各地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防疫物资储备,也包括分析研判当地以及生源地疫情情况,个别情况下可能分批错峰开学。
研判形势及时纠偏
在一些地区不难发现,部分执政者形式主义严重,忙于走过场、做样子。疫情防控缺少科学性、精准性;作为执行者大多又是临时组建,并未经过相关培训,以致管控方式简单粗暴,引起广大群众的反感。
“六不准”的提出,直戳问题的核心,及时回应了民众的关切,使得有返乡意愿的人员有了自主选择权。同时,让政策有了温度,让回家的路更加安全、畅通。
据悉,针对网络反映的问题,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防疫指挥部紧急召开乡(街道)、村(社区)负责人视频会议,要求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防疫政策,立即对超出政策范围的不当防控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杜绝对社区健康监测返乡人员进行贴封条管理等问题。
当地相关部门确认该街道幸福里社区对疫情防控政策落实不当问题后,要求街道社区马上纠正,解除封条,并向当事人道歉。同时,由区纪委对该社区执行政策不严谨,存在简单化、“一刀切”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从以上可以看出,当地被点名后反应可谓迅速,及时纠正了不当做法,获得了群众的理解。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如何把握好疫情防控的尺度,是考量管理者的政治素养。由此,研判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及时调整纠偏,更容易被民众接受。正如网友所说,“贴封条”被登上热搜,或许关注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背后缺乏科学性、人情味管理及“层层加码”的社会现象。
为此,各地要引以为戒,深刻反思,坚持科学防疫、精准防控的策略,并根据防控形势,及时调整区域等级,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保障民众生活、工作的稳定。(记者武浩然)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