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央表彰!这些辽宁人做了什么?

2月25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此

隆重举行

庄严宣告

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表彰会上,毛相林等10名同志,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10个集体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康柏利等1981名同志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北京首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1501个集体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其中,我省23人和19个集体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今天,让我们去认识他们。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1、魏欢

魏欢同志深入一线,问计于民,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负责行业扶贫、产业扶贫、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扶贫对象动态调整监测、规范扶贫档案等工作,为全县贫困人口、贫困村的建档立卡与脱贫退出、省级重点县摘帽及后续巩固扶持作出了应有贡献。2020年获全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嘉奖。

2、曹巍

曹巍同志任洋河镇党委书记以来,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扶贫产业,建起洋河果蔬采摘扶贫基地,创造“洋河一品”草莓品牌,连续3年在全国草莓争霸赛获得金奖。2020年,全镇9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洋河镇顺利脱贫摘帽,并一跃成为鞍山市乡村振兴示范镇。

3、刘永娟

刘永娟同志从事扶贫工作10多年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人朴实、泼辣能干,创新意识强。“一户一档”档案管理工作受到认可。在互助式扶贫期间,没有节假日,不怕得罪人,取得扶贫互助金“零欠收”的好成绩。多年来,争取产业扶贫资金近千万元,所有年老体弱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100元以上。推动设置扶贫公益岗位,帮助68%的贫困户获取收益。

4、田金龙

田金龙带领六道沟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影响力,分类识别排查,精准掌握贫困信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凝聚力,打造优质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思想引领力,发展红色文化,培育乡风文明。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为六道沟村的整体脱贫作出了卓越贡献。

5、刘希明

刘希明同志组织制定《宽甸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带头落实领导干部“三个一”帮扶机制,实施脱贫攻坚周调度、月督查、月评估、月通报制度,2020年实地调研53次。协调统筹资金2.1亿元在贫困村落实集体产业项目281个,实施“飞地”项目44个。宽甸106个贫困村全部销号,15868户3885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6、王海艳

王海艳同志组织制定下发了《关于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总结推广了 “1+N”产业扶贫模式,“产业叠加稳收入”列入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几年来,凤城市投入产业扶贫资金7378.8万元,发展产业项目111个,累计收益1762万元,覆盖全部建档立卡人口。凤城市6125户13096名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16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销号。

7、张洪莲

张洪莲同志,在女儿备战高考、母亲受伤卧床的艰难时刻,勇挑扶贫重担。她“白加黑、5+2”,访遍了北镇每个村庄、70%贫困户,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她创新举措,成绩显著,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人均纯收入5年翻了4番,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她忠诚担当、无私奉献,用行动践行“真扶贫、扶真贫”的初心使命。

8、刘岩

刘岩同志积极改革创新,苦干实干,通过强化镇村“领头雁”队伍建设,筑牢脱贫攻坚的“组织力”;通过创新实施联村“飞地经济”产业开发扶贫模式,推动“三变”改革,壮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力”;通过采取清单式销号帮扶,在精准脱贫中提升百姓“获得感”,为脱贫攻坚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认可、群众公认。

9、张东

张东同志自2016 年分管大石桥黄土岭镇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率先垂范,长期带病坚持工作,逐村、逐户、逐人、逐事落实信息采集测算、“两贴一挂”、“两不愁、三保障”等重点工作,积极帮助各村发展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10、张庆年

张庆年同志2010年担任村委会主任后,大搞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东有养殖基地、西有杂粮生产基地、南有果蔬种植基地、北有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中有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贫困户+合作社+村集体+农场”经营模式,261户、74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患脑主动脉血管狭窄后,仍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

11、杨敬忠

杨敬忠同志2016年7月任县长至今,全面完成19607户、40001人稳定脱贫、77个贫困村销号、彰武县“摘帽”的脱贫任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推动庭院经济、扶贫农场、扶贫车间、光伏电站等产业扶贫模式,实现“项目到户、扶持到人,一村多样、一户一业”发展目标,形成“或有几头牛、或有一圈羊、或有一群鹅、或有半亩园”产业格局。

