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间谍陈华晚年写回忆录,对民国一桩坠机事件原因,给出特别结论

戴笠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创办了军统局。而他也因此成为情报系统的最高领导人,一度风光无限。不过戴笠却说,他能有今天,有一半功劳得归功于一个女人。那么,这个女人是谁呢?
图片
这个女人叫陈华。她不仅生得娇媚性感,而且异常机敏,由于戴笠每次交给她的任务,她都能出色地完成,因此她在军统内部名声很大,又被称为“军统一枝花”。
陈华出身寒微,早在13岁时,由于生活所迫,她就被卖到青楼做了雏妓,靠卖笑谋生。
16岁那年,出落得愈发娇媚可人的陈华,遇到了她人生第一个重要的人物——杨虎。
杨虎是上海警备司司令,同时也是上海帮会头目。不论是军阀还是三教九流都对他礼让三分,尊他为大哥。因此他在黑白两道都很有威信,是上海的土皇帝。
自从认识杨虎后,陈华便把他当作了自己脱离苦海的救命稻草,对他更是百般殷勤,千般柔媚。最终在情感上俘虏了这位位高权重的军老爷,得以赎身,做了他的情人。
原本,跟着杨虎过着穿金戴银的生活,远比在青楼卖笑的生活要强太多。但是以色事人难长久,再加上当时杨虎权势日增,几乎要和蒋中正争权夺利,平起平坐了。因此杨虎的身边并不乏美人,而她连个小妾都算不上,以后一旦年老色衰,只能落得个被抛弃的下场。
好在陈华是个聪明的女人,她在陪杨虎应酬时,结识了35岁的戴笠。
这个时候的戴笠,由于得到蒋中正器重,不仅创建了中华复兴社,而且还被任命为特务处处长,可以说,此时的他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戴笠初见陈华,便被她的美色吸引。并且通过交往,他发现陈华很具有做特务的潜质。而他的特务处,正急需特务人才。所以在他的鼓动下,陈华便投到了他的麾下,做了一名女特务。
果然,陈华在做女特务后,对于戴笠交代的任务,不管多棘手,她总能完成得十分出色。除此外,她还四处为戴笠张罗人才,刘戈青、赵龙文等人在她的拉拢下,成为了特务处的骨干,并且被戴笠视为心腹。
图片
当时的特务处,除了为蒋中正收集各种情报,还刺杀了不少汪伪汉奸。身为处长的戴笠因此也平步青云,风光无限。自然戴笠能够得到这一切,陈华的确功不可没。
不过,有一件事让戴笠颇为惆怅。
原来,好色的戴笠一直垂涎于陈华的美色。他利用各种机会,对陈华展开了追求。但是他费尽心机,陈华却一直对他若即若离,并没有轻易上钩,这让一向在情场得意的他十分失落。
后来随着交往,陈华了解到戴笠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这让她不免受了感动。
原来,戴笠在35岁之前也是个籍籍无名,一直走背时运的人。
戴笠原本叫戴春风,他的出身也非常寒微,是浙江衢州府衙巡警的儿子。然而在他4岁时,他那个在衙门当差的父亲居然病逝了,他只得与母亲蓝月喜相依为命。
好在蓝月喜是个很有远见的人,尽管生活艰难,但她始终坚持把戴春风送到学堂读书,且常常告诫戴春风,一定要刻苦学习,将来通过科举考试光宗耀祖。
正如蓝月喜希望的那样,戴春风读书非常刻苦,且成绩也很优秀,因此乡人都认为戴春风将来必定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谁知,不等戴春风十年寒窗读下地,清政府便退出了舞台,科举考试也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成了昨日黄花。
失去信念的戴春风顿时陷入了颓唐,整天与一帮地痞流氓混在一起,后来又到上海去闯世界,在那里不仅认识了杜月笙,而且还和王亚樵结拜为了兄弟,后来还认识了国民党元老戴季陶。
在戴季陶的建议下,戴春风这才辗转到了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不过,当时的戴春风由于贫困潦倒,已经到了身无分文的地步。在考试那天,天降大雨,有个叫徐亮的人在听说了他的境况后,不仅送他一顶斗笠用来挡雨,而且还帮他付清了欠下的房费,戴春风出于感激之情,便把名字改为了“戴笠”。
