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耗时13年丨王家卫的绝招: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有人说所谓「绝招」,就是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王家卫
1958年,王家卫于上海出生,5岁跟随父亲移居香港。1980年,王家卫进入香港的电视台工作,接触到了电视制作行业,其影视生涯就此开启。
图片
王家卫
爱看王家卫电影的人都知道,出自王家卫之手的电影都极具文艺、浪漫气息,格调很诗意,而且富有强烈又独特的个人风格。王家卫非常擅长拍文艺类爱情电影,90年代的《重庆森林》、《春光乍泄》、20年代的《花样年华》等经典影片都是他的作品。
令人意外的是,这样一个偏爱浪漫色彩的人,竟然要拍一部关于中国功夫的史诗级电影。
1丨《一代宗师》的由来
1996年,在阿根廷拍《春光乍泄》的王家卫萌生了要拍功夫电影《一代宗师》的想法。起因是他在阿根廷一个火车站的报摊里,看见两本面向年轻人的杂志封面,其中一本的封面人物是毛主席,另一本则是李小龙。当时王家卫就很好奇:因为中国武术蜚声国际的李小龙,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
王家卫自此有了拍李小龙传奇人生的想法,但关于李小龙的电影和故事已经被许多人拍成了经典,所以王家卫换了一个角度研究——李小龙的师傅叶问。王家卫想知道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才能培养出李小龙这样成功的人物。
图片
回到香港后,王家卫偶然看到了一段视频,据说视频是叶问去世前三天拍的。那段视频中叶问打着木桩练武,期间叶问不知是累了还是忘了动作停顿了一下,过后又继续练武。
影片这一幕触动了王家卫的心,直到很多年后王家卫才理解叶问当时的举动,他说:“武林当中有一句话叫‘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叶问是希望把他的东西传下去。”
图片
叶问
1893年,叶问出生于广东南海县佛山,7岁拜师入咏春大师陈华顺门下。生逢乱世之秋,叶问先后经历北伐、抗日以及内战。1950年,57岁的叶问流落至香港,此后开馆教徒,将咏春发扬光大、推向世界,李小龙正是那个时期他收的徒弟。
一条腰带一口气,上了这条腰带就是练武之人,往后你就凭这口气做人”,这句话是师傅陈华顺在叶问拜师时告诉他的。凭着习武之人的一口气,叶问熬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战乱时期,才有了后来他把咏春传承下来的事情。
图片
梁朝伟版叶问
叶问的亲授弟子梁绍鸿说:“叶问能够教出李小龙,他就是一代宗师。怎么说呢?因为他不光是自己厉害,他能承传下一代比他还厉害。叶问能够做到开发你,用你自己的思维去发表得比他更好”。
“我认为一代宗师并不是单单要功夫好,最重要的是能让一个门派陆续的发展,具有影响力,再加上他的人格品德,才能称得上是「一代宗师」”,这是叶问长子叶准对「一代宗师」四个字的看法。咏春因叶问而起,也因叶问而收,所以这「一代宗师」他当之无愧。
图片
民国时期是中国武术风云际会的黄金时代,然而盛极必衰。中国武术文化传承至今,逐步消亡,有很多东西都丢失了,无迹可寻。可想而知,若要重现一个民国时期的武林会有多艰难。
王家卫认为要重现一个民国的武林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因为这个不单只是一个跨度、服装、道具的问题,而是要把那个时代的整体给重现出来。在武打方面必须要还原历史的真貌,不能靠特技,还要还原那个年代武术家的「精气神」。
武林有武林的规矩,自然也有它的仪轨,想把这一切都拍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磋磨,这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
图片
2丨电影筹备之路
2001年,王家卫注册了《一代宗师》的剧本。接着,王家卫就开始收集与中国武术相关的各种资料,书面资料不足以支撑王家卫想要拍的内容,他就亲自走访,到实地探查。
了解到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满街都是武馆的状况时,王家卫起初的设想是将《一代宗师》拍摄成关于一个人、一条街的故事。
图片
可走访追溯后,王家卫发现武馆里的师傅来自南、北不同的地方,中国武术遍布南北,此时王家卫的野心就从「一条街」扩展至了「一个时代」。
若要将武林具体完整地体现在电影中,就必须要收集更多的一手资料。2008年12月,王家卫在吴彬老师(著名武打影星李连杰的师傅)的带领下,开始了从南到北的寻访「宗师之路」。
王家卫先后到了河北、山西、佛山、台北等12个地方,跨越南北拜访了咏春、八卦、八极、形意等几大门派过百位师傅,他见识到了中国功夫的实战功能,并为之震撼。
图片
花费几年时间,王家卫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册,用心研究武林各门派的技术。在王家卫看来,各家各派的功夫都是我们中国的瑰宝,就像练武之人常说「祖师爷的东西不能丢」一样,王家卫想尽力把这些传统和精髓留存下来,因此决定将《一代宗师》拍成注重实战的正宗功夫电影。
