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儿童入托、入学须出具预防接种证!牢记这些注意事项

9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要求,进一步规范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提高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加强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传染病防控,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近日,教育部联合卫生健康委印发通知,公布《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明确查验工作职责。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幼儿园和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督促辖区幼儿园和学校完成预防接种证查验相关工作。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应当将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纳入儿童入托、入学报名程序,组织开展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办法》明确查验单位和对象。现阶段全国所有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小学均应当开展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对象为所有新入托、入学、转学、插班儿童。
《办法》明确查验工作流程。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在新学年开学前,通知新生报名时须出具预防接种证,或出具接种单位提供的其他形式能够评估儿童预防接种完成情况的资料。儿童居住地或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所在地的接种单位评估儿童预防接种完成情况,并将评估结果记录到预防接种证。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在儿童入托、入学时,须查验预防接种完成情况评估结果,并督促需要补种疫苗的儿童监护人及时带儿童到接种单位补种疫苗,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须在新生开学后或儿童转学、插班30日内完成。
对需要补种疫苗的儿童,疫苗补种工作由儿童居住地的接种单位或托育机构、幼儿园、学校所在地接种单位负责,完成补种后,接种单位应在预防接种证上入托、入学预防接种完成情况评估页填写补种完成信息,交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在当年12月底之前再次查验。
接种疫苗,这些常见问题你要知道
为什么会有一类和二类的区分?一类疫苗比二类疫苗更安全吗?
答案:
一二类疫苗只是一个行政的划分。这主要是鉴于目前人口众多,国家经济无法完全负担,所以就把它分为一二类疫苗。二类疫苗在某种情况下是一类疫苗的补充。
比如有些孩子存在细胞免疫缺陷,无法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一类疫苗),因此只能用二类疫苗替代一类疫苗。
自费疫苗需不需要打?
答案:
二类疫苗是国家不给个人买单的疫苗,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是否注射的。
以下几个疫苗可以考虑注射:乙肝(二类替代一类),甲肝(二类替代一类),IPV或者5联疫苗(替代口服糖丸),水痘,轮状。这几种预防的疾病是常有发生的,建议接种。
可以在异地接种疫苗吗?忘记带预防接种证怎么办?
答案: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平台是全省联网,如果是省内异地接种,家长可以直接带着孩子到流入地的预防接种门诊,门诊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网上获取接种信息,了解孩子下一针该打哪种疫苗。
接种完后,建议让工作人员写下接种日期和接种疫苗的名称,返回工作地后,家长记得主动跟当地的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说,在哪里接种过,把预防接种本给工作人员,到系统后台进行完善。
湿疹情况下宝宝能不能接种疫苗?外用药物治疗下明显缓解能接种疫苗吗?
答案:
有些预防针会加重湿疹病情。在湿疹不严重时带宝宝去打预防针,让医生视情况而定能否接种。
有禁忌症能不能接种?
答案:
疫苗都有接种禁忌症,禁忌症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暂缓接种,一种是禁忌接种。
不同的疫苗的禁忌症大同小异:
★ 儿童如果处在发热、感冒等状况下,一般需要暂缓接种;
★ 患有严重疾病(如心脏病、肾病、肝病等),或对疫苗成分过敏等情况则属于禁忌接种。
★ 以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为例,大多数健康的宝宝接种的是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但是,针对患有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和患肛周脓肿的宝宝,医生会建议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孩子接种疫苗,家长应该怎么做
图片
疫苗接种前
1.带上孩子的接种证,不要折叠、损坏。
2.注意孩子近几天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如果有以上症状或者有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是否能接种疫苗。
3.如果孩子在前一次疫苗接种后出现了高热、抽搐、荨麻疹等反应,要告诉医生。
4.了解本次需要接种的疫苗及可预防疾病,认真阅读《疫苗知情同意告单》。
5.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换上干净宽松的衣服。
6.让孩子吃好、休息好,因为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疫苗,容易发生晕针。
疫苗接种时
很多父母亲在带孩子打疫苗时,会将孩子的眼睛蒙住,认为这样宝宝就不会害怕,殊不知,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孩子去面对,并正确引导。
对于小于6岁的儿童,建议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会让他们感到愉快的事物上。
在注射时,孩子会因为害怕而不停挣扎,此时家长应该采用正确的抱姿,防止他随意乱动造成损伤,年龄小于3岁的婴幼儿在接种过程中应由家长全程抱着,大于3岁的儿童可坐在家长的腿上。
接种完疫苗后
1.接种完疫苗后,一定要留在医院观察30分钟,注意观察儿童的健康状况,如出汗、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出疹、脉速而弱、发绀、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等症状,家长需要马上请接种医生处置。
其次,注射疫苗后要避免注射部位被污染,接种后应多休息,多饮水,注射部位保持干净卫生,不清洗、不挤压按摩接种部位,以防局部感染。
2.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前后避免过热饮食,保证减毒活疫苗发生效应。
3.接种后应查看接种预约,掌握下次接种疫苗品种和接种时间。
4.个别孩子在24小时内体温会有所升高,可给孩子多喝些开水。
接种后如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反应,除对症处理外还应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医生做好相关记录;极个别人可能会出现高热或持续发热数日或出现其他更严重的情况,则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来源:央视新闻、福建卫生报
编辑: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