陈华没想到戴笠与她的身世相仿,且重情重义,于是慢慢地接受了戴笠的追求,两人这才有了床榻之交。
图片
自从做了戴笠的情人后,戴笠更是把陈华视为心腹,一度把监视汪精卫和孙科等国民党高层领导的任务交给她,而她也总能利用她的美色和手段,获取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抗战时期,戴笠“统治”的特务处,由于建立的特务系统非常庞大,且特务众多,因此已经扩大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而他的官职也一升再升,不仅成为了军统局的灵魂人物,还因备受器重被誉为“蒋中正的佩剑”。
戴笠在重庆期间时,陈华依然在上海为其收集情报等,并且立下了不少功劳。所以她在戴笠的安排下,乘坐飞机抵达重庆,在戴笠的公馆里享受了一顿戴笠亲自为她做的“庆功宴”。虽然只有4菜1汤,而且色香味俱不算合格,但考虑到正是抗战时期,重庆的物资十分匮乏,所以,戴笠的举动还是深深地感动了陈华。
只是,让陈华没想到的是,在她离开重庆时,戴笠却看上了她的貂皮大衣和时髦的高筒靴,并希望陈华能把这身时髦的行头留给他,好用来当作礼物送人。对戴笠忠心不二的陈华自然满口答应,但时间紧急,想再找身女人的衣服已经来不及,所以她干脆裹了才和戴笠风流盖过的被子,便登机而去了。
有意思的是,此时的戴笠也遇到了曾经杨虎遇到的问题。
戴笠此时手下的特务已经发展到了20多万人,他们不仅无孔不入,而且还很有能力。随着戴笠的势力越来越强,独裁专权的蒋中正对戴笠便起了忌惮之心。
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在和谈时,要求取消特务政治,而国民党高层也强烈要求取消军统,因此,蒋中正便有了取消军统的借口。
这样一来,戴笠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情报机构就会一触即溃,这自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便把他的几个部门分拆开来挂到了不同的部门,剩下十几万特务则被他编成了一支警察队伍。
除此外,不愿意坐以待毙的戴笠还极力巴结美国政府,希望能借美国政府的力量迫使蒋中正任命他为海军司令。
戴笠的做法虽然看起来万无一失,但戴笠还是不够了解蒋中正。在蒋中正的眼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利用价值的人,还有一种是没有价值可言的人。戴笠不仅已经没有可有价值,且还不断壮大势力,这让蒋中正对他大为光火。
1946年3月,戴笠在去南京之前,曾和陈华见了一面。当时戴笠情绪十分低落,他对陈华说,老头子要是抛弃他,他就死。数天后,陈华便听到了戴笠坠机身亡的噩耗。
陈华在国民党战败后,逃到了香港,并在香港隐姓埋名活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陈华晚年的时候,她出了一本《陈华女士回忆录》,并且在书中详细地记录了她和戴笠的交往。在谈到戴笠的死因时,她给出了一个非常意外的答案——自杀说。
原来,戴笠失事后,军统局有人拿了13张飞机残骸的照片让陈华辨认。虽然尸体都已烧成了焦炭,但是陈华却毫不犹豫地指出了一张高举右手的照片说,那正是戴笠的遗骸。一方面是因为那上面有她再熟悉不过的戴笠的金牙,另一方面,她见过很多次,戴笠在开枪后,都有一个胳膊上扬的习惯。而正是这个举动让陈华坚定地认为,戴笠是枪杀了飞行员,从而坠机身亡的。
不过,事隔多年,已经无从考证,所以陈华的“戴笠自杀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参考史料:《陈华女士回忆录》《戴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