12、王魁军

王魁军同志自2010年以来一直从事扶贫工作,多年来积极指导组织协调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由他执笔起草出台的县级脱贫攻坚文件210多份,协调审核落实扶贫资金近5亿元,推动全县落实产业扶贫项目244个。曾先后3次突发腰间盘脱出仍坚持工作,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8个省级贫困村全部摘帽作出了突出贡献。

13、刘庆成

刘庆成同志带领铁岭市扶贫办全体党员干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打出真督实考、电视问政等压实责任组合拳。实施产业项目730个,6.6亿元扶贫资产释放滚雪球效应。开发出“收入保”和“健康保”项目,运用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有效遏制贫困增量。事业单位招考安置贫困大学生254人,改造危房1.16万户,着力构建“五重保障”健康网,低保兜底比例达54.9%,织密兜牢脱贫底线。

14、赵忠良

赵忠良同志带着责任和感情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精准帮扶贫困人口,帮助30多个村民就近就业。争取资金700多万元,完成村部升级改造,新建村路15.9公里,将污水坑整治成健身广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取土地承包费化解债务20万元,设立户外广告牌创收60万元,带领村民创立村福食品公司,培育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开创了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发展格局。

15、老颜武

老颜武同志作为辽宁脱贫任务最重地区的组织部长,老颜武同志代表市委分管扶贫工作,同时坚决扛起“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推动产业扶贫等十大举措落实,建强基层组织,狠抓督查考核,推进接续减贫,促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完成了5个贫困县摘帽、662个贫困村销号、18.2万人脱贫任务。脱贫攻坚考核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16、王德文

王德文同志坚持苦干、实干、用心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坚持“3+N”产业扶贫模式,采取“党支部+经济实体+贫困户”方式,由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10个,累计实施扶贫产业26项,实现了每村都有支柱产业、每户均有到户项目,走出了一条“党群联手、村社共建、互惠共赢”的持续稳定脱贫之路,实现了镇内4个贫困村如期销号、158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17、刘海利

刘海利同志在松岭子镇工作期间,创建了全省领先的“政府+产业+联结机制”产业扶贫方式,同时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生猪、肉鸡、冷棚、光伏等扶贫产业固定资产达 1400 余万元。调任小城子镇党委书记后,继续强化产业扶贫,确定“全镇每户确保 5 个以上产业扶贫项目覆盖”的目标。小城子镇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18、朱庆贵

朱庆贵同志常年深入工作一线,探索实施“33466”扶贫工程,推进五大产业扶贫,“泳装下乡”扶贫模式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的充分肯定。率先实施科技扶贫,科技扶贫的辽宁“兴城经验”入选《中国减贫奇迹怎样炼成脱贫攻坚案例选》。实现3.6万人高质量脱贫,17个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以上。

19、王靖文

王靖文同志牢记“人民在我心中”,主动驻村3年8个月以来,以党建为引领,致力于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一手扶眼前产业扶贫的“志”,协调投入2492.8万元,打造环村路产业集群;一手扶长远教育扶贫的“智”,发起“筑梦计划”,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他握枪的手花了一番“绣花”功夫,用行动诠释担当,成为了“85”后的典范。

20、王忠生

王忠生同志坚持抓项目、抓产业、抓文化,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引进“满族刺绣”扶贫产业项目,安置就业36人,分红7.75万元/年;二是带领老边村与大山果业公司合作经营,解决就业100多人,提供脱贫资金 10万元/年;三是大力发展葫芦农创试验田,实现营收20万元,解决就业50人;四是投资建设道德大讲堂,为村民讲爱党爱国、科学致富。

