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古老的表意文字中,为什么只有汉字,能够强势流传下来

汉字是一种最为特别的文字,它是一种主要以表意为主的文字。表意文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也是人类文字产生时最初的形态。人类最早产生的文字,基本上都是以表意为主。但是,很多以表意的文字,都先后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没有流传下来。也因此,后来世界上的很多文字,都变成了以表音为主的文字。
不过,却有一种以表意为主的文字强势留了下来,这就是汉字。
图片
那么,为什么人类早期产生的那些古老的表意文字,几乎都没有留下来,而汉字却留下来了呢?汉字究竟有什么玄妙的地方呢?
关于这个问题,一般的解释是,汉字之所以强势延续下来,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来没有断绝过。民族历史没有断绝,文字就没有断绝。
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的表意文字,但是随着产生表意文字的那个民族,被其他民族所征服,因此他们的文字也就没有留下来。我们都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感人至深。当法国师生最后一次采用法语来进行教学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表情是极为悲壮的。好在于,最终法国在二战中成功实现了复国,法语也因此流传了下去。如果法国不能够成功复国,法语也可能像其他语言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同样的,历史上有非常多的民族,他们被别的民族征服以后,他们没能再实现复国,他们的文字也就没有保存下来。
世界上的所有征服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也就是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被征服者的语言和文字。改变了被征服者的语言和文字,也就改变了他们的根脉,让他们不再形成向心力,这个民族,也就被征服者同化了。
图片
不过,这个说法又不完全正确,为什么这么说呢?
历史上,中华民族也被其他民族征服过,但是,汉字却从来没有断绝过。
比如,历史上金国曾经攻占了宋朝的北方,原先金国是女真族,女真族是有文字的。但是女真文字并没有取代汉字,成为当时整个中国通行的文字。反而是汉字成了金国通行的文字。不但如此,金国上至朝廷,下至普通百姓,全部被普遍汉化了。
再比如,蒙古族曾经征服过中原国家。而且所征服的,还不仅仅是中原地区,而是整个宋朝。但是蒙古文字却并没有成为元朝的通用文字,绝大多数元朝人使用的还是汉字。最后,蒙古族被打败,离开中原地区以后,他们带着他们的文字,又回草原去。对中原地区的文字,几乎没有影响。
后来,清朝在征服中原地区国家以后,他们总结了经验,知道强行推广他们本民族的文字是没有什么用的,所以他们就使用了两套文字:满文和汉文。所有的官方文书都是两套文本。但是也没有什么用,最终汉文成为了全国性的通用文字,延续了下来,满文的运用范围则非常窄。
图片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种表意文字能不能延续下来,与这个民族是否被征服过,关系并不大。汉字能够延续下来,绝对有别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有三点:最广泛的使用受众、最美丽的文字形态、最方便的使用方式、最丰富的表达能力。
说汉字有广泛的受众,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用汉字的人特别多。尽管中原国家也曾经被蒙古人和满人所征服。但是,汉民族一直是主体民族,人数占了绝大多数。无论是蒙古族还是满族,人数相对都比较少,因此蒙古文和满文受众很小,蒙古文和满文不能够取代汉字。
说汉字具有最美丽的文字形态,是因为每一个汉字,几乎都是一幅画。尽管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已经不再完全是象形、会意、指示几种造字方式,但是其外形的美观性,依然十分强烈,是其他文字很难取代的。
说汉字有最方便的使用方式,是因为汉字是方块字,非常适合古代印刷的需要,这也使得汉字非常容易流传。
说汉字具有最丰富的表达能力,这是因为,表音文字事实上有些过于依赖声音载体,它和语言联系过于紧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语言的一种重复形式。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它不仅仅具有语言性的功能,还成了一个很独立的系统。我们就算不识字,根据字形,就能猜中文字想表达什么。这就使得汉字比表音文字具有更强大的表现力。
以上四点,就是汉字能够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