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吉:随心所欲,但不随波逐流

今年的春节档,硝烟弥漫,于无声处惊雷。
由中国内地女歌手萨吉创作并演唱的《唐人街探案3》插曲《On My Way》,以及《刺杀小说家》海外宣传曲《Kill My Lies》在厮杀中收获一致好评,也使得这位“承包春节档”的宝藏音乐人随之进入广大观众的视野。
图片
“神秘”,是很多人对萨吉的第一印象,虽说并非刻意营造。日常屏蔽外界,喜欢冥想,远离网络,她好像更喜欢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爽。
事实上,这并不是萨吉第一次与影视OST结缘,曾为电视剧《我只喜欢你》、《唐人街探案》创作并演唱歌曲,热播剧《以家人之名》全剧音乐的歌词创作也均由萨吉完成。
慵懒而飘渺的曲风和嗓音,穿过心脏,穿透灵魂的震颤,音乐的蓬勃感与细腻感交织在一起,爆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让人在聆听中不由进入剧情意境之中,怅惋或深思,感悟或感动。
采访中当被问到如何实现剧情与OST“绝配”的秘诀,萨吉介绍了自己的“笨方法”,尽可能地通读剧本,用第一视角去感受角色的情绪和细节。
与其曲风所展现出来的懒和丧不同,萨吉本人更愿意用积极、亲和的模样去感知和触摸生活。
创作灵感来源于天马行空的“走神”,不拘泥于歌曲的风格和形式,也不为未来设限。
今天的乐人专访,一起走进“随心所欲主义”患者萨吉的音乐世界。
图片
Q:你好萨吉,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
萨吉:Hello大家好,我是萨吉,性别女,年龄不详
Q:网络上对于歌手萨吉,各方面新闻和消息非常有限,是有意营造这样的神秘感吗?
萨吉:网络现在这么透明化,故意营造神秘感什么之类的,很难是人类可操作的行为了吧?哈哈。只是有好几年的光景几乎不用网络吧,不过是为了讨一份心理上的清爽而已。
Q:近期有很多新朋友通过《唐人街探案》和《刺杀小说家》的OST认识了你,可以讲讲跟这两个IP是如何结缘的吗?
萨吉:与唐探的缘分始于和胡小鸥老师在《唐人街探案》网剧中的一首插曲——《顷刻,或拥有》,也是这次的合作让我们发现彼此在音乐上的合拍,陆续产出了后来的一些合作作品(《窥望》《Blooming Days》等)。与《刺杀小说家》的缘分要感谢路阳导演了,是他对《Kill My Lies》这首歌的肯定和认可才让它在那么紧张的周期内制作出成品,成为《刺杀小说家》的海外宣传曲。
Q:在创作《On My Way》时想通过这首歌表达什么?取名《On My Way》有什么寓意吗?
萨吉:坐在电影院看到龙Q馆那一幕之前,我其实并没有机会提前看到电影。胡老师《On My Way》的旋律出生后,大概给我描述了这首歌需要去服务的场景。在写的时候,并不太确定这首歌是否是给秦风的,所以要让它的情感更宽广一些,能给予每个身处逆境的朋友一些安慰,是这首歌应该去的方向。(观影后发现,确实不管对于秦风还是村田昭,这都是他们自己的路,自己的歌)。“I’ll be on my way”这一句是跟随旋律即兴出来的,最直觉的东西最有生命力,是它自己选择了成为这首歌的歌名。我们每个人都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而在路上这件事本身,会不会就是最有寓意的真相?或者会不会是最没寓意的现实呢?
Q:你有很多影视OST作品,并且歌曲和剧情非常搭调,被听众评为“绝配”,这种“绝配”是怎么做到的,需要提前做哪些功课?
萨吉:其实我也是在不断地摸索。每一次遇到一部作品,条件允许的话,我都会尽可能地通读剧本,好像玩一个VR游戏,让自己选择不同的人物,用第一视角在精神时空里跟随剧情经历一遍。这样会抓住一些旁观角度看不到的小情绪或小细节,这算个笨方法吧,但目前为止我也并没有总结出其他更有效的方法了……
Q:你的作品中,英文歌比例很高,为什么喜欢选择英文?