21、朱长悦

朱长悦同志自脱贫攻坚以来,共完成各类文字综合材料1000余篇、200余万字,主笔起草了《中共辽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20余件主要政策文件,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历次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筹备工作,克服了严重的内分泌疾病、骨折、急性虹膜炎、亚健康状态等伤病,高质量完成了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

22、陈浩南

陈浩南同志自驻村以来,坚持以党建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总抓手,高标准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带头落实为民服务工作。先后协调修路工程、移动信号基站、深水井、扶贫物资、助学金、防疫物资等累计资金565万元;协调建设集体经济资金41万元发展种植、养殖产业项目,组织党员群众展开新冠肺炎防疫工作,带领本村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3、刘恩娇

刘恩娇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第一书记。成功申请200万元饮水工程资金,解决村路灯11盏,积极协调售出农副产品26万余元,为村民贷款70万元。因疫情在乡坚守33天,自费购买118斤消毒液、400多个口罩及20件军大衣,多次开展大型移动医疗义诊,建立绿色就医通道和搭建医疗技术支援平台。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1 、康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康平县是沈阳市唯一一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是沈阳市脱贫攻坚主战场。脱贫攻坚以来,康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创新工作思路,精准发力,有力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有效开展。2017年底,康平县完成了全省首批贫困县退出摘帽任务。

2 、六盘水“大连班”支教团队

大连市教育局以“大连班”整建制帮扶模式支教六盘水,创新开展德育、教学、研训,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教育帮扶以“植入式”实现了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转变,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取得显著成效。支教工作获辽宁和贵州两省主要领导高度评价,其经验被贵州省扶贫办在全省推广。

3 、岫岩满族自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以来,岫岩县扶贫办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等职能作用,全县累计完成12780户、27186人减贫任务,70个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县于2019年顺利“摘帽”。岫岩县创新开展的贫困户信息公开“三上墙”、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为村集体扶贫资产确权等做法,得到了省、市充分认可,有的做法已在全省推广。

4 、新宾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新宾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全县产业扶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积极探索多种扶贫开发模式,兴产业、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产业项目全覆盖,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3672元增加到8181元。2020年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5 、中共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委员会

二棚甸子镇党委精心打造脱贫“十大工程”。建设由33人组成的扶贫干部队伍,不错不漏的精准识别;加大扶持力度,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92%、适龄贫困人口就业率达到100%;在6个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超5万元,其中4个村超20万元;政策分红三年实现267万元;出台镇村房改亮居、边缘早扶、放心兜底、评星晋级、规范档案等政策措施,助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020年全镇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2919元。

6 、宽甸满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争取资金3.3亿元,创新推广“村集体+贫困户”脱贫模式,281个集体产业项目实现贫困户全覆盖。“中药材产业扶贫”列入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以电商扶贫为突破口助力消费扶贫经验在全省推广,并荣获2020年全国优秀消费扶贫典型案例。宽甸县106个贫困村全部销号,15868户38850人全部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945元。

7、 中共义县委员会

义县县委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构建脱贫攻坚组织、责任、政策、帮扶、监督、考核“六大体系”,创新开展“道德扶贫”,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31个,扎实做好行业、金融、社会扶贫,实现省级贫困县退出摘帽。全省两次产业扶贫及多个现场会在义县召开,省委办公厅形成《义县脱贫攻坚工作调查报告》发全省借鉴。

8、 黑山县姜屯镇人民政府

几年来,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累计入户走访贫困户1.8万余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33个,累计补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校学生 26名,补助金额9.55万元,贫困户危房改造233 户,享受低保救助216 户,累计投资1620.85万元,建设完成全镇9个村基础设施项目16个,确立产业扶贫项目 8个,注入扶贫资金 449.43 万元,带动脱贫人口310户508人稳定脱贫。

9、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驻营口盖州市万福镇苇塘村工作队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驻营口盖州市万福镇苇塘村工作队自2017年7月入村以来,充分发挥自身及派出单位优势,面对村情民情,投入真心真情,帮助协调各方资金540余万元,培训各类农村人才4200余人次,主营或推动发展产业项目9个,确保所有贫困户稳定脱贫,为推动村集体“脱壳”作出积极贡献。

