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是什么?是不是精神病?关于癔症你要知道这些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
患精神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癔症就是其中一种。
癔症其实并不罕见,
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多的伤害。
那么,
癔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患癔症通常会有哪些表现?
如何治疗?
今天的市民心理健康学校
邀请了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普通精神科田霖主任,
来跟大家聊一聊癔症的相关专业知识。
图片
什么是癔症
癔症,在医学上标准的说法叫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病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分离,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前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转换,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接着出现躯体症状,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反应便褪色或消失,这时的躯体症状便叫做转换症状,转换症状的确诊必须排除器质性病变。
癔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癔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较有影响的观点大致可归纳为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癔症是一种原始的应激现象。所谓原始反应即人类在危机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各种本能反应。包括:兴奋性反应如狂奔、乱叫、情感暴发等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抑制性反应如昏睡、木僵、瘫痪、聋、哑、盲等;退化反应如幼稚行为、童样痴呆等。
图片
第二种观点认为癔症是一种有目的的反应。临床实践发现癔症常常发端于困境之中或危难之时,而且癔症的发作往往能导致脱离这种环境或免除某些义务。
癔症如何治疗
图片
分析性心理疗法
着重探寻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引导患者认识无意识动机对健康的影响,并加以消除。主要运用于癔症性遗忘,多重人格和各种躯体障碍。
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是消除癔症性躯体障碍的有效措施,特别适用于急性起病的患者。可分为觉醒时暗示和催眠暗示两种。
家庭疗法
当患者家庭关系因疾病受到影响,或治疗需要家庭成员配合时,宜采用这一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治疗环境,取得家庭的支持。
解释性心理疗法
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致病的精神因素,认识疾病的性质,帮助患者分析个性存在的缺陷,以及克服个性缺陷的途径和方法。
系统脱敏疗法
先让患者倾诉与发病最密切的精神因素、内心冲突,并录音、录像以备用。然后训练患者学会全身松弛,有条件的可借助肌电反馈训练,患者学会全身松弛后开始脱敏。直到完全沉浸在精神刺激的录音、录像或想象之中,均无明显的情绪反应为止。最后再迁移到现实生活之中,使患者能逐步适应充满精神刺激的现实生活,正常地工作、学习。
癔症患者的日常护理
1、监督患者用药
由于大部分精神类药物在服用时都需要遵循足量、定时原则,而患者普遍依从性差,所以患者家属需要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杜绝患者藏药、拒绝服药的情况发生。
2、与患者积极沟通
分离性障碍是因心理障碍而引发,主要是因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并不能依靠自身能力摆脱心理障碍走出阴影。要尽可能使患者放松心态,避免神经紧绷,如可以听音乐、看电影、散步等。鼓励患者将内心的苦楚说出来,并在该过程中发泄自身负面情绪。
3、督促患者锻炼
应督促患者多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转移注意力,将引起负面情绪的事情逐渐遗忘。让其可以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以此来逐步扭转其心理。
图片
4、维持良好的生活环境
每天按时打扫卫生、通风、采光,并维持室内温度、湿度。嘱咐患者多饮水,并多参与娱乐活动。
最后,还要再提醒一句,关于癔症的治疗,“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及时带其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就诊。”由于癔症具有高度心理暗示性,因此当患者发作时,家人不要无限制地满足患者提出的要求,否则患者会因这种暗示性而反复发作。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在小剂量、缓慢加量的原则下,使用药物配合,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