萨吉:这一点倒真的没有去刻意选择过,也不知道为什么,经常是这首歌恰好导演或者制作人觉得是用英文来演绎更合适。可能有旋律的原因,确实不同的旋律用不同的语言演唱会有不同的味道,就比如说之前为《以家人之名》演唱的《If Rain》,它的中文版是《雨》,可有很多人并没有发现这其实是同一个旋律。大概是我们的感官功能,对于某些场景会用直觉选择某种与它匹配的音乐语言去执行感受吧。旋律和歌词(甚至视觉)彼此是互相选择的一种关系。
图片
Q:平时你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呢?有哪些对你影响深厚的歌手或歌曲可以分享一下吗?
萨吉:想起看过的一个纪录片里说,所谓的灵感不过是一种叫做“伽马波”的脑波,它的发生反而是因为其他脑波的“关闭”和“切断”来激发出了潜意识。潜意识一定是来自自身经验的重组的。哎,扯远了。不过很像我的日常,平日基本上是屏蔽外界的,没事儿自己东想西想的,也比较喜欢花时间做一些与音乐毫无关联的事,所以我想也许我的创作灵感更多是来自于这种“走神”?影响最深厚的歌手是Bjork,很多时候不一定会去听她的音乐,可每次觉得困惑的时候哪怕只是想想她的名字,也会感应到一种让自己更加打开的力量。
Q:作为一位创作歌手,遇到突然没有灵感,或者压力大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办?平时有什么纾解压力的方式吗?
萨吉:没有灵感就不写嘛,玩别的。作为一个“随心所欲主义”患者,更多时候是在等待双方相遇的时刻,当旋律大神想到我,而恰好我在身旁 。不过有时候确实会遇到非常紧急的案子(最恶劣的一次是2天需要交9首歌的词),所以压力大的时候,我的缓解方式就是小酌一下。不过白天的话也会求助于精油和冥想……
Q:《中国梦之声》以后再没有在综艺中看到你的身影,未来会考虑通过参加音乐类的综艺让更多人认识你吗?
萨吉:看缘分吧,有合适的出现并不排斥。
Q:能聊聊之前乐队的经历吗,有什么有趣或难忘的事情?
萨吉:做乐队本身就是那件有趣又难忘的事情。挺多时候不敢聊的,聊起来容易神伤,因为包裹了太多丰腴的的热情和不舍。我之前的乐队叫“无所在”嘛,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性格都太随性了,乐队的性格和音乐也都随了这名字,很多歌都是自然而然的碰撞出来的,风格上大家也没有做过任何的限制。
Q:作为“无所在乐队”的萨吉与歌手萨吉有什么不同吗?乐队的经历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萨吉:做音乐如果没有做过乐队,一定会缺少很多色彩。这两个时期的萨吉,对我来说是两种不同的人格状态吧,就像宇宙会有二叠纪、白垩纪、寒武纪,在音乐的地质学上会有不同时期,也定会有不同的产物。希望未来能孕育出第三个,第四个萨吉……
Q:听众形容你的音乐慵懒、细腻、蓬勃又高级,你会怎么定义自己的音乐呢?
萨吉:呃,我能想到的,是……懒和丧?
Q:除了音乐,平时有些什么爱好?有什么不为人所知的隐藏技能吗?
萨吉:爱好尤其多坚持不坚持得下来就是另一回事了哈哈。平时特别喜欢做一些没什么用处的事,比如没事儿画个画、学上一门也没什么用的语言、偶尔疯狂地做做饭。比如最近打算继续攻读中级的拉丁语和古希伯来语课程,以及最最近在自己尝试的三维捏脸。现在对代码也很有兴趣。
Q:分享最近爱看的一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
萨吉:电影的话最近比较爱看树木希林主演的电影,总能让人静下心来。电视剧最近在看的是《旺达幻视》。
Q:新的一年,对自己跟音乐创作有什么期待与目标吗?未来会有个人专辑的计划吗,预告一下大概的风格和概念吧。
萨吉:新的一年对自己的目标就是,重拾一下网络冲浪技能吧(也确实立了一个每周至少发一篇微博的flag,不想倒)音乐上的期待的话,“风不止、树不欲动;风若止,树自己动”吧。个人专辑是在计划的,不过照我的性格,目前只敢说:尽快尽快。风格和概念预告就先不了,多给自己留个更多变化的可能好啦。
受访者:萨吉
采访者:你肉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