10、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设镇人民政府

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建设镇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面完成了4个贫困村,951户、240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任务。创新开发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扶贫车间+贫困户”等多种帮扶模式。组织实施光伏、大豆深加工、肉牛养殖、家禽养殖等项目,真正做到了因户施策,家家有稳定脱贫项目。

11、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彰武县供电分公司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彰武县供电分公司,“十三五”期间投资46818.48万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和低压线路2050.824千米。创新实施“光伏发电+设施农业+贫困户”扶贫模式,利用牛棚顶建立光伏电站,用光伏收益为贫困户购买母牛,带动70户贫困户,户均存栏母牛超过4头。积极组建共产党员服务队,筹建电商中心,成立医疗扶贫服务站。

12、辽阳市中心医院医联体办公室

自2016年以来,市中心医院医联体办公室切实把医疗扶贫政策落到实处,积极组织医疗队深入全市6个县(市)区、34个乡镇、5个街道、451个行政村开展医疗扶贫核查,共核查50000余人,完成家庭医生签约13008户;共协调治愈出院18137人次,组织投药37000余人次,为辽阳市打赢医疗精准扶贫攻坚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13、西丰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探索实施“1+3+4”工作体系,实现产业扶贫项目乡镇和行政村全覆盖、行业扶贫贫困人口全覆盖、驻村工作队行政村全覆盖,高质量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建立“三卡工程”、“三带一富”培训模式、“脱贫路上党旗飘”微信平台和“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等创新载体,为乡村振兴探路,有效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

14 、开原市庆云堡镇西老边村村委会

树立“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产业提升、苦干实干”的发展思路,利用扶贫资金建设扶贫车间2个、蔬菜大棚9栋,引进秸秆加工企业1个,村集体年增收13.8万元,安置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60人,贫困户年人均分红达2000多元。积极向上争取支持,修建水泥道路7.98公里,修建标准化自来水厂,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15 、中共北票市委员会

狠抓扶贫举措,实现贫困县摘帽、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稳定销号脱贫。一是坚持党建统领,“点对点、人盯人”,形成强大合力。二是扶贫资金精准落实、高效利用。三是狠抓产业,创新“1+4”等产业扶贫模式保障增收。四是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五是“十星放光彩”活动,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劳动脱贫致富。

16 、朝阳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朝阳县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009户34755人全部脱贫,131个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县摘帽。贯彻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低保兜底、产业项目、就业扶贫、基础设施、小额信贷各项政策,创新开展“五比五争创标兵”活动,形成了“村村争先进、户户争标兵”的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17、 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驻建昌县新开岭乡青山村工作队

坚决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盘锦市委关于开展脱贫攻坚省内对口帮扶工作部署,2016-2020年累计协调帮扶资金149.29万元,在青山村实施产业帮扶、教育帮扶、建玉米秸秆打包机、泳装扶贫车间、全智能网袋切缝等项目,并积极争取资金解决该地区农产品销售等实际问题,“十三五”期间为青山村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18 、中共建昌县委员会

建昌县是辽宁省15个省级贫困县之一,2020年,全县126个贫困村,26214户、7132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58元,是2015年2393元的4.5倍,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战决胜成果。2015年至今,累计投入扶贫资金7亿元,户均项目覆盖数达2.6个以上。

19 、绥中县加碑岩乡人民政府

绥中县加碑岩乡有省级贫困村8个,建档立卡人口2806人。全乡落实各项政策,注册种养殖合作社34个,建设村集体经济项目14个,村集体收入均超过10万元,最多达30万元,11个空壳村全部消除。利用集体收入为贫困人口设公益岗位553个。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最初不足3000元增到7380元,8个省级贫困村全部脱贫。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

记者 : 胡海林 编辑:刘爽 责编: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