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画】老河口木版年画

图片
老河口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中的一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艺术,诞生于湖北襄樊市所辖老河口。老河口木版年画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民间故事、传说,也有适应需要刻制的农历、农事谚语、书法条幅等,题材广泛.表现质朴、原始,有着强烈的民族原生态气质。
1
发展历程
老河口木版年画兴盛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一种传承形式,由南派木版年画的发源地桃花坞经河南的朱仙镇传于老河口。
新中国成立前,老河口印制木版年画的作坊有刘源盛、德茂公、和顺成等10多家,木版年画远销陕西、河南、四川等地。老河口成为鄂西北、豫西南木版年画的制作基地。
图片
2
制作工艺
老河口木版年画讲究“陡刀立线”,即刻刀所刻出的线条上下基本等宽,以纤毫毕现地展示人物形象。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制作,首先是选取题材,构思画面,然后在纸张上用线条勾勒出轮廓,并视内容进行填色。接着便是雕版了,雕版是木版年画制作过程中技术要求最高的一道工序。雕版所用的木料通常为梨木,因为梨木“有骨无筋”,能最好地将雕刻效果呈现出来。梨木锯刨平整后,在上面将画好的图样反转贴印并固定。雕刻时,先要用尖刀将所有线条都走一道,然后用圆刀将曲线连接,最后用平刀清底。
图片
老河口木版年画采用的是套印的方法,即在雕刻题材所需要的颜色确定之后,便根据图案上颜色的种类和分布依次雕版。通常完成一套版画需要五块版,分别为黑、红、黄、绿、紫等颜色,其中黑色的版是主线版,其他的为色版。印刷的时候,先将纸在主线版上印刷,再使用其他色版,直至套印完毕。
图片
3
艺术特色
老河口木版年画又被称为南派木版年画,与北方的杨柳青木版年画遥相辉映。老河口木版年画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构图饱满而主次分明、线条密实并一丝不苟、颜色丰富且对比鲜明。
图片
老河口木板年画和杨柳青年画的区别主要在于,杨柳青年画只做线条版,剩下的工序都是手工绘上去的,看上去比较像画国画的感觉。但老河口木板年画是每一种颜色都要刻一块板,全部是套色印刷出来的,就不用手专门去上颜色,全部用木板套版印刷,印刷时,先印刷一个线条版,线条版印刷之后是套色版,每种颜色都雕刻了有一块,印黄色的时候就刷黄色,然后后面再分别套红色、绿色,还有紫色板,把这几种颜色都套印完成,就成一幅年画了。
图片
4
题材作品
老河口木版年画种类繁多,从画幅上分中堂、贡笺、门神、神像、历画、喜画等二十多种。题材非常广泛,多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民风民俗,如表现吉祥喜庆的“麒麟送子”、“福寿双全”、“百寿图”、“百年和合”、“赵公元帅”、“燃灯道人”等;表现人康宅安,寄托神灵庇佑,驱邪降福的有“钟馗”、“秦叔宝”、“关公”、“尉迟敬德”等;表现民俗中吉祥如意的有“观音送子”、“五子登科”、“和气娃娃”、“百子禧春”、“灶王爷”等等。
图片
5
传承发展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雕版样式基本都为祖传,早先的艺人大多熟稔绘画和雕刻两门技艺。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这些雕版印刷的画像还能经常看到,以此为生的艺人也能维持温饱。后来,随着胶印年画的广泛普及,耗工费时且题材单一的木版年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老河口木版年画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
图片
“北有杨柳青,南有陈义文”,老河口木版年画唯一的传承人陈义文创作的木版年画,有着浓厚的地方民间色彩和芳香的泥土气息。
2011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陈义文颁发了“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特殊贡献奖”。
图片
2011年,老河口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代表人物,陈义文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