电影的大方向定了,接着就要定内容。王家卫深思熟虑后,最终确定了《一代宗师》中主要四大拳种分别是咏春拳、八卦掌、八极拳、形意拳。
图片
咏春拳注重刚柔并济、力气消耗较小,综合哲学、理论多。八卦掌较阴柔,以走转为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技击为特点,内外兼修。
八极拳也叫短拳霸王,非常刚猛暴烈、快速、迅猛,是北方盛行的拳种,传说溥仪、毛泽东的贴身保镖都练八极拳。形意拳则讲究快速沉稳,柔而不软,刚而不僵。
图片
梁朝伟和梁绍鸿
中国武术如此博大精深,完全没有武术功底的演员是无法呈现出习武之人的形和魂的。王家卫想在《一代宗师》中真实地展现咏春、八卦、八极的拳法,体现民国武林宗师的风范就得要求参与的演员真正去拜师学艺。
梁朝伟(饰演 叶问)、章子怡(饰演 宫二)、张震(饰演 一线天)等主要演员为了拍好电影,都正式拜师习武,分别练习了对应的拳种多年。
王家卫专门请了梁绍鸿师傅来教授梁朝伟咏春拳的拳理和手法;章子怡则拜师学习八卦掌,常年苦练;张震也被安排拜在八极拳师傅王世泉门下,专心学习武术,早上练三小时,下午再练三小时,风雨无阻,一练就是三年。
图片
章子怡
图片
张震
3丨电影拍摄: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2009年,王家卫筹备了13年的电影《一代宗师》终于正式开机。
王家卫拍电影很细、很有耐心,追求电影中的美学要做到尽善尽美。章子怡后来回忆,为了一场在北方大山里拍摄的雪中戏,王家卫带领大家在零下30多度的环境里静等一场雪,一等,那场戏就拍了两年。梁朝伟说开场的雨中打戏拍了一个月,赵本山说跑了剧组十趟,就拍了一场戏……由此可见,王家卫对电影的极致追求有多疯魔。
据说,在《一代宗师》剧组的杀青夜宴席上,梁朝伟、章子怡等人终于舒了一口气。没想到酒刚喝过半,王家卫忽然像何宝荣附体一样,幽声地说了一句:不如我们重新来过。吓坏了所有人……
图片
“功夫就是时间”,这是王家卫的想法。《一代宗师》前期准备虽然花费了很长时间,但他觉得这电影值得付出这么多。所谓“慢工出细活”,花费几年将电影的许多东西都准备妥当,才能拍得更好、更稳。
王家卫就是这样一个爱“磨电影”的艺术家。拍《2046》他用了5年时间,而拍《东邪西毒》他用了2年……正应了他那句“所谓「绝招」,就是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不得不说,王家卫真的是一个佛系的文艺导演。
图片
袁和平
此次电影的武术动作指导还是王家卫的老搭档袁和平。在片场,号称“天下第一武指”的袁和平与梁绍鸿老师经常出现意见分歧。袁和平要求演员的打戏时间尽量长一点,以此博观众眼球,而梁绍鸿老师则要把武术打斗的真实感呈现出来,现实中那都是一招过的,没袁和平说的那么拖拉。
两人在拍摄过程中尽管争执不断,但合作时间长了,渐渐熟悉了对方之后,他们的很多问题自然也就能磨合好了。电影的武打动作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下,最终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图片
用“极致”的方式去拍每一部电影是王家卫的态度,也正是因为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让王家卫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
《一代宗师》还在制作的过程中,功夫电影的市场就已经被《叶问1》、《叶问2》、《叶问前传》等系列功夫片先一步抢占了。电影市场对功夫片的需求逐渐趋向于饱和的状态,《一代宗师》的前景不容乐观。
为此,陈勋奇还特意问过王家卫:“别人都开始拍《叶问》了,你不担心,不着急吗?”
王家卫回答非常有自信地回答:“先让他们拍,我一点儿也不担心。我拍的叶问和他们是不一样的。”
图片
王家卫拍的叶问并非单是一个人,影片聚焦于民国时期的整个武林,牵涉到了世界的角度,格局很广。如同影片中叶问对宫宝森说的那句:“在你眼中在,这块饼是个武林。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叶问的格局观正是王家卫的视角。
电影《一代宗师》上映后,受到了很多观众的赞誉和认可,更在第50届台湾金马奖上斩获最佳女主角(章子怡)、最佳摄影(菲利浦·勒素)、最佳美术设计(张叔平 / 邱伟明)、最佳造型设计(张叔平)、最佳视觉效果(Pierre Buffin)、观众票选最佳影片统共六项大奖。此外,《一代宗师》在别的电影节上也屡获大奖,可以说王家卫这一次是赚了个满盆。
图片
4丨结语
《一代宗师》既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神与气节,也让观众意识到了传统武术之灯正被一盏盏地吹灭,而王家卫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正是希望能把宗师世代相传的武术留下“一拳一脚、一横一竖”。
正如王家卫说的那句:“有人说所谓「绝招」,就是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这部电影我们尽了力,但是不是极致,我不敢说,但我愿意开这个头,希望有人继续走下去,因为这条路太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