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重磅中国研究:脑卒中新药III期临床数据发布

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为全球第二大、中国第一大致死性疾病,也是导致成人残疾的第一大病因。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深重,如何加快脚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
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为首的一批中国临床研究者在著名国际权威期刊《中风》Stroke 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纳入1200人的中国脑卒中新药III期临床研究。
图片
随机双盲 疗效终点达成
2021年2月16日,美国国心脏协会下属美国中风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期刊《中风》(Stroke)杂志最新一期发表的文章“Edaravone Dexborneol versus Edaravone Al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依达拉奉右莰醇和依达拉奉单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对比应用)中,公布了一个脑卒中新药在中国48家医院开展1200名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III期临床结果(NCT02430350)。
图片
卒中是脑血管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危险疾病,又分为出血性(脑溢血)和缺血性(脑梗死)卒中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比高达80%
试验中的研究药物是一种创新复方药物——依达拉奉+右莰醇。依达拉奉是已在中国、日本两国上市并广泛使用的抗氧化药物,右莰醇是一种天然萜烯和双环有机化合物,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保护大脑功能。药理学研究表明,依达拉奉和右莰醇具有协同效应,在保护大脑免受缺血性损伤方面比单用依达拉奉更有效
在这项III期研究中,所有的受试者都是35~80岁,临床诊断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患者,在确诊48小时内使用研究药物治疗,对比已上市的脑卒中药物依达拉奉,观察90天内患者临床功能改善效果如何。
主要疗效终点为随机分组后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的患者占比。次要疗效终点包括第90天mRS评分、NIHSS评分从基线到第14天的变化、第14/30/90天NIHSS评分0-1的患者占比、第14/30/90天巴氏指数≥95的患者占比、第14/30/90天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和第90天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
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最后有1165名受试者结果被纳入疗效分析,结果显示:
依达拉奉右莰醇组的90天良好功能结局更好,尤其女性患者改善作用更大。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患者第90天mRS评分≤1人数达393人(67.18%),比例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342人(58.97%)(OR:1.42;95% CI:1.12-1.81;P=0.004),达到了研究的首要疗效终点。
研究中使用的mRS评分即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定的是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并且把行走能力作为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共 7 个等级,0 分代表无症状,分数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评分 ≤ 2 分为转归良好。
次要结局的分析结果也显示,各级mRS的患者分布的序数对比表明功能结局良好,依达拉奉右莰醇组更好。
安全性分析表明,两组AE发生率(558[93.16%]vs.559[93.95%])、SAE发生率(54[9.02%]vs.47[7.90%])、死亡人数(8[1.34%]vs.10[1.68%])无显著差别。
全球五年唯一脑卒中新药
因急性脑卒中病理复杂,后果严重,治疗手段十分有限,且对患者的的救治必须争分夺秒。据研究显示,每延迟1分钟救治,将丢失1.9亿神经元及138亿突触。在6小时时间窗内尽快到医院开展溶栓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而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发病到医院的平均时间需要20.0小时。大量不能及时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急需更加有效的治疗。
图片
新的临床证据为中国脑卒中患者带来福音,也促成了近五年全球唯一获批脑卒中新药——依达拉奉右莰醇已于2020年获得中国国家药监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其意义在于,在安全性与现有药物相当的情况下,依达拉奉右莰醇进一步改善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并且将有效治疗时间窗拓展到48小时。这一点尤其适合中国国情,并且也吸引了来自国际学术界的目光
世界卒中协会主席、STROKE杂志前任主编Marc Fisher教授认为,III期临床试验表明依达拉奉和右莰醇组成的创新药物疗效肯定,安全性好,适用人群广泛,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为AIS患者提供新的、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希望该药物能推广应用于国外卒中患者。 将具有神经保护或促进功能恢复药物组合起来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策略,研发具有多重功能的药物是未来的趋势。
对于未来,主要研究者王拥军表示,希望通过这项临床试验的成功经验,未来中国再出现一个类似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这样真正有效的神经保护药物,让中国神经保护药物的研发走在国际前列,更好地造福中国患者。
参考资料:
1.Jie Xu et al. Edaravone Dexborneol versus Edaravone Alone for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Stroke, 2021 Feb 16; STROKEAHA 120031197.
2.Wang W, Jiang B,Sun H, et al.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of stroke in China: resultsfrom a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480 687adults[J].Circulation,2017,135(8): 759-771.
3.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关于开展2019年“世界卒中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4.中国脑卒中医疗质量评估(QUEST)协作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现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 42(4): 223-228.
5.脑卒中领域获批创新药研发历时12年.《经济观察报》2020-09-18
编辑:L10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